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给出这样的回答,对于老古董的王侍郎来说简直是不可以接受的,而且如今来说,这海禁一事对于世家来说更是不能接受的。
因为海禁的存在,无人敢靠近边海,而远在海洋的一边的倭国则是十分的希望通过海岸跟大魏交易,因为大魏的很多东西都是如今落后的倭国所没有的。
而且自古以来中原大陆对倭国都是存在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倭国会出现那么多的倭寇时常骚扰边关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周郑三家对于倭寇来说就是联通大陆的纽带,他们也能够通过这个方式获得一定的利润,一次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有人赢就一定会存在有人输的情况,而当倭寇与世家双赢的情况下那么输的人自然就成了大魏。
而且这个输所要付出的代价更是巨大,
相当于世家是将大魏的资源置换了倭寇所带来的黄金,最后转而成为自己世家金库中的一份子。
也是因此给了倭寇足够的武器生存的物资。
这群倭寇强大起来了之后所带来的情况就是海边的倭寇泛滥。
如此一来受苦的人就成了海边的那些平民百姓。
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兵强马壮的倭寇,他们所能够拿在手中的武器则是破旧不堪的农具,如此一来,整个海边的百姓,又有几个人能够安稳生活呢?
甚至世家还会选择与倭寇合作,一同去抢那些平民百姓手里的金银。
这样的行为与他们平日里所说的那种纲常礼法根本完全不同,在那一刻他们幻化成了一个个恶魔,侵害着海边的百姓。
也正是因此,赵成对于刚刚礼部王侍郎所说的事情根本不屑一顾。
真当自己是没有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孩子嘛?海禁的危害有多大,我历史书上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王卿家,朕知道你是一心为国,但是此事休要在提出来了,要知道我大魏如今正是特殊的情况,百姓若是能够出海捕鱼,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冬季就不会出现无法饱腹的情况!”
说着赵成站起身来,看着下方已经是满脸写满了惊愕的王侍郎,随后继续开口说道。
“海禁一事刚刚提出来的时候,高皇帝可曾依据过什么祖制?既然如此,这祖制对于如今的大魏是否正确都不知道,既然如此,我等为何还要依据这个祖制呢?”
此话一出,赵成环视群臣,赵成的一番话说出来之后,所有的大臣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只能是看着赵成,迟迟说不出话来,赵成眼见时机到了,赶紧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若是不反对,那此时就由户部上个章程上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这话一出,依旧无人说话,很显然对于这个事情,有三个意见。
一方自然是反对的人,无非就是王郑周三家,这三家的官员对于这个事情便从一开始到现在依旧是不支持的态度。
而且势力及其庞大,可以说是半个朝堂上的官员了。
支持的一方自然是赵成那些人,宰相蔡桧,虎贲军大将军陈科这些人。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存在,这群反对的人才没有继续说话,不过内心自然依旧是不服气的。
最后便是中立的那群人,有寒门出身,也有王公贵族。
对于开海一事,他们并没有任何的兴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事情并不影响他们,他们只需要抱着手看戏就可以了。
而且一旦拿出支持或者不支持的态度的时候,那么很难不得罪赵成或者另外一边的三个世家的人,所以这种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沉默是最好的保护。
不过在这群人之中有一个人却很重要,此人名叫江兴,乃是先帝在位最后一年所中的状元,手下能够写的一手的锦绣文章,为官清廉。
最重要的是,此人精通数算,对于户部之事基本上只要上手就会。
所以赵成也就把江兴送入了户部,便是期待江兴能够起到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成选择将开海一事交给户部来处理,这是赵成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
不过这个事情,这个时候必须要江兴表态的时候到了,如果江兴不接下此事,或者来说接下了此事却阴奉阳违的话,那么赵成也算是通过此事考验自己手下的这般臣子了。
这也是为什么赵成会让户部上章程的原因。
毕竟赵成好说也算是个穿越者,开海禁的章程对于赵成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若是这江兴办不好这个事情,自己随时能够取缔掉这个人。
而且因为这个事情还能将其贬嫡出京师,日后也就别想要再返回京师来了!
此时的郑王周三家看着王兴这个人,眼中似有寒光激射而出,原因无他,此事谁若是接手就算是跟他们三家作对,而作对之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可以说,对于三家的人来说,开海一事,他们是一定会破坏掉的,这个时候赵成风头正盛,若是真的去反对,对三家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
再者说了赵成若是当真不跟自己多说什么,直接选择用强硬的方式来反抗,三家也没有办法抵抗。
索性这个时候不如先答应,答应之后,再想各种办法破坏掉了就好了。
但是若是江兴接手此事,那其中的意味可就不一样了。
这简直就是对他们三家的挑衅,若是自己到时候不对江兴做些什么,三大家族的脸面在这朝堂之上可就丢尽了。
同样的其他人的目光也是紧紧的盯着江兴,想要看江兴究竟怎么去选择,谁知道,江兴似乎丝毫不在意这些人的目光,只是看着赵成缓缓行礼。
随后在所有在场之人的注视之下直接开口说道。
“臣接旨!”
这话一说完,赵成满意的点点头,既然选择好了路,那么接下来就看江兴如何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