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荒盯着身后的韩刚,尖锐的目光似乎把韩刚所想的全都看穿了。
“下次我就算想用火攻都用不了了。”
韩刚一听高荒这么说,脸上充斥着笑脸,连忙请示退下。
高荒挥了挥手,随后也进到这片废墟中。
“火,小女孩!”顾恒从床上直接被惊醒,擦了擦自己满头的汗,又看看了四周,惊虚道:“原来是场梦啊!”
“不是梦,是真的。”炎乐推门而入。顾恒沉默了一会,问道:“那个小女孩怎么样了?”
“我赶到时,她已经被火烧死了。”
听到炎乐此番话,顾恒低着头,双手先是拽着自己头发,随后猛锤起头来,哭叫道:“我说了要救她出来,我说了,她还这么小,她还小啊!”
说着一个人钻进被子,拿着被子牢牢盖住自己,在被子里任性的哭。
炎乐也没说什么,便出了房间。因为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不如大哭一场管用。
“有多少人逃出来了?”
“目前好像只有十分之一的百姓逃出来了,其他的都死于那场火灾。”汇报的将军忍着泪水汇报道,因为他的父母也死于那场火灾。
杨清影有气无力的看着这个将军,“接下来的难民安置就交给你了。”
“诺。”将军抱拳退了出去。
“不如我们投降了吧,说不定苍松国的百姓还能继续这样安居乐业。”坐在龙椅上的苍松国主艰难的做了个决定。
“不能投啊父皇,就算投降了,苍松国都的百姓也不会免了这一难的,我愿意带领所有苍松国人抵御外敌,人在城在,人亡城亡。”杨清影拔出腰间的宝剑指着上方宣誓道。
莫长老从席上站了起来,往着门口走去。
苍松国主看见莫长老这样,以为莫长老也要放弃苍松,毕竟这种情况下莫长老离开也是合情合理的。
“莫长老要回元宗了吗?”苍松国主似乎是接受了这个事实。
“没有完成任务,我是不会走的。”说完,莫长老便暴射出去。
“那我等也去城墙上守着。”于恪带着仅剩的三个元宗弟子也出去了。
杨清影也出了大殿,她也要去做一件事,便是把城内所有屋子上的绿色植株全部撤下来,和在城内各处准备好大量的水,同一个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
此时空荡荡的大殿上就只剩下了一个坐在龙椅上发着呆的苍松国主。
苍松国主呆呆的看着大殿顶上的一颗象征着苍松的古松图案,嘴里嘟囔着:“真的要亡了吗?”
此时的苍松国都也了冷清了下来,繁华的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了背水城的事,连固若金汤的背水城都被这么容易打下来了,这座防御不高的苍松国都能挡住敌人的铁蹄吗?
而此时在城墙上的于恪到是一点都不慌,对于他而言,苍松国都肯定是守不住了,就算城破了,他也有把握逃回元宗,现在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顾恒死在这。
客房。
顾恒之前躲在被窝里大哭一场后又睡着了,在醒来时已经是半夜了。
看着从房里射进来的皎洁月光,顾恒想出去散散心。
由于不认路,便在皇宫里随意乱逛起来。走到一处空旷地带时,见一人在舞剑。
今晚的月亮就像是一块发光的圆饼,将大地照的很亮。
顾恒也因此一眼认出了舞剑之人,正是苍松太子——杨清影。顾恒没有打扰杨清影,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欣赏起来。
杨清影在月光的沐浴下,持剑舞动,剑法先是一招一式,优柔寡断,杨清影目光一定,运剑的招式也快了起来,而那曼妙的身姿也随着剑法舞起,最后舞剑招式似乎变为杀招,带着阵阵阴冷杀气,周围的树木花朵也受到了波及,纷纷掉落。
似乎是注意到了在一旁的顾恒,杨清影停了下来,收剑靠背,一气呵成。
杨清影注意到自己头上出的汗,轻轻用手擦拭,“这么晚了还没睡呢?”
“我已经睡了将近一天,现在睡不着了。
你为什么还不去休息?”
“手痒了,就想出来耍耍剑。”
两人接下来都没有说话,就这么注视着对方。
最终还是杨清影率先打破了尴尬,“上次给你的血色萝卜吃了没,伤好了吗?”
“谢谢,我已经吃了,原来的伤也好了。”
又是一片沉默。“那个给我糖的小女孩死了。”顾恒悲哀的说。
“我知道,炎乐已经和我说过了。”
顾恒看着天上皎白的月亮,轻轻问道:“小女孩的父母呢?”
杨清影深叹了一口气,“他们也在那场火灾中死去了。”
“你说人死了将要去哪里?”
杨清影沉思道:“不知,我只知道今生要是死了就是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可是他还这么小,还没长大,还没谈情说爱,还没为人母,世上的一切他都还没有体会过。”顾恒苦笑道。
“你相信有一个地方充满和平,没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吗?”
“呵呵。”杨清影捂嘴笑道:“怎么可能有这种地方,就算有那也只是书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吧。”
“我的家乡就是那样。”顾恒一字一字很认真的说道。
看着顾恒这个样子,杨清影越发好奇,她觉得这种世外桃源根本不可能有,可是看顾恒那认真的模样又不是像说假话。
“你觉得我在说谎吗?”看着杨清影捂嘴笑的样子,顾恒又说道:“我很想念我的家乡,我也知道我这辈子都有可能都回不去了。”
“我只求生我养我的苍松能这样与世无争的生存下去,其他的我也不敢多做设想。”
顾恒没有在与杨清影谈话,此时的他也终于明白了古代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可古代的那些人只需快马几匹就能回到家乡,自己却……
顾恒越想越觉得自己好笑,以前不珍惜,现在却在后悔,想着便情不自禁的背出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诗。”杨清影有点不可置信的看着身旁思乡的顾恒,她在惊讶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人怎会有如此文采同时心里也在默默地品着顾恒所念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