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勇闯险境寡敌众
刘海东2022-03-21 14:363,942

  又是几天几夜,眼前的岩石丘陵地带,渐渐甩在身后,草木却越发繁盛起来,空气也更加潮湿。巴图鲁斑斓身形隐入森林之中。

  森林中的气味复杂无比,多种猫科动物的踪迹让巴图鲁很是紧张,那个从黑暗中杀出的矫健身影,从体型上、叫声上来判断竟如此熟悉,感觉在哪里见过到过,巴图鲁头脑飞转 :“难道是那乖张的猞猁?极有可能!”巴图鲁想起了当年在飞天岭的情形:

  飞天岭是两河夹一岭的地形,刚一到岭中,巴图鲁就嗅到一股强烈的气味,巴图鲁知道自己进入了别人的地盘,不过,才出道的巴图鲁此时正是血气方刚、年青气胜,想要一统江湖,平定天下,所以即使是一只熊的领地,它也要闯一闯、试一试。

  对手出现了, 一只体型比他小一半,一身灰土土的、耳朵上有撮毛的家伙突然从树上跳了下来,落在巴图鲁地面前,它高度弯着身子如同引开的弓一般在巴图鲁面前跳来跳去,不,应该说是弹来弹去,嘴里还发出“嗷嗷”刺耳的尖叫声,那双狭长的眼睛闪烁着锐利如刀般目光,感觉有点小小的坏和邪恶。

  在巴图鲁看来这种行为显得颇具肆无忌惮性和挑衅性,根本就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它心中“突”地升起了无名怒火,“什么玩意儿?不自量力的家伙,看我怎么收拾你!”没有任何理由的就是想要教训教训这只不知深浅的家伙。

  不由分说,巴图鲁摇摇脑袋使出了绝招,但怪事发生了,“扑、剪、尾巴扫”这些大开大合的优美战姿却没有发挥功效,这个灰土土胖乎乎的家伙似乎知道自己的招式,每次出手总是被它灵巧地躲开了,斗了半天,连人家毛都没碰着一下。

  而自已的脸上却被它的爪子抓了两下,要不是自己的面皮厚一点,肯定得挂彩了。那可就真是没面子了!

  这下子巴图鲁可不敢小看它了,它停下了身形瞪大眼睛重新打量起这只中型号的动物:

  比自己小半头的身躯比例适度,柔软而弹性十足的腰身可做180度的弯曲,这就是使它的动作无比的灵活和充满了力量,粗壮强健的四肢修长而有力,那一双肥厚的前掌里尖锐的爪趾可以伸缩自如,这既便于抓放猎物,又能在空中“蹿房越脊”,似乎比自已的爪子还要灵敏,尾巴不是很长却总是伸展着并且配合着头部的动作上下摆动,以利于身体的平衡。

  两支顶端带有黑毛的耳朵不仅听觉灵敏,上面的一撮毛更能感觉到细微气流的流动,这大概是现今动物中最俏皮、奇特的一对耳朵,两只大大有神的狭长黄眼睛射出魄人的光芒死死地盯着自己,加上呲开的那一口锋牙利齿,发出的“嗷嗷”尖叫,也有着一番王侯的气势。

  正思考间,树后又刷刷地蹿出来两头猛兽,长相、身型与当先的那只不差分毫,似乎是刚刚狩猎归来,尖牙上还带着丝丝血迹,厉叫着挡在猛虎面前。

  巴图鲁觉得没有意思了,“这几个难看的家伙,本事却也不小!它们每一个姿态都是应对自己的动作的,看来是早有防范了。

  而且最要命的是那魄人的,毫不惧怕的气势!”,巴图鲁有些犹豫徘徊,面对着这几个经验老到的家伙,它伏下前肢,压着身子低吼着,这时巴图鲁的鼻孔中忽然嗅到了对手更多的气味,“难道这几个还有帮手吗?……跟它们没来由的死磕,不值啊!”

  巴图鲁大吼一声,掉头而去。

  不要认为这是西伯利亚虎怕了,猫科动物是没有惧怕的心理,当猫科动物面临一件突发事情的时候,它只有两种做法,要么发力一搏,要么迅速避让。

  死命相斗,你死我活的情况也只有两种,为争夺领域和保护幼崽而战。这也可以理解,没有比生存下去和延续生命更重要的了。

  所以,也不要相信那些驯兽师们真的能够驯服猫科动物,它们只不过是暂时慑于人们具体地说应该是强壮的驯兽师们的体力罢了,一旦人们的体力衰退了,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时,悲剧也就要发生了。

  驯兽师们如果一生只从事此项工作,那么狮子、老虎这些个他们的“猫友”则就是死敌,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59岁的霍恩和自己的搭档菲施巴赫都来自德国,是拉斯韦加斯最著名的魔术搭档,他们的“白虎秀”融魔术、歌舞、技巧、影视和动物表演为一体,跌宕起伏,悬念迭生,引人入胜,特别是最后一场,数只大小白虎在舞台上突然现身,令人叹为观止。

  30多年来,他们两人每周表演六场,其内容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白虎秀”,这已成为他们的金字招牌。

  2003年10月4日的日晚的演出中,霍恩试图指挥这只孟加拉虎进行表演,不料平时温顺的白虎突然兽性大发,张口咬住他的手臂不放,霍恩情急之下用麦克风击打虎头试图将其吓退,但白虎反而被激怒扑向霍恩,咬住他的脖子后将他拖入后台,舞台上留下斑斑血迹。

  现场观众目睹了这个可怕的实况,许多人开始还以为是故意安排好的表演,直到霍恩的表演搭档菲施巴赫神情沮丧地上台宣布取消当天的表演时,才知道发生了惨剧。霍恩随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一名观众安迪库什曼则回忆道:白虎咬着霍恩,把他拖到台下时,这名魔术师“看上去像是一只碎布洋娃娃”。

  2007年,海南省三亚龙虎园泰国籍饲虎组组长42岁的阿朗,被自己一手养大朝夕相处了8年之久的孟加拉虎活活咬死。

  俄罗斯曾经有一位外号“驯悍师”的著名驯兽师,他的拿手表演就是把自己的头放在狮子的血盆大口里。表演一直都很成功,然而有一天,当他再次把头伸进狮子的口中时,狮子的嘴猛然间合上了……

  不过这也从生态学上说明了一个道理,万物平等,你我皆是大自然的千百万年来存活下的生灵,谁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谁,也不要永远去压迫着谁。

  这只与巴图鲁死命相搏的动物,名叫猞猁,号称猫科大将,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猫科动物,即使在北纬30度以南,寒冷的高山地带,也有它活跃的身姿,欧洲的北部、中部、东部、东南部,亚洲的中部、东部等地其中包括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它活动的踪迹。是西伯利亚虎之外分布得最北的一种猫科猛兽。

  猞猁体形略小于狮、虎、豹等大型猛兽,但比其它猫类大得多,因此属于中型的猛兽。它的毛色变异很大,有灰黄、棕褐、土黄褐、灰草黄、浅灰褐及赤黄等各种色型,脊背的颜色较深,全身都布满略微像豹一样的斑点,这些斑点隐蔽身体的最佳伪装。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只小恶魔似的耳朵,两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长着一撮耸立的黑色长毛,约有一指长,其中还夹杂着几根白毛,很象我国古代武将头盔上的翎子,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势,大将军名便来源于此。耳廓和顶端的那撮黑毛能够随时迎向声源方向运动,有收集音波的作用,还有就是它的尾巴,如同被利刀猛然切断一样,短粗有趣。

  猞猁善于游泳,爬树的本领也十分高强,甚至可以所以能捕食树上反应灵敏的鸟儿,漆黑一团的深夜,林中鸦雀无声,它敏捷无声地攀上树梢,伸出肥厚的利爪,随心所欲地猎取熟睡中的鸟儿。

  雷鸟、鹌鹑、野鸽和雉类等鸟类是其主食,松鼠、野鼠、旅鼠、旱獭等各种鼠类也是其家常便饭,甚至还袭击麝、狍子、斑点鹿等中大型食草动物,如果食物匮乏,也会潜入村落猎杀猪、羊等家畜。

  事实上,通过猞猁等食肉动物这种迅速而有效的方式而捕杀的个体,是野生动物的自然死亡的生命的一部分,也构成了自然界平衡发展的一部分。

  今天的这只当地人叫它土猞,因其身上黑斑略少也叫它狼猞猁,意思是它凶猛灵活,兼有狼的凶残和猫的技巧,因长期生活在北方高寒之地,所以身躯更为庞大,不过也是猞猁家族中的一个亚种,两、三只在一起,组成临时的“小家庭”集体生活,但其个体捕食本领之强,猎杀技能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其位置在猫科霸王排行榜中也是名列前矛。

  后来的两只也是同类,它们几个分工明确,那头雌猞猁负责哺育幼子,这两头则承担外出狩猎的任务,它们选中了一个狩猎地点,是溪水边的一片石砾地带,上面布满了野兽的足印和气味,两兽已静静地潜伏了数天数夜。

  一只狍子出现了,它小心地四处查看,大眼睛明亮可爱,见没有动静便来到溪边饮水。巨石后,一头黑褐色的猛兽两眼警惕地盯着猎物的动静,时机未到,仍然需要耐心地等待,它十分安静,只有耳朵上的那撮黑毛略为转动。

  狍子沉醉于溪水的甘甜之中,没有觉察到危险已经降临。

  看到猎物正在专心致志地饮水,另一头也蹑手蹑脚地潜近,攻击的时刻到了,它腰身做着最大限度的弯度,冷不防地猛扑过去,按住了这个倒霉蛋。

  狍子一声嘶鸣,拼命挣扎,四蹄猛踢,弹跳不止,挣脱了敌人的控制,哆嗦着身体跑开了,猞猁锋利的爪趾在它身上留下了一道道血痕,痛苦难当。

  猞猁没有穷追猎物,而是驻足眺望狍子逃走的方向,舔着带血的前掌,耐心地等待着。

  果然不出所料,当狍子正自庆幸着经过一块巨石时,另一头猞猁又跃了出来,它隐蔽得太好了,事先毫无预兆,猛然砸在狍子本已带伤的后背上,张口咬住了它的后颈。这一切已被先前的猞猁看到,它几个跳跃冲了过来,加入围捕。

  狍子莫明其妙地束手就擒了。

  正进食间,林中传来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一股不寻常的气息四处弥漫,两头猞猁顿时停止进食,它们心觉不秒、神情紧张,辨别方向后,迅速奔跑起来。

  一头跃上大树象美洲狮一样从一棵树纵跳到另一棵树上,动作熟练而灵巧。另一头跳进溪水,顺流而下游动一段距离后攀上山崖,如同出色的攀岩能手,水路改为陆路进发。

  两只猞猁动作熟练灵活,鬼魅一般迅速接近目标。待见到雌猞猁形势危机之时,便现出身形,欲群战强敌。不想,巴图鲁见势不妙,闪了!避免了一场血腥厮杀。

  在自然界中,虎、狮、熊等大型猛兽都是猞猁的天敌,如果遭遇狼群,也会被紧紧追赶、包围而丧命,一般都难以逃脱。不过,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谨慎,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蔽起来,有时还会躺倒在地,假装死去,从而躲过敌害。像今天这样以死相搏实为罕见。

  这场冲突要追究责任的话,巴图鲁应会完全责任,一是它毫无顾虑地入侵人家的领地,二是这只雌猞猁正值哺乳期,就在那棵参天的雪松后面的一个岩洞里,四只小猞猁正在酣酣的睡着。

  它们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正在与强大的敌人进行着殊死较量。为保护幼仔,母猞猁可以放弃生命,若不是巴图鲁还是一只年青、经验尚不丰富的西伯利亚虎,这猞猁一家可就惨了。幸亏几个帮手及时赶回,挽救了全家性命。

  母猞猁叨起一只幼崽,两个帮手也分别叼走一只,它们要搬家了,经验告诉它们这里已不再安全。

继续阅读:第十四章 两霸相残君何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虎王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