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我给你们一句忠告,不要这样无条件对别人好。”
“我送你们一个信号弹,遇到问题,若是自己解决不了的绝境,燃放信号弹,我们会尽我们所能报答你们。”
老人说完话以后站起身来走了出去,两个人在黑暗里看了对方良久,宁昭昭刚一转身被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硌住,打开了一看是一枚信号弹。
第二天,两个人起床的时候已经坐好了早饭,一群人人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的谈笑风生,看到两个人出来了,小小的招呼一声,然后继续笑着聊天,几个人的身旁放着一个小小的篮子,两个人走上前去一看,篮子里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晚上我们睡不着觉就会出去练功,散步回来的时候听到有猫在叫,跑过去一看,发现了这个小东西,这小东西真是命大,不然在那荒郊野外的,残羹剩饭都没得吃,连虫都不一定能有,腿还被人给折断了,怕是现在已经要不行了。”
“这只猫啊,我准备给它起名叫小晶。”
也许是经过了昨天的事情,两个人发现自己和这一群人之间虽然相处的还算融洽,但总归是思想方面有些不一样,笑着应付了两句,没有主动说话,而是默默的吃完了饭站起身来便要告辞。
“两位,看你们这样子,怕是还要继续云游,可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内心,不论怎样,别把自己给丢了。”
一群人没有挽留,把人送出门的时候,有个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声音有几分熟识却辨认不出来是谁,似乎谁都没有说话。
简单告别以后,两个人又到村庄那里去看了看,却只见群龙无首,大祭司不见踪影。
大祭司留下嘱托,把祭司之位给了两个刚刚成年的孩子,是一男一女,看上去也有些不知所措,但总体还算稳重,他们说他们管大祭司叫义父。
“虽然按理说祭司之位没了,需要大家推举才能选出来的,但是他这一次的祭司之职还没有到重新选定的时间,又留下了嘱托,这两个孩子我们村的人也没有意见说他不行,既然如此我们也认了这两个祭司就是了。”
老村长看上去对这件事并不怎么关注,以前祭祀天神,这最大的事情已经没有了,祭司大部分时间已经是个很闲的职位了,两个孩子又是天天跟在身边耳濡目染,业务肯定比别人熟练,既然如此,当了也没有关系。
“这次的菩提树结了果子之后,我们打算把这棵果子找一个木匠雕刻出他的样子来,然后长久供奉,而这棵树的果子我们所有的人都分了吃,荣耀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应该全村的人一起享用。”
大家都欢呼起来,趁着大家欢呼,两个人查看了一下这次的菩提树,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曾经见过的任何一棵树,似乎也并不属于菩提。
两位年少的祭司发现了这两位客人,作为自己走马上任以后的第一个客人来招待了一顿简简单单的饭食。
“但是这棵树好像并没有在书中记载过,而且这和菩提的许多特征也并不一样,你们为什么就说这个是菩提呢?”
听到这话,大祭司笑了笑:“说实在的,这东西就是一个称呼,当初的时候好像发现了这么一颗神树,学者查遍了自己的典籍,没有查到这棵树叫什么作为村庄建立之时发现的东西,就发动全村人投票来给这棵树命名。”
“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还是要用树的名字听起来才像个样子,南树也好槐树也好,菩提树也好,梅花树也好,只要他是树木,而且我们知道我们称呼的是哪一棵树就罢了,这里没有菩提树,所以把这个称作菩提树,不会搞混,而且我们喜欢菩提这个名字。”
“大祭司去哪里了呢?我们之前见到过他一次,觉得他这个人还挺有意思。”
“我们也不知道,他兴许是去远方游历了吧,说白了,这个地方对他来说本来也就是异国他乡,不愿意长久留在这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几番交谈以后,两人认为这个大祭司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出现,自己在这里留着也干不了什么事,于是便打算告辞,装作还在赶路的样子。
几个人回到了那座山,然后继续向前,路过一个县城,下了车准备打尖儿,再逛半下午,第二天再启程,这几天发生这么多事儿,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关心县城里边发生的事情,正好也趁机打听打听又出现了什么奇闻异事。
两个人走进了茶馆不禁感叹,实在是有缘分,自己居然又遇到了那个说书先生,看来说书先生是来客串的,穿的衣服也考究了不少,又是好茶,又是蜜饯干果。
“有传闻说,曾经有一个少年少年,特别喜欢梅花,因为有一天在梅花树底下做了个梦,梦到有位姑娘,两个人在梦里坠入爱河。”
“两个人啊,平时见不了面,只有他在梅花树底下睡觉的时候,姑娘才会来与他相见,后来在这个梦的指引下,少年来到了一座坟前,坟前刻着一个名字,看样子是女孩子的名字,稀奇的是并没有以某某氏相称。”
“后来因为战乱少年被迫背井离乡,走之前他在姑娘的指引下在树底下捡了一块石头,到了那个村庄以后,把石头枕在枕头底下睡觉,虽不能日日相见,却也总能见着。”
“这少年啊,毕竟是小孩子,年轻又沉不住气,就想着与这个美人天天见面该多好,这美人可不这么想,美人没有办法与这个孩子天天见面,而且自己的法力支撑不了自己,远离故乡太久,次数太频繁,她的法力在一天一天衰弱。”
“少年这个时候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个美人,虽然这个美人每天都告诉这个少年,说什么人妖书图自己不是梁佩之类的话,但是少年嘛,让人又瞧不起,又不得不钦佩的总是他们的勇气和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