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筠眸色一凛,看来有人按耐不住了。
商海中她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自然毫无畏惧。
“先查看是什么来历,不要惊动对方。”
孟筠说着,拿出五十两银子给陶金宝,“拿去分予大家吃酒。”
孟筠素知想要马跑,就得喂好草,所以对底下的人,她从不吝啬。
况陶金宝等人确实有用心办事,应适当犒劳一番。
五十两可不是小数目,都抵得上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了,饶是家中富裕的陶金宝眼睛都亮了。
为免他挥霍无度,他父亲每个月给他的月银少得可怜,像之前就是因为手头紧才受雇于汇源货栈。
“这怎么好意思呢,你都有给我们发月银。”
财帛动人心,陶金宝嘴上说着不好意思,却移不开眼。
孟筠看在眼里,淡笑道:“这是你们应得的。”
陶金宝接了银子,只觉得孟筠大方至极,跟她混果然没错。
……
这一日,孟筠在瑾淮和陶金宝的陪同下,来到镇上生意最好的酒楼‘食为天’。
由小二指引,三人来到事先订好的雅间,还未靠近,就听到里面的人在议论孟筠,言语间多有轻视。
“这些人脑子有坑吧?”
连陶金宝都觉得无语,想要孟筠手上的货源,却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你不怕他们联合起来?”谨淮淡瞟了孟筠一眼,见她面色如常,不受半点影响。
“他们不会!”孟筠笃定道。
别看那些人会一同议论她,事实上每个人都想独占柿饼货源,不愿与他人分一杯羹。
谨淮眸色愈深,当先推开雅间的门后,却退于孟筠身侧半步。
“孟娘子,你来了。”
里面的人闻声望来,看到孟筠,皆面露窘态,毕竟背后妄议他人理亏。
不过,做生意的人脸皮都够厚,很快就自行揭过这事。
这些商贾一个个绫罗绸缎,唯独孟筠衣着素净,显得格格不入,她却泰然自若地入座。
一位身穿青色长衫的中年人神色微闪,开门见山道:“孟娘子,今日请大家前来,可是为了商谈合作一事?”
“没错。”孟筠点头,不动声色地打量众人。
此次她共请了十余人,都是外地商贾,皆已到席。
其实找她合作的不止这些人,她把本地商贾和明显心术不正的都排除在外。
当然,并非说明这些人品性好,也不能单凭对她的态度就不与他们合作。
想当初,因她是女子而瞧不起她的人比比皆是,最后大多被她的经商手腕所折服,反倒与她成为极好的合作伙伴。
眼前这些人,孟筠只知他们的基本信息,其他却不了解,需要考察一番。
若换是以前与她合作过的人,便不用如此麻烦了,孟筠暗叹。
“孟娘子,照我说的价格,你稳赚不赔。”
说话的这人长得肥头大耳,约四十来岁,眼里时现精光,一副典型的商人之相。
“方老板说笑了,在我之前,本朝尚无柿饼,皆从大楚国购进,而大楚国也只有一个小镇产有柿饼,便是在大楚国,柿饼也是稀罕物,何况千里迢迢运送到本朝,光是运输费都远比你予我的价格高。”
孟筠擅于识人,在场的人基本都只见过一两面,却能准确无误地认出每个人。
方大富顿觉羞恼,讥讽道:“你一个小丫头懂什么?我本是与你方便,别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