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
她并没有吝啬能量,毕竟比起刚刚她获得的,给阿福那点儿就是九牛一毛。
是他的意识体只能承载这么多。
阿福怔了片刻,随即扁扁嘴:“小气。”
风叶闻言,挑眉笑道:“那我可不小气。”
她抬起手,作势要传输能量给他。
阿福顿时被她的动作吓了一跳,赶紧求饶:“别!我错了,你一点儿也不小气!”
他虽然贪多,但心里也是清楚的。
他还想活着呢!
见风叶停下动作,阿福松了口气,嬉笑着岔开话题:“这是什么地方?明明黑漆漆的,但我能清楚的看到你,还有这些光点是什么呀?”
风叶消失许久不见,阿福独自一人在这里游荡了许久,褪去了独自一人的害怕,只余下满腹疑惑。
风叶刚欲告知,远处飘来一枚光点。
见状,她犹豫了几秒,抬手一把将阿福抓进掌心。
下一瞬,光点将他们‘吞噬’。
风叶睁开眼时,见自己站在一处破败的院子里,手中还握着一根藤条。
她似乎正在训斥什么人。
风叶微微低头,看到了扎马步的男孩儿。
头顶那絮絮叨叨的叱骂声突然消失了,男孩儿抬起头,有些疑惑的看向她。
与其说是男孩儿,不如说是少年。
或许是因为家贫的缘故,他明显有些营养不良,不高的个头,瘦巴巴的身子骨。
四目相对那一刻,除了疑惑,风叶还在少年眼中看到了毫不遮掩的愤怒和怨恨。
习惯性的记忆涌入脑海.........风叶止不住蹙起眉。
她叫董风叶,眼前的少年叫董福辉。
是她的亲弟弟。
福辉,福慧。
这是他本来名字的含义。
出生之时,因着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娃娃,出生时又曾因难产导致体弱,所以父母格外宠溺,名字也是希望他福慧双修。
直到半年前,父亲外出做工遇险丢了性命,董福辉的好命就没了。
父亲死了,家中没了男人做工养家,生活困难,母亲不到一月就改嫁了。
这个世界现今时代民风开放,女子生育过表示的是身体没问题,能怀孕生子,更容易找夫家,且没有守孝一说。
加上董姓姐弟是大孩子,能做许多农活,便让母亲改嫁时带着一道。
这对董风叶来说倒是没什么问题,在重男轻女,将儿子视为传宗接代的耀祖时代,她自幼时开始的生活就是帮家里做活计。
但对董福辉来说却是天塌了。
他是耀祖,但不是这个家的耀祖。
这是继父的家,到了这里,就应该夹起尾巴做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乖巧听话些。
可他却依旧端着以前那副姿态,想好吃的好喝的送到他嘴里。
没人惯着他,他就吵,就闹。
此刻董福辉蹲在这里,是因为早上吃饭的事情。
看着董福辉那满眼恨怨恨,风叶将手中藤条丢在了地上,转身回屋。
她今天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她年龄小,如今下地干活儿能做的太少,倒不是怕他们干不了,而是怕他们干不好,如今这年代无论是种子还是庄稼都金贵,继父怕他们弄坏了庄稼,来年连税都交不上。
外面的活计他们年龄小,也不好找。
正活找不到,他们也不能闲着,来之前母亲就在董风叶耳边念叨,家里的家务要做好,万万不能在继父家吃白食。
除了家务,她每天下午还有个任务就是进山找野菜。
有足够的野菜,她晚上才能吃饱。
无论是现如今这个家,还是以前那个家,吃食上家里干活的男人是最大的,其次是母亲,再是董福辉,等他们三都吃饱了,才轮得到董风叶。
董福辉的营养不良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她是实打实的吃不饱穿不暖导致的营养不良。
记忆中董风叶一生的经历,家庭,都像是扑面而来的海啸,压得她喘不过气,还头昏脑涨。
这个家,难搞的不仅仅只是那个耀祖弟弟。
世人歌颂母爱伟大,但绝对和董母无关。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
董福辉这个耀祖从前看起来父疼母爱,实则他有的只是父爱。
董母对他那些好,都是表面的,因为董父在意这个儿子。
只有董风叶知道,每次董父打回来野味,董福辉吃了其中最好那块肉时,董母是用如何怨毒的眼神看着他的。
只要父亲不在,她就是装装样子,好吃的都藏着自己悄悄吃,给董福辉的面上过得去就行。
她这个不受宠的闺女就只能看着流口水的份儿。
因为董父不在意她这个女儿,董风叶平时在家里跟透明人差不多,董母对她释放的恶意半点不加掩饰。
董母不喜欢他们,如果不是继父要求,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抛下他们。
董风叶清楚的知道这点。
人都有个通病,越是没什么,就越想去争取,去获得。
董风叶亲情缘淡,弟弟在这个时候和她是同样的处境,她就想和弟弟抱团。
董母似乎也看穿了她的心思,竟是好好和她谈论了会儿,让她照看好弟弟,莫要坏了继父心中的好形象。
话是这么说。
但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昨天继父带回来三个鸡蛋,早上董母在刚煮好时就进厨房偷偷吃了一个,还警告煮饭的董风叶不准声张。
饭上桌后,两个一个给了继父一个给了她自己,董福辉没吃着当时就闹了起来。
董母也知道自己悄悄吃独食不对,她需要维护自己好母亲的形象,对继父说话时委屈极了,话里话外的表示另一个鸡蛋在厨房时就已经因为两个孩子嘴馋给分了。
风叶不敢否认母亲的话,只能不吭声,董福辉被宠坏了性子,根本就没听董母说什么,一门心思盯着桌上的两个鸡蛋。
他以为自己还是耀祖少爷,不是要一个,是要求两个都要给他!
如此蛮横,他吃没吃到鸡蛋已经不重要,他的所作所为就已经让继父生厌。
董风叶心里明白母亲的作为不对,但年龄毕竟在那里。
加上董母好言好语的哄了几句,她顿时不再想这事,反倒是更在意母亲让她管弟弟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