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博湛停好了车,他快速冲进门去,然而,刚打开门,屋里一股由于缺少通风而产生的霉气味扑面而来。
刚才还以为鱼尺素在家而惊喜的石博湛,一瞬间,心内又产生不好的预感。
如果有人长住在这,这屋里不该产生这股味儿。
“鱼尺素,鱼尺素。”
石博湛往里走去,一边四看着,一边喊着鱼尺素的名字。
没有人应声,屋里出奇地宁静。
放眼望去,屋子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就是茶几之类的家具,遍布着一层积灰,这屋子一看,就知道长期没人住。
卧室,厨房……等等这些地方,石博湛都找过了。
然而,没人。
他错觉了。
那辆车是停在那没错,但也仅是停在那,并不能证明什么,鱼尺素根本不住在这,所以,车才会一直停在车库。
只是,他太想见到鱼尺素了,所以,看见她的车在,他用自己的认知去误以为。
将整个屋子翻遍后,确定人不在,最后,石博湛又来到两人的卧室。
他站在床边,看着那张两人曾在上面有过无数次云雨之情的床,石博湛的心情沉重,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也没人听他说,他的压抑情感,甚至找不到渠道倾诉,没有人明白这种连發泄都找不到渠道倾诉的痛苦。
石博湛又转身去看看衣柜。
打开衣柜,里面挂着很多衣服,有石博湛的,也有鱼尺素的,她不住这儿了,但她的衣服并没有尽数带走。
可能,是不方便携带?或者根本不需要的,准备扔掉的衣服吧。
两人对衣着方面,都很在意。
石博湛喜欢打扮,至少,他是无法接受自己形象太差,像个农民工一样,他一定要把自己打扮得贵气,让别人一见,就知道他这人生活在上层社会的那种。
不然,在客户与员工方面那关,就过不去。
鱼尺素也喜欢打扮。
不过,她有个习惯,她的衣服不是很多,因为,能被她看上的衣服,数量也不多。
她是那种人:若是她不喜欢的衣服,无论是名牌、或档次多高她也没有兴趣,若是她喜欢的衣服,她会不厌其烦地反复穿。
石博湛就那么站在那看着,翻着,回忆着两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来到床头柜旁,石博湛蹲下。
他拉出抽屉看了看,主要就是想翻看一下这个家,看看鱼尺素最后留下什么没有,毕竟,这个家,最后是她呆得最晚。
当年分手后,石博湛就走了,再没回来看过这个家。
她是后面才搬出去的。
所以,可能会留下什么字条之类的惊喜给他也说不定。
拉开抽屉看,看到整齐摆放的车钥匙,石博湛一怔,这是鱼尺素的车钥匙,他看着它,心内一时五味杂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石博湛放下它,又再往里看。
抽屉的里面,放着房产证,产权,保险等所有文件,旁边是当年他买来送她的手机,以及一张银行卡,银行卡的密码,他知道。
石博湛继续在抽屉里翻找。
他以为他会找到什么字条、信,或者是……遗书?
可石博湛什么都没找到。
从抽屉里发现这个意外后,石博湛又里里外外,把整个房子翻了个遍,所有的抽屉都检查过了,然而,什么都没有。
石博湛重新回到卧室,他躺在床上,心情很沉重。
鱼尺素走了,然而,她什么都没带走。
房子,她把房产证全部留下了;钱,她把银行卡留下了,甚至,当年送她的一台手机而已,她居然也没带走。
什么都物归原主。
石博湛越想,心内越五味杂陈,她傻不傻?石博湛真第一次看见这么傻的人。
并且这个秘密,如果不是他来这所房子看,他根本不会知道。
她怎么就料定他一定会过来看呢?
如果他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五十年都不回来看,也许,她这个秘密,就要像泰坦尼克号的秘密一般,永藏海底,没人会知道。
石博湛很压抑,眼眶都红了,泪水顺着眼角默默流下。
他真想骂她傻。
然而,他连發泄的渠道都没有,因为,她也不在眼前,他骂给谁听呢?骂给空气听吗?还是骂给自己听?
那还不如藏在心里,骂出来与不骂,又有什么区别?反正,自己的心都是知道的。
鱼尺素,你不能这么做吧?
你要让我一生都背负着良心债吗?
石博湛不是个正人君子,可还没有冷酷无情到泯灭人性的地步。
鱼尺素找不到了,但生活还要继续。
石博湛回去了。
然而,他生病了,发烧。
公司的事也管不了了,高温书尽可能地多抽空在家照顾他,就连老太太都经常过来帮忙照顾。
药也吃了,也去医院打过针水了,可是,还是不见什么效果。
虽然不是很严重,但石博湛一直病怏怏的状态。
他知道,这原因,更多是因为他的心理造成的,他自己颓废不振,思想消极,身体也好不到哪里去,整天躺在床上,活动一下都不下床活动。
老太太老问他怎么了,好好的怎么会突然病成这样。
石博湛不想说真实原因,只说自己跟高温书吵架了,老太太要是再深究,石博湛就说,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吓得老太太没敢再多问。
他生病的这段时间,高温书也收敛了点。
她做什么事都很看他的脸色,小心翼翼的,生怕惹着他。
然而,石博湛也只是对她不烦而已,落得个清静,他没有感动的感觉,因为,石博湛知道,一旦他病好,高温书肯定又会恢复当初那个样。
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处中,伴随着意见不合和争吵。
有时候,真的未必就是什么大事。
石博湛感觉,更多地是三观不合,并且影射到这些日常生活小事上来。
他也不能完全地说是高温书的错,也不能完全地说自己对,只能说是两人三观不合,共同探讨一件事,会产生分歧。
这种观念不合,上升到看新闻对待同一件事的评价,下降到夫妻二人日常相处的点点滴滴。
侥幸的婚姻,真的要用后悔作为代价才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