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
看到陈文的动作,唐元清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我老人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就这么一块破翡翠料子,我还能跟你抢?”
“呃……”
被唐老头一顿喷,陈文也是有点无语。
抢,这个倒不至于。
他的反应,也确实是有点过度。
毕竟,自个儿这位“准师傅”,那可是随手转账几个亿,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狠角色。
区区十几万的翡翠料子,还真入不了老人家的眼。
不过……
这块料子对陈文的意义,确实不一样。
钱不钱什么的不重要,关键这块料子,可是他陈某人在没作弊的情况下,凭真才实学半赌半看,这才开出来的。
这代表了什么?
运气!
光凭这俩字儿,就值得他拿出去雕个摆件儿什么的,放家里好好珍藏,可以镇宅!
咳嗽两声,陈文果断的转移起了话题:“老爷子,这料子不重要,咱们看礼物、看礼物,我觉得……您老应该会喜欢。”
“什么叫你觉得我应该会喜欢,你就这么懂我?”
没好气儿的翻了个白眼,唐元清把纸兜里那只小盒子拿出来,过手一掂,明显是对盒子里装着的东西的重量有些意外。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喜不喜欢,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
虽然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客气,甚至话里还透着点小情绪,但陈文却并未因此而恼怒。
因为他知道,唐老头现在对自个儿这个态度,完全是因为昨天晚上“过两招”的时候,自个儿一不小心,把老人家的腰给闪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
仔细想想,不管这老爷子对自己再怎么阴阳怪气儿的,但凡自个儿碰到事儿,只要一张嘴,还从来没有一回不帮忙的。
光是冲这个,被老人家说两句……那就说呗。
更何况,现在这才哪儿到哪儿,等到唐欣欣那娘们儿跟老爷子摊牌以后,那才叫真要命!
所以,今天过来提前送礼……来对了!
陈文心情复杂的同时,唐元清也把那只纸盒给打开了。
“砚台?”
看到盒子打开后,露出来的那块几乎可以用“厚重”来形容的砚台。
唐元清扫了陈文一眼,却是好气又好笑:“你小子,最近跟这玩意儿缘分不浅啊。”
“呃,还行吧……”
见那块砚台已经被唐老头拿在手里打量起来,陈文准备介绍两句。
但是,他都还没来得及开口,就直接被唐元清挥手一扫:“办公桌左边第二个抽屉,把那个黑色的包给我拿过来。”
“好的。”
连一分钟都不到,陈文就已经把那只黑色的包,摆在了茶几上。
拉开以后,只见里头装着的,居然是一整套工具,挫刀、刻刀、刷子、砂纸、不知道干嘛用的溶液……
可谓一应俱全,几乎只能用两个字儿来形容:专业!
而很快,随着唐老头各种工具连番上手,轻轻在那块砚台上一阵切、削、刮、磨,那层黑糊糊的沥青,就已经被渐渐清理干净。
“这块砚台,看来它的来历还真不简单,最外面糊的确实是沥青,但这里头却是封了陶土,当初把这块砚台包起来的人,还真是没少下功夫!”
说着话的同时,唐元清已经小心翼翼的,把砚台一角处的最后一点遮盖物,用刮片给轻轻刮掉。
紧接着,内里便露出了一抹枇杷黄。
“卧槽!”
那块砚台的真正材质,当然瞒不过陈文的眼睛,他的“鉴定之眼”早就已经给了他反馈。
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却是,在看到那抹枇杷黄的色彩后,唐老头居然瞬间爆了粗口。
唐老爷子的脾气,并不能说太好。
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儒雅随和的。
可是现在,明显不是一般情况,因为这块砚台的材质是……田黄石!
这一点,陈文当然早就已经知道了,但知道归知道,他的左眼异能反馈回来的,只能算是信息。
至于砚台的真正模样,他还真有点好奇。
“草,你小子哪儿来的好运气,这可是田黄石啊!”
“呃……”
见唐老头激动的胡子都直颤悠,陈文整颗心,也跟着有点七上八下的。
他忽然觉得,直接把这块砚台拿过来,好像有点不妥。
上次那块七星端砚,差点把老人家给搞得心脏病发作,这次的田黄石,虽然没有上回的珍贵,但也算是一件奇珍,这……
陈文正在犹豫着,要不要让他这“准师傅”休息一会儿,自己把清理外壳这活儿接过来的时候。
却只见唐老头好像发了疯似的,顺着那清出的一角,就飞快向整块砚台的其它位置“扩张”了起来。
似乎是为了平复心情,唐元清一边清理着,一边向陈文说道:“田黄石,属叶蜡石,这可是印材中的珍稀、绝品石种。
福州寿山那边,开采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称名于世,乃是历代帝王、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争相搜求的宝物……这块砚台,真特娘的让人一言难尽!”
时刻关注着唐老头的表情,见他这会儿微微有些气喘,生怕老人家像上回似的,捂着心脏嘎嘣一下晕过去,陈文连忙开始转移起了话题。
“田黄石我听说过的,书上好像写的是……清朝皇帝祭天,神案上都要供一方田黄石,寓意是‘福、寿、皇’。
这种石材产自寿山溪涧旁的水田里,不像其他石种那样能形成矿脉,基本都是当地农民在耕田、掘地时偶得,所以才产量绝少。”
“对,就是这样,所以我老人家才来气!”
清理着那方砚台,唐元清恨得咬牙切齿:“老话说的是‘一两田黄三两金’,这特么还是过去的行情,搁到了今天,十两金都是有价无市!”
看着唐老头那激动的样子,这个话题,陈文可是不敢再继续聊下去了。
要是越聊越气,鬼知道老人家的心脏能不能受得住,要是再晕一次,那可就坏了菜!
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约莫半个小时过去后,那块砚台在唐老头的清理下,已经成功“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