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不愿意吗?”
林平的眼神骤然凌厉。
刹那间,似是无数道剑气扑面而来。
卜加劳后脊一寒。
他当然是不愿意的。
商人的天性就是贪财,谁会心甘情愿的把自个的钱分出去一半呢。
卜加劳很想拒绝,很想大声的告诉林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是...
他这心里却是止不住的发虚,根本没有底气敢说个不字。
这就叫做不占理。
这就叫做以势压人。
要怪,只怪他满裤裆的屎,被人闻到了味。
“一切都遵循皇上的意愿。”
卜加劳如是吃了苦胆般的难受。
林平的眼神这才转变的柔和:“算了吧,朕只是一时气愤随口说说罢了,朕乃堂堂一国之君,拿你那点脏钱,岂不成了和你等一样的卑劣之徒。”
卜加劳一愣,转瞬间,心里的苦涩消散,他的神情,肉眼可见变得欢喜。
“朕还有件事想交由你去办。”
“皇上请吩咐,只要草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去办。”
林平言道:“朕想再招募三万雇佣兵,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皇上想招募什么样的人?”
“擅使火器,有作战经验,老兵最好。”
琢磨两息,卜加劳回道:“大概需要三个月。”
“这么快?”
林平有些惊讶。
卜加劳解释道:“皇上,前两年,随着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各国都开始大规模裁军,有不少退伍军人跟着商船来到东方探险。”
如今,正是欧洲各国开始满世界殖民的起始阶段,这所谓的探险,不如称之为掠夺剥削。
林平心里稍有鄙夷,面上却未露出什么,只是道:“那就按照之前雇佣那批葡萄牙人的条件,你替朕再招募三万人,越快越好。”
卜加劳犹犹豫豫道:“皇上,那这开销……”
“放心,你只管招人,钱的事与你无关。”
林平给他吃了个定心丸,卜加劳这才露出轻松之状。
当天下午,卜加劳离开广州返回香山澳(为了便于理解,以后就称澳门。)
林平还派了一队锦衣卫随行,这队人之后就驻守在兵工厂,专门盯着卜加劳。
朝中的人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现在关注的,一是北京,二则是户部。
马上就要到年底了,按照惯例,各路宗亲的食禄银,各处兵马的犒赏银,以及各级官员的腊赐(年终奖),现在就得着手开始发放了。
如福王朱由崧,辽王朱术贵等人,这都是从北边一路逃到南边来的,家财什么的基本上都丢了个精光,现在就眼巴巴的等着户部发钱呢。
户部尚书黄道周大概算了算,一应所需起码需个百八十两,国库之中,现在就三四万两银子,可谓是杯水车薪。
黄道周无法,便上了个条子至内阁,请求拨款。
压力转而来到了钱谦益这边,令他着实头痛不已。
自当了这首辅以来,对于高处不胜寒这四个字,他总算是有了切身体会。
钱钱钱....
姓钱的钱谦益,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筹钱的法子。
他本想着先拖欠着,可转而想到,前不久林平在补发往年所欠俸禄时,曾向百官保证过,日后不会再拖欠一次俸禄,这才刚过去没多久,他要是又欠钱不发的话,这不是啪啪啪打了皇帝的脸吗。
钱谦益懊恼的抓着脑袋。
干想了一早晨,脑袋都快想破了的钱谦益,别无他法之下,只好将户部递上来的条子,再转递进了宫中。
午休过后,林平差人来召。
内阁四人当即一同进宫。
“臣等参见皇上。”
“坐吧。”
林平给了一个眼神。
朴喜随即走向四人,往他们手里各塞了几枚似是钱的东西,拿在掌中,只觉手感不错。
“皇上,这是?”
钱谦益一脸疑惑之色。
“这是朕令内府宝钞局铸造的新钱。”
几人当即认真端详起来。
史可法手中的是枚铜币,不同于当今的铜板,其中心并不是空的而是实的,所以看起来要比铜板大上一些,前后两面的外圈刻印着一圈麦穗。
在正面,用宋体分成两行横写着大明宝币四个字,最上方还有一行小字:宝钞局承制,背面就是竖着的两个大字:十文。
马士英手里的是枚银币,款式大小都和铜币差不多,差别就是背后刻着的字是一两。
史可法问道:“皇上,这十文的意思,就是一枚值十文铜钱吗?”
“不错,这铜币的币值有五种:一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七十文。”
“银币四种:一两、十两、三十两、五十两。”
“钱卿手中的金币,币值一百两。”
一番细致的解释,几人也就清楚的差不多了。
铸造新钱,倒也不失解决缺钱危机的一个良策,唯一有点问题的是,这新钱上竟刻了大明两个字。
说句不中听的话,以当今天下局势,大明这艘破船能不能稳得住,谁心里都没底,在钱上印上大明,那哪天大明要是亡了,这手里的钱不就立马成前朝之物了吗。
你想想,都已经改朝换代了,百姓手里却成天拿着大明宝币,这不无时无刻提醒着所有人,他们原先还是大明子民吗,万一勾的有些人一直对前朝念念不忘怎么办,这不就是个不稳定因素嘛,所以不管最后坐天下的是谁,肯定都无法接受这钱的存在。
就如历朝历代,其实都有铸造过将国号印在钱币上的国号钱,但最后都难逃绝迹的结局,缘何?就是因为将国号印在钱上有着一定的风险,老百姓不愿意接受,他们不接受,那就无法流通,不流通,可不就渐渐绝迹了嘛。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尤其是牵扯到了钱财,那老百姓更是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如果没有大明这两个字,凭借新钱的精美外观以及扎实用料,百姓肯定是乐于接受的,但现在多了这两个字,那推广起来怕是就有点难度了。
“皇上。”高弘图建议道:“距离年节不过两月,过完年之后,就要改元中兴了,不如将这大明宝币,改铸为中兴通宝。”
“臣附议。”
史可法附和道。
“臣也觉得高大人说的有理。”
钱谦益也赞同高弘图之言。
马士英没有吱声。
林平睨了几人一眼,笑问道:“怎么,你们是怕老百姓觉得朝廷朝不保夕,所以这钱上印了大明两个字,他们会不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