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你说的莫非是……”
于雪燕一脸惊讶,显然是猜出来了。
“心里知道就行,不要说出口。”杨锐抬手阻止了于雪燕继续说下去。
“嗯!”
于雪燕也明白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乱加诽语。
“你吃点水果不?”
杨锐搞出一盘神果,端在手里,向于雪燕询问道。
“不……不吃了,谢谢!”于雪燕有些不自然的说道。
刚才误会了杨锐,还骂人家流氓,此时自然不好意思再吃他的东西。
她还突然想起上次在御书房吃的天地圣果,也不知神皇是否还给杨锐……
“那好吧!”杨锐自顾自的吃起来。
“杨锐,你跟两位公主到底是什么关系?”于雪燕好奇的问道。
“伏迷是我进京路上认识的,鹏女则是我在皇宫外等伏迷时遇到的,我们是好朋友。”杨锐一边啃着水果,一边向于雪燕诉说道。
“两位公主好像都对你有些……”
于雪燕没有把话讲完,不过意思却表达出来了。
“一切随缘吧!”
杨锐也不太好说,将来跟伏迷和鹏女最终发展到哪种地步。
他要一统中土神国,避不开神皇和大鹏战王,到时候该如何面对俩公主,是一个挺纠结的事。
“我听说你最讨厌吟诗作对,附庸风雅之人,认为这是吃饱撑着,游手好闲之举!”于雪燕可是记得,伏迷在御书房跟她说过的话。
“这纯粹是对我的污蔑,我对文学和文艺,从来都是持严谨态度的。”杨锐一脸认真的说道。
“真的吗?那你最喜欢谁的诗?”于雪燕眼中划过一丝神采。
“神国诗文,古板无灵性,没有一首让我喜欢的。”
杨锐看过中土神国一些著名的诗词集锦,比起地球古代那些大文豪,意境上差了一大截。
“你这话未免有些太自负了吧?”
于雪燕酷爱诗词音律,对于诗文界的前辈非常敬重,杨锐狂妄无比的话语,把她气的不轻。
“本人不才,自认为在诗词和音律一途,能够代表神国文学的最高层次。”杨锐当仁不让的说道。
“既然你有如此自信,那请当场作一首,让小女子开开眼界!”于雪燕想要揭穿杨锐的牛皮。
“那在下就献丑了!”杨锐将手中的半颗神果放回盘子,挽起了袖子。
“作诗又不是摔跤,你挽起袖子有什么用?”于雪燕撇了撇嘴。
“诗文,讲究的就是意境!我身为荒州牧,有壮志率属下百万将士,抵御外敌,浴血沙场,保边疆和百姓之安宁。”
“奈何,神国正是多事之秋,诸侯四起,乱军肆虐,一个小小的拜月帝国,就逼迫朝廷献贡求和,我满腔报国热血,也只能以诗文来抒发。”
杨锐在正式吟诗前,先是慷慨激昂的一番感叹。
于雪燕听到杨锐的话,对他的看法好了很多。
她觉得,杨锐虽然狂了点,可对陛下和朝廷是忠贞不二的,和自己父亲一样!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杨锐悠扬顿挫,充满感情色彩的诵了一首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于雪燕从未听过如此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诗词。
以至于整个人都懵在当场,殷红的小嘴张的可以塞进一根香蕉。
“雪燕,你认为我做的这首诗词怎么样?”杨锐毫不脸红的问道。
“啊!”
于雪燕被杨锐这么一问,才从刚才那种悲壮的意境中清醒过来。
“雪燕,你怎么了?难道我的词不适合女人?”杨锐轻声询问道。
“适合,太适合了,我从没想过,这世间可以有如此壮观的词,你能再吟一遍,让我记录下来,好在全天下传唱吗?”
“你放心,我可以用人格担保,绝对不会把这首词据为己有。”
于雪燕看着杨锐,满眼希翼的表示道。
“好,没问题!”杨锐大方的说道。
“公子,你稍等……”
于雪燕快速拿出文房四宝,研墨,提笔……
“醉里挑灯看剑……”
杨锐又将破阵子吟了一遍,这次速度慢一些,但气势却丝毫不减。
时间不长,于雪燕将整首词记下来,检查了一遍之后,长舒一口气。
她认定,在很长一段情时间内,这世上没有任何一首词,能够超越杨锐这首。
“雪燕,还想不想听我再作几首?”杨锐风轻云淡的问道。
“想,我想听,公子,你快来!”于雪燕激动的抓着杨锐的胳膊,不顾形象的说道。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杨锐不断借用华夏大文豪的诗词,来对于雪燕实行狂轰滥炸,
“公子,你的惊世文采,今天让小女子彻底开眼界了。”于雪燕神色崇拜的看着杨锐。
“低调!”杨锐淡淡的回应道。
“公子,我能问一下,你是如何升华自己诗文意境,才达到现在这样巨大成就的吗?”于雪燕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个人觉得,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会经过三重境界。”杨锐神色从容的说道。
“公子,是哪三重境界?”于雪燕此时完全成了杨锐的粉丝。
“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杨锐将王老先生的治学经验,变成了自己的对文学境界的领悟。
“公子讲的前两条境界,真是太确切了!”
“作学问者,就要登高望远,认清前人所走的路,总结前人经验,寻求突破。”
“就算付出再多艰辛,也在所不惜!”
“至于第三重境界,小女子因本身境界尚浅,还无法领会出其中的高深意境。”
于雪燕看着杨锐,恭敬无比的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作学问者,必须经过千百次的求索,刻苦钻研,千锤百炼,才可能厚积薄发,一朝顿悟,突破自我,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杨锐心平气和的向于雪燕解释道。
“原来如此!小女子听公子一番话,有种霍然开朗的感觉,仿佛眼前出现一条康庄大道。”
于雪燕觉得以前所接触的东西加起来,都没有杨锐这一番提点管用。
“雪燕,你既然有新的领悟,就好好静下心来沉淀巩固一下。”
杨锐知道已经把于雪燕忽悠住了,所以不想再说太多,以免出现什么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