“番薯?”
茗娘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
但眼下情势危急,但凡有一线生机,总得试上一试。
若是当真如林笙所说,这种农作物成熟时间只有三十天的话,就能在蝗虫被消灭后,大大挽回百姓们的损失了,最起码,能够保证百姓们不渡过一个荒年。
想到了这里,茗娘连忙拿着书去找到了莫邪。
“好像是有这样一种东西……”
莫邪也不太确定。
“书上说此物生长在西域。”
茗娘急切的望着他,希望他可以提供有用的线索。
见茗娘神色焦急,莫邪安抚道:“你先别急,容我想上一想,西域风沙大,一些农作物不容易才成活,因为多以猎物为生,有少部分家中没有驯养牲畜的人,会种一些番薯填饱肚子……这东西吃多了对身体算不上好,因此也只有极少部分穷人吃罢了。”
他这番话,让茗娘陷入了深思。
良久,这听茗娘道:“我想尝一下这个番薯,最好能从西域带回番薯的种子,毕竟这对宣国如今上下黎民百姓太重要了。”
莫邪对众生并无怜悯之心,但他怜惜茗娘最近几日忙里忙外。
解决了宣国百姓的事情,也算是帮茗娘解决一桩心事。
这样想着,莫邪也就释怀了,他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回西域一趟,帮你带番薯和种子回来。”
“谢谢你。”
这句谢,茗娘道的十分诚恳。
她与莫邪相处这么久,既然晓得莫邪是个什么样的人,以他的性子,不会将那些流民放在心上的。
此番能够愿意千里迢迢返回西域,必定是为了自己。
茗娘不傻,从这件事情上而言,她就对莫邪亏欠良多。
“神女……”
莫邪听了她的话,想了想,神态颇为异色。
半晌,只听他问道:“如果我早些认识你,你会选择和我在一起吗?”
这个问题茗娘无法回答。
莫邪确实对她很好,只是在她认识莫邪的时候,就已经爱上了沈从玉。
“我不知道……但事实上,我已经嫁人了,并且与我的夫君有一个可爱的儿子,而我很爱我的夫君,也很珍惜这个得之不易的家庭,所以我从未考虑过这些……很抱歉,我没有办法回答你。”
茗娘这样的话,在莫邪的预料之中。
他笑了笑,一如当年白衣蹁跹的惊鸿教主。
“番薯的事情就教给我去做吧,你最近几天太累了,快去屋子里休息一下吧。”
莫邪说完,径直转身离开了院子。
他走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回头再去看茗娘一眼……
因此,茗娘也没有看到他唇角间溢出的苦涩。
他从十岁那年起,就被师父告诉他,要保护好自己,不可以让任何人见到自己的容颜,因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属于神女的。
他会成为神女的祭品,同时……也是神女的男人。
可他等了那么久,总算有一天见到了神女,被神女亲手摘掉了自己的面纱,总算能以容颜示人时……
神女却说,她不要他。
这一路,从西域跟着她去了边疆,再到入京,莫邪都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保护好她。
在他从小被灌输的理念中,他是属于神女的,他的一切,他的一生,都将因为侍奉神女而存在。
然而……
莫邪离开王府后,一连数月才从西域回来。
他离开时,京中早已涌入流民。
此后情况愈演愈烈,官府不得已,下令封闭了城门。
莫邪站在城楼下,眼见着无数的人眼巴巴望着,却无法进入城门。
他们都以为,进入城中,就能活着。
但是除了官府每日施舍的一口薄粥外,城内与城外毫无区别。
莫邪手中有九王府的信物,等到天黑后,将信物给了看守城门的士卒。
然而想要启开城门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只要城门一打开,流民就会拼了命的往里走,再关上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
于是,守城门的人从城门上面放下来一个篮子,想要将人从篮子里面吊上去。
那些流民眼睁睁的盯着莫邪,他们都知道,这个人都办法入城。
于是,在篮子放下来的一瞬间,有无数人去争抢,想要凭此进入城内。
若是以莫邪曾经的性格,只怕会在一瞬间出手将这些人一击毙命。
而今想到了他临行前茗娘殷勤的托付……
只好从怀中拿出了一个番薯,直接扔了出去。
“吃的……”
“是吃的……”
众人见了吃的,拼了命的扑上去,连那个篮子也不顾及了。
就在此时,趁着众人争抢番薯的空隙,莫邪脚尖点着篮子,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轻功,提气进入了城楼之上。
俯身望去,只见一块生的番薯被众人争相啃食,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莫邪只看了一眼,就从城楼上下到了京城里面。
那些人,那些事,与他终究无甚关系。
他此行唯一的目地,是将番薯与种子带给茗娘。
等回到九王府中时,茗娘早已收到了消息,站在门口等他。
一身素色衣裳,立在门口,在灯火的映衬下,一张略显圆润的小脸上满含着期待。
看到这里,莫邪的眸中掠过一抹温柔之色。
尽管得不到她永世的温柔,为了此刻的一抹等待,此行便已不负。
接下来的数月,茗娘安排人将番薯种子在九王府之中种下,率先等待培育结果。
她也吃了莫邪带回来番薯,发现味道很好,甘甜软糯。
尤其是佐以大米熬粥,将其煮在稀粥里头,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使粥的味道更上一层楼。
这个发现令茗娘惊喜不已。
自番薯培育好了之后,茗娘与九王府众人连吃了一个月的番薯,各种各样,烤的、煮的、蒸的,甚至用番薯做了糕点,发现并没有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点。
便放心下来,让沈从玉将番薯的种子拿出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
并且官府每日的开棚布粥,也加了番薯进去,原本一天的粥只够一万人吃,如今可以增长到十万。
“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饥饿而死亡了吧?”
茗娘抬头问沈从玉。
“不会了。”
沈从玉执起她的手,紧紧包裹在他的两只大手中,放在了胸口,十分虔诚的道。
“你果然是天上的神女,你拯救了宣国的黎民百姓,我……以摄政王的身份,代替宣国的所有子民感恩你,莫邪说得对,你是当之无愧的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