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改良
六月的暖羊羊2025-07-28 15:212,050

  元娘的冰激凌还没面世就已经拥有了第一批粉丝,长妈妈也是对这个没听过的冰品很是好奇。

  “翠柳姐姐,你帮我去拿纸笔来,我把配方比例都给常妈妈记下来。”

  “小智,帮我找一个最简单的冰激凌的配方,传给我。”

  “好的,你等等。”

  翠柳帮元娘准备好纸笔,元娘拿起笔等着小智给她信号。

  “元娘,资料已经找到了我现在传送给你。”

  元娘第一次做资料传送充满了好奇,果然当资料进行传送的时候,她的手就开始自动在纸上书写起来。

  白糖三两,新鲜牛奶两斤,鸡蛋六个。

  做法也很简单,在煮沸的牛奶加入白糖,不停的搅拌,直到搅拌均匀。

  蛋黄打匀后慢慢倒入温的牛奶里,继续搅拌,最后倒入碗内冷却后再放到冰盆里等着冻结就成了。

  元娘发现这一切真的很方便,全自动的感觉真好,有了这个功能现在资料传输出来比以前便利很多。

  仔细看看写出来的字体也比原先自己写的整齐了太多,精神力升级真的是好处多多,元娘很期待下升到下一级又会有什么无敌的功能了。

  “有劳常妈妈了,做这个用的冰需要多一些,冰若是不够找翠柳就可以了。”

  元娘笑着把冰激凌的做法给了常妈妈,自己也开始了期待。

  常妈妈把方子仔细看了看,小姐写得很详细,看着做起来不是很复杂,应该能做得出来。

  “小姐,我知道了,等会子我就去试着做做看,晚膳的时候应该就可以吃到了。”

  “常妈妈,辛苦你了,我下午的时候会去铺子里,晚膳应该在前厅,那就麻烦你多做几份,让我爹爹和娘还有小舅舅都尝尝鲜。”

  元娘看着一旁的黄鹂一直在对自己用着星星眼攻势,就知道,她怕自己把她给忘记了。

  “常妈妈,还有我们院里的这三个丫头,你别忘记了。”

  “小姐,放心,我都记得的,黄鹂这个丫头可会一直提醒我的。”

  众人哈哈一笑早膳时光就愉快地结束了,常妈妈带着黄鹂离开,元娘则带着翠柳和腊梅去了徐夫人的院子,今天元娘依旧是快乐的徐府管家小娘子。

  “娘,我来了。”

  元娘笑着蹦蹦跳跳的跑进去,徐夫人正在看着手里的账册。

  “囡囡,来了,可有好好的用早膳。”

  徐夫人最关心的还是元娘的衣食住行,放下手中的账册,等着元娘过来。

  “娘,我刚刚写了个方子给常妈妈让她做个好吃的冰点,晚膳的时候我们就有口福了。”

  “这个冰激凌若是做出来大家都喜欢的话,我想用这些冰品开个甜品店,冬夏两季都可以有货品可以推出。”

  “你只要觉得可以,娘是不会阻止你。”

  就像之前的肉粽子和制冰,每次元娘的主意都不会错。

  “等用完午膳我就戴着翠柳和腊梅去冰铺,一日三次能完全满足临安府的订单,今年可能不需要再建新的池子。”

  “明年若是要开新铺子的话就再建几个池子。”

  今年临安府的冰铺生意有她这一家就足够了,明年有机会的话可以考虑去把冰铺扩展到其他地方。

  “好,等晚上你爹爹和小舅舅回来,吃完以后再决定。”

  “我等会子想把改良农田的法子写下来,晚些的时候让赵叔去各个农庄教会那些佃农。”

  “囡囡,放轻松些,爹和娘不想看你太辛苦。”徐夫人心疼的摸摸元娘毛茸茸的脑袋,希望她能像从前一般没心没肺的玩得开心。

  元娘可可爱爱的给了徐夫人一个大大的笑脸,让她不要担心。

  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元娘铺好纸笔,准备让小智把她之前看到的农业资料传送过来。

  “小智,我准备好了,麻烦你把上次看过的农书资料给我传输过来。”

  “好的,你等着我要开始传输资料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元娘现在对资料传输就很得心应手了,开始了第二次资料传输。

  元娘在纸上写下了:

  1、要巧用干草,农忙季节,稻田里面有很多干草,取一些回来,然后晒干,放在土壤里面,等它自己腐烂发酵之后,就能增加土壤的肥性了,不仅如此,土壤里面有机元素的含量也会增加。

  2、施肥要诀,施肥一定要注意土壤里面的养分,判断施什么肥料比较好,及时追肥比较好,做到一次量不大,但是要多次追加肥料。

  元娘写完以后自己认真检查了一遍,这两点就是改善土壤质量的方法,需要的只是干草,这样的方法在这个没有化学肥料的年代是最有效的。

  元娘并没有想过要把化肥给金手指出来,因为化肥虽然能增加产量但是还是不健康,所以她决定全部都用有机肥来解决问题。

  还有改良稻田的方法也是现在急需的,元娘继续和小智沟通,传输和稻田相关的资料给她。

  种植水稻的时候,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光线充足,适合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光照的营养。

  整个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就是温度,种植水稻温度最适合在二十度左右,种子撒在土里面之后,盖上土壤生长,等到水稻苗正常发芽出苗之后,继续选择通风的位置种植。

  等太阳出现天气非常不错的时候,打开通风口,等待通风换气。当太阳落山大概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可以及时把大棚的门关闭,阻止通风。

  因为晚上温度非常低,一直通风很容易把水稻苗冻坏,不利于水稻正常出芽。

  这样种植的话,水稻基本上五个月就能够成熟。

  元娘把这些记录下来的时候,发现了重点,需要建立大棚。

  第二季水稻的关键就是在大棚,解决了大棚的问题就等于解决了提升产量的关键问题。

  原来这就是元娘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心情大好的她把刚刚写出来的资料递给徐夫人看。

  “娘,这就是我整理和归纳的改良土地和稻田的方法,要早些推广出去,今年第二季的稻谷就有希望了。”

  【作者题外话】:粒粒皆辛苦,大家要爱惜粮食啊!

继续阅读:第192章 经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她在江南当财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