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严府后,严大郎就屏退底下的人。
他显然知道徐阁老求助孟筠的事,开门见山道:“徐老和令姐都被人捉了。”
“被何人所捉?”孟筠看似面无表情,实则心急如焚。
孟玉珠这完全是遭受无妄之灾,对方的目标是徐老阁,很有可能会对她痛下杀手,孟筠越想越担忧。
“不知,听口音,对方像来自京都。”严大郎说道。
徐阁老身边有侍卫保护,但仍不敌对方,他与孟玉珠皆被擒。
其中一个侍卫拼死逃回严家报信,严大郎知道此时赶去也救不到人,但想从现场查探出蛛丝马迹,从而推断徐阁老他们被何人捉走,捉往何处。
严大郎刚要亲自前往,却恰巧遇到了孟筠他们。
另外,严大郎已派人到翼州府徐家报信,只是距离过远,待徐家收到信,一往一返会耽搁很长的时间。
孟筠说,“既是京都口音,人很可能被带往京都。”
“这不一定吧?”严大郎不甚确定道。
孟筠未答话,她已经猜出徐阁老被谁抓获,对方京都口音,不用说也是三皇子党派的,人必定在京都。
不同于严大郎,祁山似乎知道些什么,倒是赞同孟筠的说法。
“若不等徐家的信?”严大郎迟疑道,他父亲有事不在府上,主事的虽是他,但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事,有些拿不定主意。
“等到徐家来信,为时已晚。”
孟筠没说的是除去徐家被多方势力盯上,徐阁老不得不躲到严家,甚至还求助于她,不排除徐家为了避祸,放弃了徐阁老,毕竟目前看来徐阁老对家族失去了作用,除非太子能起势。
所以,即便徐家能尽快收到消息,派人救徐阁老的可能性也不高,如此,还不如自己想办法救人。
严大郎不蠢,当即明白孟筠的意思,他思索了一下说,“孟娘子,你既然知道徐老的处境,应该也明白严家与徐老的关系不可外泄?”
“言下之意,贵府不会对此伸出援手?”
孟筠神色不变,严大郎的意思很明了,严家和徐阁老关系虽密切,却只存于暗地,若严家公然帮徐阁老,严家肯定矢之众口。
这种情况下,严家也选择自保,孟筠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自不会有怨怪之意。
“话不能这么说,若是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严家不会推脱。”严大郎蹙眉道。
孟筠拧眉思索片刻,对祁山说,“祁管事,能否请你同我到京都救人?”
祁山从头到脚都未露出一点疑惑,显然知道其中道道,关梓霖不简单,他的属下便是知道些什么也正常,孟筠便不觉得奇怪。
而严大郎见他们同来,以为孟筠把内情都告诉祁山了。
“公子有言,不管孟娘子有何需要,我等必全力相帮。”祁山抱拳道。
孟筠不禁感到疑惑,关梓霖为何如此帮她,有些过了。
罢了,自她与关梓霖合作起,便有了牵扯,再多受他的人情也并无不可,这大概就是债多不压身吧。
最后,孟筠先回青山镇安排好生意上的事,为免林氏担心,便编说孟玉珠受她所托,在为严家送完货后,去办了其他的事了,而她也要同去办理这件事,只不过让孟玉珠先行,林氏自然不会怀疑孟筠的话。
至于死去的伙计,孟筠也不动声色、给予妥当地安置。
处理好这一切后,孟筠没有带上任何人,只由祁山以及他几个随从。
严大郎本来也想派人陪同,被孟筠婉拒了。
严家既有心自保,提供的帮助无异于鸡肋,平白得了仁义之名,如此不要也罢。
再则,此番救人得智取,不可逞匹夫之勇,具体该如何,孟筠打算到了京都再随机应变。
想到要回京都,孟筠的心情异常沉重,毕竟顾家就在京都。
祁山以为孟筠担忧孟玉珠,她从未去过京都,便告诉她京都的情况。
当孟筠忍住想问李伊皓的冲动,祁山却主动说起。
“孟娘子,你既与徐阁老关系匪浅,多少应该知道一些朝中局势?”祁山语气中带有试探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