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仙冷笑道:“铁掌门怎么会将掌门扳指传给这小子?大家想想铁掌门是在何处遇害的?”。
他一说铁掌门遇害之事,凌霄城心里蓦地一惊,隐隐感觉有事发生,立刻便有多人高喊道:“在哪里?是谁杀了铁掌门?我们要替铁掌门报仇”。
只听左半仙继续说道:“大家问问这小子就知道了”。
他眼睛盯着凌霄城,说道:“铁掌门不是在玉指峰下遇害的么?”。
他此言一出,全场骚动,广场内大多数是天禽门的弟子,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要围了过来,陈双雁长剑出鞘,指着左半仙说道:“他胡说,杀铁掌门的是莫清溪”。
陈双雁刚说完,人群中立刻爆发出咒骂的声音,只听有人骂道:“陈双雁,你好不要脸,莫师兄刚刚离开,你就这样污蔑他”。
替莫清溪申辩的自然是莫清溪门下的那些弟子了,又有人骂道:“陈双雁你就是个吃里扒外的东西,不仅把杀害铁掌门的罪名推给莫师兄,还带来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说做我们掌门,简直是天下的笑话”。
“杀了陈双雁”,“杀了陈双雁”,声音彼起此伏,凌霄城看这阵势,随时都要冲上来,欲乱剑刺死陈双雁,走到他身边,暗运内力,真气遍布全身,以防他人突施冷箭。
只听左半仙又说道:“没错,就是他们合力杀害了铁掌门,铁掌门临终之前还特交代我要替他老人家报仇。没想到这二人竟如此胆大妄为,还要抢夺铁掌门的身后掌门之位,你们说该杀不该杀?”。
左半仙此时已然把自己当做了天禽门的掌门,以为说出这样的话,就能激起天禽门弟子的愤怒,借此铲除凌霄城这个对手。
哪知道他说出这话之后,全场竟无人附和,只能尴尬的站在原地。
李子木哼了一声,说道:“我们天禽门内部的事情,何须一个外人来插手”。
左半仙反唇相讥:“我有天禽门的掌门扳指,到底谁才是外人?”,说着将手中的扳指又晃了一晃。
李子木与他相隔不远,忽然趋身而上,一手拍向左半仙的后脑勺,一手抓向左半仙手中的扳指。
左半仙等的就是这个时刻,他故意要炫耀手中的扳指,抓住李子木要想坐掌门之位得先得到掌门扳指,这样李子木就会按耐不来出招攻击。
而自己早就从江落枫口中得知李子木最厉害的武功无非就是“阴阳合和掌”,自信一定能打败李子木。
而只要打败了李子木,这掌门的位置十之八九便已经揣进自己的口袋中了。
左半仙身子微侧,右手拍向李子木的手背,李子木攻势凌厉,竟被左半仙轻易化开,手背还差点被左半仙拍中,若非闪避及时,只要自己的半只手就要废掉了。
李子木眼中只有扳指,一心一意的只想将扳指抢到手中,左半仙如何不知道他的急切的用意,左闪右夺,并不急于进攻。
几招过后,凌霄城见李子木的掌法比之前更加阴毒狠辣,立刻想到那些惨死在他淫威之下的那些无辜少女,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替那些无辜的冤魂讨个公道。
但不得不承认,李子木的“阴阳合和掌”变幻诡谲,左手为阴,右手为阳,阴阳结合。他一心要夺下左半仙手中的扳指,因此招招都是致命的招数,令人胆寒。
江落枫与李子木决裂之后,便将李子木的武功家底全部说给了左半仙,左半仙知根知底,加之练就的七八分太乙真气正好又可以克制“阴阳合和掌”,因此尽管李子木一开始便下杀招,却始终无法抢下左半仙手中的掌门扳指。
数招过后,李子木心知短时间内无法取胜,便停了下来,不再进击,天禽门的弟子自然也看出了李子木不是左半仙的对手,只怕这掌门之位真的就要落在这样一个不知名的人手里,心中颇为担忧。
左半仙见李子木识趣退开,说道:“怎么,李兄,这下可知道我手里的扳指是货真价实了的吧”。
李子木直气的干瞪眼,他如何不明白左半仙话里的意思是说自己武功不如他,他手上又有天禽门的掌门扳指,跟他争夺掌门的位置那是自不量力。
却见辛老指着左半仙说道:“你是山中老人的弟子?”。
此言一出,左半仙和凌霄城均是一震,而其他在场的人,除了元气大师等少数年长的江湖前辈听过山中老人这号人之外,均是一脸惊愕,完全不知道辛老说的山中老人是谁,私下窃窃私语。
左半仙心中不明白辛老知道自己是山中老人的弟子之后会有什么下一步的举动,不置可否。
辛老续道:“你刚才使的那‘大悲手’正是当年山中老人横扫江湖的绝技,嘿嘿,隐没江湖将近三十余年的‘大悲手’今天又重出江湖了”。
顿了一下,又说道:“江湖传闻山中老人是被他的两个弟子给毒害的,原来你便是其中一个,请问你是捕风神君还是追影仙君。你名字中有个‘仙’子,想必你就是追影仙君吧”。
左半仙万料不到居然有人能识破自己的身份,又不明白眼前的这糟老头是谁,为何会知道自己隐藏了二十余年的身份,大惑不解。
凌霄城心中更是凌乱,之前在荒野之中,便已经知道左半仙和爹爹就是山中老人的两个弟子,如果左半仙是追影仙君,那爹爹便是捕风神君了。
他的心砰砰乱跳,害怕辛老说出真相,会害的爹爹身败名裂,手心不知不觉中渗出冷汗。
左半仙忽然指着凌霄城说道:“他便是捕风神君的后人凌霄城”,辛老转过头,一双怪眼诧异的看着凌霄城,似乎在打量着一个怪物。
凌霄城被他瞧得全身发毛,辛老说道:“你爹爹现在身在何处?”。
凌霄城说道:“晚辈也在寻找家父的踪影,可是至今仍未找到,前辈若是知道家父现在身在何处,晚辈定会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