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私下也在议论。不过来喜不着急,他让人给姚冬雪和傅老爷子又准备了些茶点,好生伺候着。
天下黄土,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些人再怎么样不愿意,最后也只能跟着姚冬雪。
这是陛下的命令,没有人敢违抗。
“各位大人想好了吗?”来喜笑眯眯的问。
没人站出来,这也在意料之中,他们都是真才实学考上来的,很少有人对姚冬雪一名女子服气,特别还是一农村妇女。
“抱歉,下官姗姗来迟。”一个年轻的嗓音响起,他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愣头愣脑的。
一官员立即福至心灵,连忙把人揪过来,说:“来喜公公,小明大人一向喜欢钻研农事,让他去吧。他肯定高兴的。”
王胜看了一眼来人,心底还算满意。
这是上一次科举选出来的探花郎,其实按照他的才学不需要在户部屈居,但这个人实在是愣头愣脑,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所以就被留在了户部。
王胜是挺不喜欢这个年轻人的。
“什么?”年轻男子有点懵逼,现在什么情况?
来喜也是好脾气的回答他,“现在农事方面的事情都归农管局管辖,大司农就是平渊王,她那边缺人,小明大人是否愿意过去?”
他对这个小明大人是有些印象的,主要是长得太漂亮了,美的有点雌雄莫辩。
当初陛下还以为这是各女扮男装的,谁知道这真是个男子。
他一个探花郎两年还在户部底层摸爬滚打真是令人意外。
或许是不懂为官之道吧?
也是正常情况。
他好脾气的等待明舟的回答。
明舟看向不远处的姚冬雪,他也听说平渊王是一名女子,似乎还是没什么才学的女子。
听说她以后是要嫁给傅大人的。
“好啊!”明舟答应的非常爽快,爽快到来喜感到十分意外。
现在不是没人想跟着姚冬雪吗?这人怎么愿意过去?莫不是看中了姚冬雪的美貌?
他眼皮子跳了一下,僵硬的笑道:“小明大人真的愿意?要自愿的。”
明舟明亮的眼睛灿若星辰,“当然愿意!下官知道平渊王的事迹,旁人都说平渊王是个没有才学的女子,但是下官不这么认为。”
众人:你是真的敢说,你还当着别人的面说!
明舟接着笑道:“一个能为百姓做出这么多事情的女子,怎么会是没有才学的人?只是书本知识有什么用?说的天花乱坠不能为百姓做实事都是无用的花里胡哨。”
这话实在是令姚冬雪意外,古人讲究四书五经,讲究写八股文,很少把实事看得重的。
“而且、而且傅大人看上的女子怎么会差?下官相信傅大人的眼光!”他说到这里居然有几分娇羞。
姚冬雪:?!
原来是傅丞胤的小迷弟,怪不得答应的这么爽快。
她目光下移,落在明舟官靴上,问:“小明大人去过田地?”
“啊?”他愣了一下,也看向自己鞋底,俊脸瞬间红了个彻底,“昨天去、去过。”他的官职低,不需要去暖阁批改公文,事情比较杂,有时候会去郊外处理事情,他都会去看看农田。
“郊外的稻谷长得很好。开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他笃定的说。
姚冬雪转而对来喜说:“来喜公公,就让他跟着我吧。”
她不介意这些人的才学,唯一要求的就是需要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越国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来喜点点头,其实名册上并没有明舟的名字,他的存在感太低了。
明明长得那么漂亮,却没什么存在感,真的挺不容易。
“没有其他大人愿意跟着平渊王吗?”来喜再次询问。
这些人不仅仅是因为姚冬雪是女子不愿意过去,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一旦站队错误,自己的官途很有可能就没了。
谁都不敢贸然站队。
突然一个官员站出来,他说:“下官愿意。”
他顶着王胜吃人的目光走向姚冬雪,作了一揖,“下官有一个问题想问平渊王。”
“大人请讲。”姚冬雪的态度很温和,这种温和和其他女子的柔 软不同,她身上的气质似乎模糊了性别。
“平渊王会一直钻研农事吗?以后嫁给傅丞相也会坚守岗位吗?”他很在乎这个事情。
姚冬雪笑道:“会,我会。关于这个问题我和皇后娘娘也说过,即便嫁给傅丞相,也不会改变我的规划。”
他深吸一口气,朝明舟的方向走了一步,说:“来喜公公,加上下官吧。”
来喜点点头,这个人也的确在名册上,即便他不主动提出来,结局也一样。
薛杨左看看右看看,特别是瞪了一眼刚刚站过去的雍子濯,咬咬牙,说:“算我一个!”
雍子濯都去了,他要是不去那不就是怕了吗?他才不会输给雍子濯!就算站队也要一起,免得回头不好对付。
雍子濯别想甩开他!
来喜还是点点头,这个人倒是没在名册上,主要陛下也是听说他们俩不对付,但是人是个好的。
“没了?”来喜问。
没有人回答。
毕竟愿意赌上自己官途的人实在不多。
“好,那洒家就开始念名字了。”
后面点到的人官位都不怎么高,都是来喜后面建议的人选。
不能把户部掏空了,不然王胜得跳脚。
雍子濯是户部左侍郎,官职已经非常高,可以说是王胜的左膀右臂,他一走相当于砍掉王胜一条胳膊。
薛杨完全是意外之喜。
林林总总一共七八个人,人数不多。
“王尚书可还满意?”来喜合上名册问王胜。
王胜全过程死死瞪着雍子濯,雍子濯会背叛他这件事实在是意料之外。
现在还带上个薛杨,实在是气人。
“本官,满意!”
“满意”两个字几乎是从唇齿间挤出来的。
没办法,他无法对圣旨说什么。
“平渊王,成国公,各位大人请随洒家来。”
他走在前面带路,姚冬雪和傅老爷子紧跟其后,身后一起的就是雍子濯、薛杨明舟以及其他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