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要建造冶铁厂,必定是要尽可能的将建筑地址选在铁矿附近。
幸好,民以食为天,铁矿的附近往往不会有什么农作物,就也只有零散着的几个村落,只需要朝堂给足了搬迁银两,也就没什么了。
再加上有赵成所提供的图纸,又有各家公子少爷的人力、财力支持,施工队才不过一夜,就已经将完整的分工和名单摆在了赵成的案牍上。
“这霍思言的速度倒是快,做事效率高,也算是个可塑之才。”
赵成的双眼里流露出几分赞赏。
“还不是陛下您慧眼识珠?”
王不仁立马笑着附和道。
“这霍思言,如今在外侯着?”
从一沓沓奏折中抬起头,赵成看了一眼殿门,见门口的小太监对着王不仁挤眉弄眼的,立马猜到了什么,故作随意的问起王不仁。
“是。”王不仁立马拱手回答,行为动作都极其的恭敬,“只是王大人、周大人、郑大人也一同在外求见。”
直接将手中的奏折重重的合上,赵成冷笑了一声。
他也猜到了。
这三位大人,可不是被自己关入天牢的那三位,不过是三大家族的子侄之辈。
建造冶铁厂是大事,是要通过旨意颁发,才能落实到位,想要秘密进行那绝对是不能的。而这偏偏又事关江南事宜,这三个家族的人都生怕自己插手江南事宜,定然是要百般阻挠了。
“请霍监工进来一叙。”
赵成慢慢的打开了手中的名册。
赵成的态度十分的明确,自己做的这个决定,不容任何人质疑,也不允许任何人提出意见。就连凭借强大财力得到极大权势的三大家族,也不行。
更何况,自己冶铁就是为了制造船坞,更是为了对付那几个家族,怎么可能会如他们所愿?
“是。”
王不仁点了点头,躬身退下,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
只见王不仁走出殿内,看着外面明显分为两队等候的四人,立马带上一抹笑容,直接快步迎向了霍思言。
理论上,王不仁是赵成的贴身太监,不需要迎合巴结任何人,只是因为赵成刚才夸过霍思言,明显是要重用次日,王不仁当然乐意结交几分。
“霍监工,陛下等候您多时了,还请快快进殿回话,莫要在这外头着凉了。”
王不仁这话说的就很巧妙。
要知道,霍思言才不过是弱冠之年的小伙子,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反倒是外面站着的其他三个人,才是将要年过半百之人。
王不仁口口声声担心霍思言着凉,却半分不提及其他三人,就是已经表明了赵成的态度。
“公……”
三人还未来得及开口,王不仁已经开口打断了他们的话茬。
“霍监工和陛下近日里相谈甚欢,不知要谈论到何时,奴才要进去伺候陛下了。”
明摆着就是一句话,“陛下不想见你们,识趣的赶紧滚吧!”
三人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来意思,脸上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不悦的神色,偏偏又不敢在这殿外说些什么,只能互相试了个眼色,然后各自恭恭敬敬的离开。
而此时殿内,赵成看着霍思言一脸凝重的样子,倒是有些意外。
“朕看这名单安排相当有序,没有什么问题,你这眉头都快贴在一块了,可否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赵成说话的功夫,脑海里已经将霍思言递上来的整个建造流程都思考了一遍,确认是没有什么纰漏,这才觉得不解。
霍思言嘴唇微微蠕动,随后一言不合就跪在了地上。
“臣有罪!”
霍思言这样的反应,倒是让赵成越发不解,要知道,霍思言送施工方案和人员安排名单来的时候,整个人可是意气风发的。
“说来听听。”
赵成双手交叉,托在自己的下巴处,认真的看着霍思言,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问题难倒了自己的这一员“大将”。
“原本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陛下所圈画的区域内,各个村落的居民知道会有补偿后,都特别配合,只是……”
霍思言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赵成倒是直接听明白了。
果然,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是想发展点什么,都会有“钉子户”的存在啊!
“朕不是说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偿吗?”
赵成不相信霍思言是会被一个“钉子户”难倒的人,要知道,那可是冠军侯的后代,怎么可能会是个不懂变通之人。
只是赵成这么一说,霍思言好像是更加为难了,纠结了两三秒后,这才咬牙说出原由来。
“不是没说过增加补偿,只是这家人丝毫没有动容之色。陛下又说过,不能强迫他人,故而我们一直在和其交流。只是他们只有一个条件……”
赵成:“哦?”
霍思言有些无奈:“是让他们的儿子回家。”
见赵成这幅模样,赵成眯了眯眼,轻轻用指腹揉了揉太阳穴,“听你的意思,应当是他们的儿子回不去了?”
回不去,无非就是已经离开人世了。
恐怕还是为国捐躯,要不然也不会态度如此强硬。
“是。而且……他们的儿子是,过去的宁远将军。”
霍思言说着说着,嗓音一哽咽,再也不敢再说下去了。
这倒的确是不好办了。
前朝时期,驻守芸城的宁远将军,当初为了守护芸城的老百姓,在金帐王庭的将领提出,以他一人的头颅可换全城百姓姓名后,毅然就义。
可金帐王庭的人却出尔反尔,发动大量兵力侵袭,几乎屠尽半个芸城的百姓,导致不少的平民百姓都失去了亲人朋友。
可这些百姓却并不去怪罪金帐王庭的军队,反倒开始抱怨起朝廷,连带着也埋怨起未能护他们周全却为国捐躯的宁远将军。再加上当时腐败的朝廷,需要一个人来背负丢城的罪责,便都合起伙将宁远将军推了出去做挡箭牌。
原本应该被封为“忠义”之人,倒是背负了一番骂名,实在是让人痛惜。
“朕倒是年幼之时就听说过宁远将军的事迹,他实在是忠义之士,只可惜……如此说来,朕倒是想要见一见宁远将军的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