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通常分为两大类:田野考古和水下考古。
其中又属水下考古作业难度最大,因为这不仅要求考古人员要有丰富的考古经验,熟练的潜水技能也不能忽视。
除此之外,一旦遇到大风浪,水流速度也会变得非常快,这就会导致水下淤泥和悬浮物增加,对水下光线造成严重干扰,即使是一万多的海底探照灯也穿透不过去,这对水下考古工作是最为致命的。
好在参与这次行动的考古队员都曾参与过我国‘南海一号’沉船的打捞任务,面对有过大型水下考古发掘经验的考古队员们,王凯对于这一次东海的水下考古行动相当自信,可以说势在必得。
只是关于吴勇的事情他还被蒙在鼓里,而且也只能被蒙在鼓里。
因为倘若被王凯知道,尤其是吴勇非法打捞文物一事。
以胡力对他的了解,一向耿直、固执,浑身学术气息的王凯一定会追究到底,到时候别说打捞这深海的石碑了,就连两尊古格银眼和经文也恐怕保不住。
次日醒来,胡力得知要即刻出发进行水下勘测,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王素雅和宋财对昨晚的事进行严格保密,昨晚被古格银眼迷惑的事就更不能说了。
东海,某海域。
一艘经过加固了的渔船,正在朝着西北深海区匀速前行。
历经近一个月的准备工作,考古队现在终于要进行这一次水下考古的第一步:水下勘测。
水下考古一般都会先进行初步的水下勘测,这有点类似于田野考古当中的,在陆地上寻找墓穴的意思。
只有确定文物或遗址在深海里所在位置,才能进行正式的文物发掘保护工作,只是考古队到目前还知道,他们要的找仅仅是一块石碑,根本没有所谓的遗址或沉船。
不过好歹是件一千多年前的物件,何况还是大仙人所修行的墨玉,尽快是块“废料”,其考古价值仍然很高。
目前渔船行驶的相当平稳,胡力的精神状态也恢复了过来,但望着被螺旋桨打成白色浪花的海面,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不光是他,船上的所有考古人员,包括守陵人马回在内,都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或期待或不安,但相对于其他人来说,马回更多的是担忧。
因为整艘船上,只有他最清楚这其中真正的凶险。
“不用担心,只要找到石碑,就可以见到你父亲,相信我。”趁着王凯等人正在讨论勘测方案,马回来到甲板上走到胡力跟前说。
“马大哥,我昨晚当真被那三只眼睛给迷晕了?”胡力一想到昨晚梦境里的那些场景,他的头就开始裂开了一样的痛,并且仍旧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因为看了一眼佛像而晕倒。
“这个世上有些事是解释不清楚的,所以我们只能默默接受。”马回的眼神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定,“不过你是我见过的第三个能抵挡住古格银眼而不被其伤到心智的人。”
“那第一个和第二个是谁?”没待胡力开口,宋财走了过来身体倚靠在栏杆上,手里拿着二个罐头,嘴巴还在不断的咀嚼。
“你这都吃一早上了,怎么还在吃?”胡力实在搞不懂宋财哪来的这么大的胃口。
“不要钱的。”宋财指了指他那两颗招财牙,“你以为我这两颗玩意儿是自己花钱买的?”
“难道不是吗?”马回破天荒的说了一句。
经过几天的接触他倒没有像当初那么讨厌宋财了,反而觉得胡力的这个搭档挺有趣,最重要的是够义气,这点从昨晚胡力被古格银眼迷惑时他就看出来了。
“嘿嘿,这可都是我省下来的。”第一次见马回向自己提问,宋财特意抹了抹嘴巴,一脸勤俭节约的光荣范,“对了,马大哥你刚才说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抵挡古格银眼迷惑的人,他们是谁?”
“第一个当然是打造古格银眼的石匠。”马回看了看满脸油渍的宋财沉默了一会,胡力知道头巾后面隐藏着的那张英俊的脸笑了,这是近日来他第一次见到马回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或许这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笑,“第二个就是我。”
“那您说我能成为这第四个人吗?”宋财打开第二份罐头一本正经的问。
“已经有第四个人做到了。”马回朝着船舱看了一眼,眼神中略带一丝疑惑和敌意,“不过我相信经过这次的历练,你也会做到的。”
“谁呀。”
“这个我暂时不能告诉你,因为我也不是很确定。”
“哎,马大哥,老胡上次翻译出来的那十六字暗语里边,不是有一句蛟龙于海吗?”宋财舔了舔罐头,看着茫茫大海,“您说那四个字是不是指蛟龙就在这东海之底?”
“行了,你有完没完,吃你的罐头吧。”胡力见马回根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他正准备数落宋财两句,这个时候王凯示意他们赶紧到船舱集合。
来到船舱,王凯告诉他们,渔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偏离航线了,可是现在令人头疼的是,这艘船已经不受控制了并且时速已经达到了近四十海里每小时,可船员根本就没有对船进行提速,原本信心满满的王凯和几名考古队员这才慌了神。
“糟了。”马回环顾四周,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怎么了?”胡力问。
“船底下有东西?”马回看着脚下的船,随后又补充了一句,“看来应该是吴勇所说的那群怪鱼。”
“什么?!”
“这可怎么办?”
“听说这种鱼会吃人的。”
“我可不想死在这。”
......
马回的话刚说完,其余几名年轻的考古队员开始焦躁不安起来,若不是王凯这名老教授厉声呵斥,这些人根本安静不下来。
“马先生,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您看有什么解决的法子没有?”王凯毕竟是位老专家了,这些年主持发掘过数百次考古工作,一些奇闻异事多少也听过、见过些,他知道眼下最主要的是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恐慌。
“要想赶走它们,只有一个办法。”渔船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经快要达到五十海里每小时了,马回决定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只是我们大家得克服一下了。”
众人满脸问号,不知道马回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只见马回走向宋财,吓的宋财连忙往胡力身后躲。
“马,马大哥,您这是要干嘛,不会拿我当诱饵去引开它们吧,哥,我以后再也不废话了,您别拿我开涮啊。”宋财躲在胡力身后不敢动弹。
马回身形一晃,已经来到了宋财的身后,胡力下意识的护住了宋财,谁知马回将宋财手上的那没吃完的罐头扔进了海里。
罐头被丢进海里,荡在海面上,随着海水起起伏伏,没有什么动静,正当大家对马回的行为疑惑时。
倏然间,有人看到渔船的底部涌出几十条鱼,黑压压一片,就像一群体积偏大的蝌蚪,全部朝着那罐头冲了过去。
“快看。”那人指着海面大喊。
胡力默数了一下,几乎不到十秒钟,那罐头连同外边的铁皮都被那群鱼给吞到了肚子里。
他仔细看了看,原来这些鱼就是吴勇当晚所说的怪鱼,它们的身体像是一把把刀叉拼凑而成的,身形大小不一,但身上那犹如刀刃般的鱼骨却出奇的一致——都锋利异常。
胡力从船观察到,当那些鱼的身体触碰到罐头的时候,看似坚硬的铝制品,就像被刀划过的纸片一样脆弱。
“大家快把船上的罐头全部丢进海里。”胡力连忙喊道,“它们能够把这些鱼引开,快。”
其他的考古队员被胡力这么一提醒,赶忙跑向船舱将所有的罐头都搬了出来。
同时大家才意识到了马回所说的克服是什么意思了,原来他是想借用船上所有的铝制罐头,引开这群怪鱼。
但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就没了口粮,好在这一次只是初步的水下勘测任务,只要确保船只不发生意外,确定具体坐标位置后,他们顶多待上一天就能返航。
一天不吃东西,对于这些常年在外风吹日晒的考古学家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
所以大家权衡了一下,毅然决定将船上的罐头全部丢进海里。
毕竟这年头,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一百多瓶罐头全部丢进了海里,跟之前一样,起初渔船还是没有减速,船底也没有动静。
后来,黢黑的一大片身上没有肉的鱼群,飞速的聚集到了那摊被扔在海中的罐头区域,它们一个个像是贪婪的魔鬼一样,吞噬着那些坚硬的铝制品。
没有了那群怪鱼的干扰,渔船的控制权再次回到了考古队自己手里,趁着那群怪鱼还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马回让船员赶紧将船继续朝西北方向的深海区前行。
“怎么还往西北方向走?”有人开始埋怨起来。
“那里水温超过二十三度,这群怪鱼喜冷,绝不会擅自进入那片海域。”马回说,“刚才那些罐头就是冷藏的,温度低,所以才能够吸引到它们。”
“他知道的这么清楚,是不是以前来过这?”
“我早就看出来他根本不是什么技术顾问。”
“没错,估计八成是个淘沙的(盗墓贼)。”
几名考古队员小声的议论了起来,若不是王凯向他们使了个眼色,他们还要继续说下去。
马回没有理会他们,当然也没有解释,转身离开了船舱,朝着甲板走去。
在他眼里,这些人跟那群怪鱼没什么区别,都是不知足的,纠缠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通常情况下会选择沉默。
“你们几个干嘛?难道忘了刚才谁帮我们从那怪鱼群里逃出来的?”宋财有点看不下去了,立马反问那几名队员。
“老宋,别说了,大家都是一时受了惊吓,我想马大哥不会放在心上的。”胡力劝说宋财不要冲动。
另一边,考古队的王素雅也在跟几名同事打圆场,这几名年轻气盛的考古队员看在王素雅的份上,也没有再说什么,不过嘴里依旧小声嘟囔了几句。
“大爷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宋财十分不爽,对着王素雅说,“我以为你们考古队个个都是精英,现在我知道,原来都是特么的苍蝇,整天只会嗡嗡嗡,刚才都吓的跟孙子似的,要不是我和老胡,还有马大哥,他们早......”
“哎,差不多得了啊,合着这主意都是你出的?”胡力听着听着差点乐了,“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所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就不会一样。”
“哼,不都是为了找到917考察队的下落和那块石碑吗?有什么不一样。”宋财明显还在气头上,从怀了拿出了一罐事先偷藏的罐头开始偷摸的吃了起来。
“他们这次来是为了工作。”胡力回头看了看那几名考古队员,“而我们是来救人的,能一样吗?”
听到这,宋财停了下来,盯着胡力看了半天,最后才说了一句:“我说老胡,什么时候你的思想境界变得这么高尚了,给,来一口,就剩这点了。”
宋财将吃剩下的罐头递给胡力,上面全是他舔过的口水,两个人在甲板上一前一后的你追我赶,完全忘却了刚才发生的可怕一幕。
只是温馨的场景永远都是短暂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来他们将会面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