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听说前阵子江南那边下了雨。”天知道那天他得到消息有多高兴。
降雨就等于希望,就等于越国不再持续干旱。
这是甘霖啊!
监正回答,“确有此事。微臣听闻先前傅丞相和平渊王带领军队平定黔西南的时候也曾遇到一场小雨。”
“微臣还听闻,也是平渊王提前算到会降雨,故而不允许军队在山谷中歇息。期间还有人不信,但听从傅丞相的话继续进军,待军队抵达山脚的确下了一场雨。”
“若平渊王没说会降雨,军队困在山谷中可能性非常大。”
说到这里监正眼中多了几分揶揄,“平渊王不如来我们钦天监,本官看平渊王挺有这方面天分。”
监正倒是没什么恶意,能在钦天监做官的,都不会偏向某个官员,毕竟那是会被皇帝忌惮的。
他必须是忠诚的皇党。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就是说着玩的,并无恶意。
姚冬雪眨眨眼,这是要让她做神棍?
她实在没这方面天分。
姚冬雪摆摆手,“本王可没这方面天分,监正大人莫要打趣本王。”她转而问越皇,“陛下,请问什么时候下班?”
“我是说,什么时候下值?”
她不想在这里呆着了。
能站在这里的官员就没有哪个是脑子不好使的。
根本不是和她能玩到一起的人。
快哭了。
“今天 朝会还有其他事情?”越皇目光扫过百官,等待他们说,如果没有的话,那的确是可以下朝。
百官没有说话,越皇示意今日朝会就到这里。
傅丞胤没有去暖阁,他要去捉拿中武将军。于是今天姚冬雪只能跟着云雾去暖阁。
她哀怨的看着面前一摞公文,很想摆烂,很想摸鱼。
越皇似乎看出她的哀怨,从里面抽出一本奏章,说:“平渊王那一摞公文都是关于各地土地情况,想来平渊王处理这些应该是得心应手。”
姚冬雪想骂人,但是她没有这个胆子,她不敢对越皇愤青。
她知道个屁啊!
什么得心应手?她得心应手就是坐吃等死。
面对这样的强权,姚冬雪无法反抗,只能憋屈的成为其中之一。
她翻开一本奏章,的确是已经筛选出来的,都是关于各地农业问题。
姚冬雪不可能放任这些事情不管,她静下心来认真看。
来喜不知什么时候从旁边过来,他手里递过来一本藏青色的小册子,小声解释,“殿下,这是傅丞相和陛下让奴交给您的。”
姚冬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过还是道谢接过来。
册子打开,里面居然是教她怎么处理这些公文的方法。
她该说他们是用心?还是不用心?
罢了,在其位谋其事,也不能只拿工资不办事儿。
她认真看完之后和其他官员一起处理奏章。
从其中她发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北方和西部地区。
黔西南那边战事刚刚平定,只能说是军事上有所稳定,但要民心稳定还得想法子。
姚冬雪把关于这两个地方的奏章都圈起来,放在一旁,决定回头私下找越皇探讨此事。
越国现在乱,农事上的奏章并不多,原因也在于是大部分农田都处于荒芜情况。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那就得先拿出种子来。
算算时间江南地区也该丰收了,不知情况如何。
正想着,暖阁外面再次传来声音。
来喜在越皇示意的目光下疾步出去,很快他又回来,这次面带喜色,脚步也快。
“陛下,大喜!”
越皇放下奏章,猜测这喜讯来自江南。
江南地界农作物生长快,可以说和北方同等时间南方能长出两茬农作物。
“江南州府传来喜讯,之前平渊王带领的司农种下的稻谷全部丰收,产量比五年前更多!”他面露喜色,和越皇同样感到高兴。
“比五年前还多?可不要夸大其词。”越皇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感到不高兴,他愣了许久才开怀大笑,“好好好,只要丰收就好。丰收就好!”
这是转机,大的转机!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姚冬雪也露出笑容,总算是付出有了收获。
比以前多她也是不信的,那些种子并非系统出品,再加上土地即便有洪水灌溉,在营养上也是跟不上的。
说产量高,估计是下面的人为了让越皇高兴故意这么说的。
实际上高不高只有下面的人清楚。
“好好好,平渊王,你又立了功。”越皇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宣泄心中的高兴,他又不好在臣子面前过于表情泄露。
姚冬雪摇摇头,“陛下,这还是百姓的功劳。不过目前有个问题。”
越皇听到姚冬雪这话,立即制止自己咧到后脑勺的嘴角。
“你说。有什么问题?”
这分明是大喜事,可姚冬雪一个“不过”简直就像是触霉头。
但暖阁中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清楚事情严重性。
能在这个时候让越皇冷静的人,才是真正的好臣子。
“即便这次丰收超过五年前产量,对全国来说也是不够的,远远不够。而五年的饥荒,百姓看到粮食是疯狂的。陛下,我们得遏止这种情况。”
“这次收获起来的粮食不能全部作为口粮,大部分得做为种子留存下来。”
“请陛下立即下达圣旨到各地州府,在确保百姓饿不死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把种子留存起来。”
姚冬雪说的头头是道,即便和她不对付的左太公也是频频点头。
“是这么个道理。”他若有所思的说。
“来喜,拟旨。”越皇立即同意姚冬雪的建议,没有考虑其他。
王胜眼皮子一跳,陛下是不是过于信任这个女人了?
他开口说:“陛下三思。”
暖阁中不少人都看过去。
王胜顶着巨大压力开口,“正如平渊王所说,这次收获的粮食远远不够口粮,又怎么留种?”
“百姓温饱都无法解决,怎么保证后面?”
姚冬雪:???
这人脑子有坑?
越皇和姚冬雪想法一样,但并未马上写下圣旨,而是示意左太公和云雾不要开口,对姚冬雪说:“平渊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