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是一个极大的堂屋,屋子里面摆放着饭桌,供一家人吃饭和聊天所用。
堂屋左右各有一间屋子,分别做卧室,左手边的给沈从玉和茗娘住,右手边的给林笙亦或者沈乐何时来了,可以暂住。
屋子虽也不多,但就是这样一堂二屋极简单的建筑,加上空间布局合理,采光什么也很好,倒是让茗娘忍不住露出了星星眼。
比起皇宫,她其实更喜欢自己在河西村的这个屋子。
沈从玉见她欢喜,嘴角便也浮现出了几缕笑意。
外头原本的厨房也已经拆掉了,反倒是在正屋不远处盖了两间二房,一间用来做厨房,墙角也能堆放一些柴火,另一间则先空置着,往后预备当做杂物间使用。
茗娘在巡视了自己的新屋子后,十分满意,还特地花钱叫人从镇子里送了一些花朵的幼苗过来,又将篱笆院子全部种上了花朵,整个院子都被花的香气也萦绕。
而未拆之前的屋子,原本的窗户下面,种着一棵石榴树,夏天的时候会开出火红的石榴花。
茗娘思忖良久,最终决定留下这株石榴树。
是矣,为了照顾这棵石榴树,茗娘还特地在石榴树的周围加盖了一圈青砖,犹如一个大的花坛,让它置身其中。
在花坛旁边,茗娘扎了个秋千,恰好就在石榴树的树荫底下,夏季的午后在这里吹吹风当荡秋千,惬意极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茗娘拍了拍手,笑眯眯的眨巴着眼睛开心道:“收工!”
沈从玉闻言,走到她面前,递了盏茶水给她。
茗娘抿了一口,却觉得齿唇间尽数是熟悉的馥雅感……
她抬头,越过了沈从玉,将视线落在了林笙身上。
林笙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我记得父皇和娘亲都爱好喝雪山含雾,因此特地从宫里头带了一些出来。”
茗娘闻言,拿着杯子的手一愣。
这一路上艰难险阻,历经了那么多的事情,林笙居然还带着茶叶……
思及此,茗娘看向林笙的视线,都带着叹息。
这个孩子自幼就聪慧懂事,从出生之后就乖的不得了,也很少哭,总之,村子里的人都说没见过这么替母亲考虑的孩子。
茗娘那时艰辛,在村子里的人帮衬下,将林笙拉拢到三岁。
小小的孩子那时自己都还站不稳,就已经开始端着凳子摸上厨房,帮茗娘开始做饭了。
因为茗娘看不见,经常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生的就是糊的,偶尔有邻居家王二婶儿的接济,倒还勉强吃的上一顿正常饭菜。
若是寻常出去出诊,也会有人送一些干粮回来,她还能凑合着吃。
否则,其余时间永远都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吃那些难以下咽的东西。
林笙年纪小,却把娘亲的苦楚看在眼里,于是小小年纪开始学着给茗娘做饭。
有一次茗娘出诊回来,到处找不到儿子,直到听见厨房里面叮叮当当杂音不断,推开了厨房的门,才发现林笙在里头做饭。
三岁的小孩子,端着一只堪比自己小脸的瓷碗,走到茗娘面前,稚嫩的小手将碗递到了茗娘手边,奶声奶气的说道:“笙儿会做饭了,以后可以不让娘亲饿肚子了。”
那时的心情茗娘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大约是你以为老天赐给了你一件礼物,却没想到,这件礼物会比你预想中的还要出彩,令人永生难忘。
如今过了这么多年,历史重演,长大之后的林笙无论去哪里,都还记得娘亲的喜好,会帮她带上她喜欢喝的茶,因为被沈从玉娇养了数年,她早已喝不惯寻常茶楼中的茶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