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刘舒阳如何劝解,杨景瑞就是不动于衷,更别说收回成命。
杨景瑞想得也很简单,如果这一仗打输了,那左、中、右三军谁也逃不过。
但如果他一直呆在林新,两军打输了还好,可万一让他们赢了,那杨景瑞不但没有半分功劳、反而会被皇帝耻笑连一个县城都打不下。
而且龙世平本来就对他们这些宗门子弟看不顺眼,要是找到了借口,他这个大将军也当到了头。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想到宗门长老临走前的提醒,杨景瑞再次坚定了拔营的决心。
刘舒阳费劲口舌,可杨景瑞就是摆明了不听,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毕竟按照军中等级,对方还高了他一级,刘舒阳提建议可以,但最终决定权却不在他身上。
闷闷不乐的回到营地,刘舒阳吩咐斥候快马加鞭,把杨景瑞绕路的事情通知夏世海。
在林新县城下驻扎了一晚,杨景瑞的中路大军果然拔营前往平康城方向。
无奈之下,刘舒阳和左路大军第九军统领找到杨景瑞请辞,对方可以不管北路大军的运粮队,但两人不得不管。
急行了一天,两人带着部队在傍晚时分再次回到了平康县城。至于接下来怎么做,那就只能静等夏世海的命令。
一夜无事,第二天下午,斥候总算把夏世海的命令带了过来。
“改为护粮军,我没听错吧?”刘舒阳把命令宣布下去,张元忍不住诧异道。
“军不可一日无粮,”刘舒阳苦笑道:“让我们护送运粮队,大将军也是被逼到了绝路。不然一般情况下,运送粮食的除了临时召集的农夫,就是各郡城派出的士卒。”
顿了一下,刘舒阳缓缓道:“以前运粮队,都是跟在部队的后面,只需要防备土匪强盗,根本不用担心大股敌军来袭。可现在中军和右路大军先后绕路,把十万人的敌军留在了后方,仅凭郡兵的战斗力,根本不能保证运粮队安然无恙。”
“当然了,”刘舒阳赶紧补充道:“这次南征如果大胜天狼军,大将军说了,我们两个军的功劳按最大分配。路上如果剿灭敌军,功劳也如实发放。”
“这还差不多。”
“不用上前线也有功劳,傻子才不干。”
“成,护粮队就护粮队,只不过改了一个名字而已,本质上我们还是骑兵。”
“……”
望着手下将领达成了一致,刘舒阳暂时松了一口气,只不过取得将士的同意才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接下来要把三十万大军的五日口粮送到前线,护粮队除了要面对林新城的五万守军,很可能信江的那五万人也会赶过来。
虽然夏世海承诺,一定会让中路大军留下一万人的重甲步兵、 右路大军也会派一万人的精锐骑兵过来。
可即使这样,再加上郡兵的三万步卒,也只有七万人马。以七万对十万,如果不用保护粮草,至少也有一战之力。
但七万人要在十万敌军的窥视下把粮草安全送到河安郡下,刘舒阳依然没有任何把握。
只不过现在他已经没有了退路,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接下来三天,平康城总算把三十万大军需要的粮草凑齐,郡兵也集结了三万。另外南征右路大军的一万精锐骑兵,中路一万重甲步兵也如约赶来。
“出发!”
作为护粮队的暂时队长,刘舒阳大手一挥,载满粮草的马车缓缓驶出平康城。
按照马车一天行驶三十公里,护粮队赶到河安城,大概需要七天。
之前筹集粮草已经花了三天,十天的时间,即使北路大军之前的运粮队已经随军运出去一些,但如果不能及时把粮草运到,三十万大军立马就会饿肚子。
故而这一路上,刘舒阳绝不允许出现乱子,不然失去了粮草、南征大军只能铩羽而归。
把自己的一千亲兵全部派出去,刘舒阳还是觉得不保险,考虑了一会再次吩咐右路大军派来的一万骑兵分出两个营充当前锋探路。
一天的时间缓慢过去,没有遇到敌军,刘舒阳松了一口气,吩咐运粮队原地休息。
“报,西北方向五十里外发现大量敌军,目测应该有四万人左右。”
第二天早上,护粮队才走了一个时辰不到,斥候就快马回传,把最新的消息告诉刘舒阳。
“派出两百人,给我盯紧他,”刘舒阳考虑了一会,吩咐运粮队继续前进。
“报,敌军大概一万骑兵、三万步卒。”
“报,敌军加速,离我们只有四十里。”
“报,敌军跑到我们后方,离队伍只剩二十里。”
“车队原地休息,重甲步兵准备应敌,”刘舒阳收到消息,赶紧把命令吩咐下去。
可惜的是,两炷香的时间过去,敌军的前锋还是没有动静。根据斥候汇报,这边车队刚停下来,敌军也立马停止了前进。
刘舒阳深吸了一口气,命令重甲步兵卸甲,同时把三支骑兵调到了车队最后方。
马车继续前进,敌军的骑兵也慢慢跟了上来,只不过和运粮队之间,始终保持着十里左右的距离、敌军步兵和骑兵之间,又隔出了十里的空白地带。
刘舒阳让右路大军剩下的八千精锐骑兵原地等待,可即使只有八千人,对方也没有冒险,而是直接停止前进。
看到对方骑兵停止、步兵却继续前进,刘舒阳赶紧让八千骑兵跟上大部队。不然等敌军步兵与骑兵会和,对方肯定会主动进攻,到时候这八千人能剩下多少就不好说了。
就这么跟了一天,敌军也不发动进攻,只是牢牢的跟着运输粮草的马车。
马车停,对方也停;马车行驶,对方的骑兵立马跟上。
这期间刘舒阳也曾吩咐重甲步兵防御,三支骑兵集结后立马对十里外的骑兵发动进攻。
可敌军不但没有迎上来,反而掉头就跑,一直跑到三万步兵后面才停止步伐。
远远望着对方三万步兵站成密集的方阵,刘舒阳始终不敢发起进攻的命令。
确实,三万骑兵对三万步兵,刘舒阳有十足的把握打赢这一仗。
可对方还有一万骑兵,如果己方冲锋,对方的骑兵突破封锁线直接对马车发动进攻。
仅凭一万速度缓慢的重甲步兵和三万郡兵,根本不能保证连绵几十里的粮草车队毫发无损。
说难听一点,如果己方不能用骑兵限制敌军骑兵的速度,那对方骑兵即使不发动冲锋,仅仅站在百步之外射箭,也能把马车活活烧毁。
万般无奈之下,刘舒阳只能命令骑兵回返,任凭十里之外的敌人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