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外面有人拍门,苏向卉起身,居然还真是叶峥嵘这小丫头。
“苏姨,赶紧的,需要我帮你做什么?”
“几点了?”
“呵呵,四点多了。”
苏向卉皱着眉,“你这孩子,我哪用你做什么,你赶紧再睡一会儿,今天不是得去上学了?”
“没事,我昨天晚上跟我妈谈心了,我今天早上跟着你去早市,她在家看着丫丫。”
既然于大姐同意,苏向卉也没再纠结,面团是昨天晚上醒好的,菜也都切好了用水泡着,早上只要把几样菜炒好再烙饼就行了。
昨天晚上睡前,苏向卉还借了于大姐家的一个保温瓶,抓了把绿豆放进去用开水泡着,早上一看,已经是泡好了的绿豆水,她又倒进去些白糖晃晃保温瓶,给叶峥嵘倒了一碗。
“好喝吗?”
叶峥嵘喝了一大口,甜得鼻子皱起来,“好喝,苏姨,真好喝,这个也要卖的吗?”
“这个不卖,是送的,买一个烙馍卷菜送一小碗绿豆水。”
“啊?那不赔本吗?”
“创业阶段,就是赔本赚吆喝。换成是你,今天你买了烙馍卷菜吃了觉得有点干,我送你一碗甜的绿豆水,你明天还来不来?”
叶峥嵘歪着脑袋仔细想了想,“甜!买一个卷饼吃着干,再送碗绿豆水,夏天喝着甜甜的又解暑,完美!苏姨,你好聪明呀。你将来肯定能赚好多好多钱。”
“谢你吉言。”
一大一小两个人忙活了快一个小时,把菜和烙饼装进竹篮里,又各自卷了个饼吃了,便打算出门。
于大姐也醒了,“向卉,你还骑着自行车去,峥嵘,要听你苏姨的话。”
“知道!妈,给你留了饭,你记得吃。”
于大姐笑得一脸满足,倔强的女儿变得懂事了,也不知道向卉昨天跟她说了什么,今天一定得谢谢向卉。
苏向卉和叶峥嵘来到早市,已经快七点了,还是昨天的那个空地,有个老大爷坐在路牙子上,看见她俩骑着车过来,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
“闺女你来了。”
苏向卉上前打招呼,把自行车扎好,取下竹篮放在后车座上,“大爷今天还吃吗?今天送绿豆水,您要不要先来一碗?”
老大爷点头,“吃,给我卷两个。绿豆水是不是又不要钱?”
叶峥嵘快人快语,“是的老爷爷,我苏姨说了,这个是送的。”
老大爷笑笑,对苏向卉说:“你这丫头会做生意,也舍得下本不抠搜,不错不错。”
苏向卉给老人卷了一个饼递到他手里,又拿出个瓷碗给老人倒了半碗绿豆水,“那也得大家多多照应,大爷您尝尝这绿豆水,昨天要不是您,我这生意还开不了张呢。”
老人也没再推辞,又坐到路牙子上吃饼喝绿豆水,有路过的人好奇的问他吃的啥,他便给人介绍一番。
叶峥嵘性格爽朗,看到有人过来就朝人吆喝,“吃烙馍卷菜喽,买一个送一碗甜甜的绿豆水喽。”
苏向卉则麻利的给人卷饼,一瓶绿豆水很快送完了,有人就抱怨说没喝上,苏向卉便给人多夹菜,把一个饼卷得相当瓷实。
老人坐在一边慢悠悠的吃饼喝绿豆水,逮着个空问叶峥嵘,“这是你亲姨?”
“不是的爷爷,苏姨是借住在我家的,我们昨天才认识。”
“小丫头你胆子挺大,昨天才认识的人你就敢跟着出门?也不怕她把你给卖喽?!”
叶峥嵘一脸骄傲,“爷爷,我妈是公安,苏姨昨天在人贩子手里救下一个小妹妹,她为了照顾那小妹妹才住到我家的。”
老人不由的多看了苏向卉两眼,苏向卉忙着给人卷饼,也没听见这爷孙俩在聊些什么。
今天烙的饼比昨天多三十几张,不过好在买的人也多,老人吃完了自己的两个卷饼一直坐在一边没走,等到苏向卉把饼都卖光了,才站起来。
“老大爷,您明天还来吗?”苏向卉一边把东西剩下的菜汁倒进一个碗里,一边问老人。
“来的吧,你这菜也得换换口味,不能老是这几样,吃的多了人就会俗了。我瞅你手艺不错,你还会做其他的不?”
“呵呵,会倒是会,不过我家是铁河村的,弄那些汤汤水水的出来卖不容易,这两天是借住在这丫头家里才能松快些。等到我攒些钱在县城租个房,就能多卖些吃食了。”
“嗯,那敢情好。”老人也没有多说,背着手走了。
收拾好东西,把竹篮挂在车把上,苏向卉着急忙慌,“峥嵘赶紧的,咱们快回家,别再让你上学迟到了,也不能耽误你妈上班用自行车。”
骑上自行车,苏向卉一脚支着地,又等着叶峥嵘坐上,使劲的蹬着脚蹬子往于大姐家赶。
经过县医院时,苏向卉不经意往门口一瞟,看见一张熟悉的脸。
她猛得捏住车把,叶峥嵘正跟她兴高采烈说着话,半边脸一下子砸到她后背上。
叶峥嵘捂着半边脸跳下车,“苏姨,你咋了?干嘛突然刹车,我的脸都被你磕得不对称了。”
苏向卉没理会叶峥嵘的玩笑话,皱眉看着那个高壮的身影快步走进医院里,“我好像看到那个女拐子的同伙了。”
“啥?”叶峥嵘顾不得脸疼,“真的吗?那咱们现在去抓他!不是说还有个小男孩没找到吗?苏姨你说那小男孩是不是还在县城没送走呢?”
叶峥嵘说着就要往医院里跑,被苏向卉一把拉住,“你傻不傻,咱俩能打得过一个人高马大的壮汉?”
“啊?那怎么办?”
“赶紧回去,跟你妈说,要不一块去派出所,京城和市局的公安同志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赶来。就算他们来不了,也先让派出所的公安先来县医院这一片查看一下。”
叶峥嵘赶紧又坐上后座,苏向卉蹬着车越发的卖力,骑到于大姐家门口时,气喘吁吁汗流夹背。
“妈,妈!你快点开门!”叶峥嵘拍着门,“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