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上都讨论着这几期节目组他们拍摄的内容,其实最开始他们也觉得有一些奇怪,因为每一期和每一期的差距太大,可以说没有什么风格,不过现在他们倒是挺明白的,因为每一期都有不一样的东西,所以他们才会愿意一直看下去。
如果每一期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话,那他们看起来有什么意思?节目的嘉宾一直也就是这么五个人,然后换到不同的地方玩着一样的游戏,确实很无聊。
“看来大家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在阳光下大家处理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把这个地方处理干净,也是这个院子挺大的,虽然这条小河沟看起来不太大,但是里面儿的东西还是非常的多。
加上这个水又是在流动的,上游不断的向下面游着一些垃圾,所以他们不都不一直在找。
在上游游玩的也看到了这个直播,渐渐的大家就知道了该约束自己的行为。
“真是不知道哪些人总喜欢往水里扔东西,不知道这些水都是用来排出去的吗?”夏挽挽在摄影机面前才不会控制自己的想法,直接就对着观众吐槽。
“有些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咱们以后注意一点儿自己的行为习惯也是应该的。”林兰兰果然是比他们年纪大些,所以在说话为人方面也是比他们更圆滑一点。
“确实是这样,也许我们有时候在不经意间也会做这些事情,这个时候也更能够让自己知道这么做是不好的。”
对于他们在里水沟里面捡垃圾的事情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些想法,确实他们每个人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小心的时候,尤其是一个人在放松的时候就是容易把手中的东西随便扔在地上。
“那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是什么呢?”
“咱们第二个任务就是要负责这些布的收检工作,每一块儿布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步我们要分开放。”
说着说着就来了其他的几个人员,一看就是过来教他们分辨好布和坏布的。
看着这些师傅慢慢的和他们讲解,屏幕前的人也了解了一些关于扎染的知识,每一块布的形状其实并不是完全一样,他们不像机器那样可以控制,每点色彩的渗入都非常的不一样,也许没有人仔细的观察,但是这些全部都掌握在扎染师傅手里。
一边儿走一边儿解释,看着这里一片一片的布,所有人才知道一块儿不从没有到有经历了哪一些步骤,从最开始的吐丝开始,到最后的制成成品,基本上所有的工序都是在这个院子里完成。
他们在后面的大院子里面有专门养蚕的地方,而这些蚕就是给他们提供了最基本的蚕丝,不过没有这些蚕丝就不会有这一些布,当然没有蚕思他们也可以用桑麻进行代替,这里大部分的布都是用的桑麻。
蚕丝制成都不太过划顺,对于扎染来说做出来的效果可能没有用桑麻布做出来的好看。
当然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穿棉质的衣服,所以这里的布有三分之二都是棉布,只有一小部分用的是桑麻布和蚕丝布。
而后面两者基本上都是有人预定了他们才会做,如果没有预定他们就一直做的都是棉布。
“原来这里面的学问这么大。”白玦了解了之后才发现每一步的步骤都非常的重要,不能小看任意一个师傅。
而这里的五个师傅基本上都是经历了每一个步骤,他们对一块儿布从生产到结束都是非常的了解,从他们的手上可以看出他们是有着非常多作品的师傅。
“其实这一方面我们还算是不太熟悉的,扎染工艺是一个非常老的技术,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其实已经经历过了很多的改革和创新,所以现在所做出来的图案才被大家所喜欢。”师傅笑着对他们说。
最开始发现扎染其实也是一个意外,要不是他们意外的把一些植物的枝液放在了白色的布上,老祖宗们也不能想到这样的一个技术。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接触这种花样的人越来越多,通过不同的扎染技术,他们就能够不断的做出各种的花纹,而且在古代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战事,每个族群又会通过迁徙到不同的地方而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所以经过了这么几千几百年的发展,扎染也可以说是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特色。
一系列操作下来,他们终于见到了这个玉蓝布庄的大佬,是一个一百来岁的老奶奶,看着他们也是非常的有精神。
关于扎染的历史在前面一轮一轮的任务之中他们其实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不过看到了这位老奶奶他们猜真的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活化石,据说这个老奶奶经历了很多的岁月,就是手上有这么一个技术,而且正是有了这一项手艺,老奶奶不仅养活了自己的四个儿子三个女儿,还在历史上做了突出的贡献。
“奶奶你的身体真好。”和老奶奶聊了一会儿天,白玦看着老奶奶精神这么好,也是非常的佩服。
“是挺好的,每天呀看着这一些布,我这老人家的心里面就充满着快乐。”
“老奶奶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这个扎染。”
“很早很早就跟着爸爸妈妈开始学了,那个时候家里还不是很富裕,为了能够在婆家不会被他们看扁,所以爸爸妈妈才强硬的让我学习了这个技术,其实在古代的时候这个技术传男不传女,不过我的爸爸妈妈却没有这么想法,不顾所有人的劝阻将这个技术传给了我们家里所有的人。”
回忆起那个时代的事情,老奶奶的脸上全部都是笑容,仿佛那个时候他并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现在回忆起都是幸福快乐的事情。
听着老奶奶的家庭,其实大家也很羡慕老奶奶的爸爸妈妈这么的开明,在一百多年前就男女一视同仁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