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指挥着工人,将卡车上的液压机和电机小心地卸下来,大家合力抬到铣床所在的车间里。
这时候,小车间里面已经挤满了人。
不光是工业研究会的人,还有轧钢厂中从其他车间赶来的技术工种。
刘建国的实力,这段时间已经彻底得到大家的认可。
现在他要修理铣床,而且还是大动作,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这些人自然想要过来学习。
看到其他车间的人也来,胡厂长也没有让那些人回去,心里想着:想看就看吧。
那些工业协会的人也是一脸期待地在旁边看着,刚才冷部长和陈明生跳出来被怼回去。
此时只是冷眼旁观。
他们也想看看,这个刘建国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能让这么多人对他如此信任。
虽然他们之前想阻止,那只是立场不同。
但也能猜到刘建国肯定有真本事,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挺他。
刘建国检查了下奉天机械厂送来的液压机和电机,发现国内生产的机械和国外比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推动比就有着不小的差距。
相同推力的液压机,国产的外型都要比进口的大一圈。
那肯定不能原位置更换了。
旁边的那些人也都看出了这个问题,脸色都变了。
这不能原位置替换,就是大手术了。
关键大动作下来,会加大安装和调试的难度。
此时就连赵教授,也开始有些犹豫,走到刘建国面前说道:“建国同志,这……有把握吗?”
“没问题!”
本来在联系奉天机械厂的时候,刘建国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此时看到和自己想的差不多,自然不带胆怯。
他量了下液压机安装尺寸,在脑子里思索一番。
看到旁边的人都在看着自己,想着还是要严谨一些,也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实力,便拿出画图的纸和笔,快速在纸上画着。
很快,关于龙门铣床液压送料的局部工作原理图就出现在图纸上。
而且还画了两张:一张是原装安装图,另一张是他要改造之后的设计图纸。
旁边的赵教授等人,不知不觉站到了刘建国身后,脸上露出沉思。
他们都是机械方面的专家,虽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成,但从图纸上的改装来看,理论上完全可行!
赵教授几人看得眼睛越来越亮,脸上露出复杂神色:这个年轻人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刚看到打算替换的液压机,就能立即想到改装办法?
这不合常理啊!
一般情况下,改进机器都要经过反复研究、反复推算才开始设计,在他这却完全省略了很多过程。
不过看到这修理方案,已经不算单纯的修理,而是改造了,改造之后和原来会大变样。
没等他们消化完图纸,刘建国已经开始动手干起来了。
他在原来的机器两边各加装一个大平台,用来作为液压机的基座。
“吱吱吱……”
刘建国拿着工具开始打磨液压机外面的油漆涂料,不一会儿就露出里面的金属色。
旁边的人看得眉心直跳。
以前大家把这台龙门铣床当成宝贝,下班时会清扫干净、涂上养护油,还要盖上防护罩。
可在刘建国手中,完全没这意思。
打磨机刺啦刺啦地在铣床上作业,瞬间让铣床“面目全非”。
基座是刘建国画好图纸后,交给车间有经验的工人加工的,手艺没的说。
刘建国做好准备工作时,那边基座已经焊接加工好送过来了。
他有条不紊地安装基座、吊装液压机、安装电机……
动作行云流水,不见匆忙,速度却非常快,进展十分顺利。
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安装好了。
旁边观看的人都看呆了,轧钢厂的人还好,毕竟见惯了刘建国庖丁解牛般修理机械的速度。
第一次看刘建国操作的人,算是开了眼界!
在刘建国忙乎的时候,他们丝毫没察觉时间的流逝,一边赞叹一边议论。
一位年纪和赵教授差不多的老者,凑到赵教授身边说:“老赵啊,之前我听你说刘建国同志用一天时间就自己动手改造了卧式杀菌冷却锅,原来我是不信的,现在看了他的动手能力,彻底信了。”
“就这样的手法,不服不行!”
听了老者的话,赵教授面露一丝得意。
不光是这位老者,其实之前自己和身边机械方面的人说,那台冷却杀菌锅是一个二十来岁的人设计。
还花半天时间自己打造出来的,信的没几个。
都以为自己在吹捧小辈,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赵教授心里小得意:刘建国是自己推崇的人,也是自己推荐的工业研究会副会长人选,刘建国厉害,说明自己有眼光啊!”
不过他还是谦虚道:“前面进行的还算顺利,但困难的地方才刚要开始呢!”
这话还真不是谦虚。
刘建国安装好机器后,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环节——调试校准。
铣床是精密加工设备,调试不好,加工出来的零件误差就大,那铣床就真算报废了。
冷部长和陈明生两人全程黑脸。
刘建国越是顺利,他们脸色越难看。
可现在显然没机会阻止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建国改造好龙门铣床,开始调试。
刘建国直接爬到铣床上,快速校准。
对于拥有机械专家、钳工专家、焊工专家、装配专家技能,又有后世经验的他来说,修复校准一条龙门铣床真的很简单。
很快,校准也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验证成果了。
刘建国从铣床上跳下来,将铣床台面上的东西全部拿走。
对旁边早已引颈以待的旁观者说道:“测试!”
“测试……”
旁边的人一边应着,一边后退,脸上都有些激动,对铣床的修理结果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