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水患解决方案
狐死归秋2022-09-10 09:372,006

  水患一事,自古便有之。

   

  要知道整个华夏大地上,长江黄河两条大江大河不仅仅是生命源头。

   

  在特殊的时期,这两条大河也会成为死神的镰刀。

   

  而如今的大魏,也是一般,资江河水因为上游的水土流失,河堤年年上涨,不过好在不似北方的浑河。

   

  浑河便是这个世界的黄河。

   

  浑河在这个世界因为水土流失严重已经是多次改道,下游诸多平原地带,虽然是一等一的粮仓。

   

  但是随时都有可能面临黄河改道带来的洪涝灾害。

   

  而资江虽然自古以来也只改道一次,但是下游支流众多,治理起来也非易事。

   

  想到这,赵成不禁回忆起了前世的华夏治理两河的办法,均是用的加固河堤和蓄水建坝的方式来解决。

   

  不过大魏想要用这两个办法,显然还差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水泥,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让以往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好在自己理科硕士的身份,想要配比出来水泥的配方十分的简单,否则这事情还当真难办。

   

  想到这,赵成直接坐在了案牍前开始写写画画了起来,将水泥的制作方法一一描述清楚。

   

  随后便又召了陈科入宫。

   

  如今的陈科对于赵成来说可以说越用越顺手了。

   

  没有别的,一是因为陈科本身就是及其忠心之人,从之前灾银丢失之时的表现,能够看的出来,此人绝对是一个合适左膀右臂。

   

  其二则是因为陈科的身份特殊,毕竟是陈柔的哥哥,自己能够照顾一些,自然不会吝啬机会照顾对方。

   

  陈科这段时间也是忙前忙后,以至于赵成再次召见他的时候,还没入宫便知道自己这个妹夫又给自己找了新活了。

   

  “如今制盐工坊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那些灾民制盐可顺手了?”

   

  说到这,陈科拍着胸脯说道。

   

  “陛下放心,在臣与近千虎贲军将士的指导下,如今灾民已悉数熟悉了制盐工序,大部份都已经能够在自己的工序之中做好事情了。”

   

  赵成满意的点点头,既然如此,那自己也就可以放心的将水泥制造的事情交给陈科了。

   

  说到这,赵成将案牍之上墨迹尚未全干的水泥制作之法交到了陈科的手上。

   

  “此乃水泥制作之法,如今既然制盐工坊不再需要虎贲军长期驻守,便留下一些人在制盐工坊即可,其余人,尽快将朕所书的水泥制造出来!”

   

  听了这话,陈科嘴角微微抽搐,果不其然,这是有了新活要交给自己啊。

   

  叹了口气,将水泥的制作方法郑重其事的捧在手中,随后便出了宫。

   

  不出两日,在赵成详细的制作方法指导下,后世又一神器出现在了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之中。

   

  赵成收到消息来到虎贲军另设的水泥工坊之中。

   

  看着陈科研制出来的水泥,与后世所制作出来的水泥一般无二,赵成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正是如此,陈科,此事依旧需要保密,不可让任何人知晓,虎贲军所有人也是一样!”

   

  陈科严肃的点点头,便听赵成自言自语的说道。

   

  “好东西啊,有了这玩意儿,朕再也不用担心木头宫殿哪天会塌了!”

   

  听了这话的陈科嘴角又是一抽抽,难不成陛下造此物出来,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行宫不会坍塌不成?

   

  看着陈科那副模样,赵成也知道自己刚刚失言,赶紧换了副严肃的模样开口说道。

   

  “此物事关整个南方水患,虎贲军务必日夜不停,尽快将此物大量生产,以备水患治理之用!”

   

  陈科这才恢复了过来,躬身行礼。

   

  安排好了这些,赵成心中总算是放心了许多。

   

  如今的大魏在自己的治理之下总算有了一丝丝恢复的样子,只看这水泥能不能解了这次水患的危机。

   

  只要度过这等危机,到时候自己也能放心的治国,且将北方和南方的几个“好邻居”收拾服帖才行。

   

  这也不怪赵成急功近利,只是赵成今日一早,便收到了东厂的消息,才得知北方金帐王庭居然又有了大动作。

   

  这些草原蛮人竟然准备通过这次互市之事,向长城以南进发,所图的便是地处位置最佳的中原大魏。

   

  若是自己不提前做好准备,待这群草原蛮子当真杀过来的时候,恐怕就真的毫无还手之力了。

   

  经过半月时间和虎贲军上下近千人的努力,陈科总算是交上了斤十万斤水泥的满意答卷。

   

  赵成对于虎贲军做事的效率也是叹为观止,要知道这可是没有机器的古代。

   

  十万斤水泥可是50吨水泥的重量,这庞大的数量,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不过虽然如此之多,对于整个资江河堤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赵成也不得不赶紧下旨,命工部走水路,将这五十吨水泥运往南方。

   

  毕竟建造一事对于工部的那些工匠大匠们来说乃是极为简单的。

   

  尤其是赵成在亲自为这些工匠们演示了水泥的用法,和水泥用过以后的效果之后。

   

  所有工匠们直呼神迹,同时也很快的就将这种新的建筑材料摸透了。

   

  于是乎,工部直接派出了几十位工部最优秀的工匠大匠前往南方水患之地,预备将这河堤加固起来。

   

  只要此事能够成功,资江水患便可以保证近十年可以高枕无忧。

   

  同时最重要的是这浑河的治理也可等同于资江的治理。

   

  如此一来,没有了水患,对于整个大魏的农业来说也有了一个巨大的保障。

   

  而同样的,在虎贲军逐渐的熟练了水泥的制作工艺之后,赵成再一次向聚集在京师的流民发起了招募。

   

  这一次的招募人数几乎将京师周围大部份的流民都招纳了进来。

   

  除了那些被陈科看过一眼便觉得不能踏实做事的流民以外。

   

  其余所有的流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如此一来,赵成也总算得到了难得的休息时间!

   

继续阅读:第七十二章 蔡桧入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朕岂是亡国昏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