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努悬剑!!!”胡力收起头灯,看着宋财惊呼。
所谓的伏努悬剑,说的正是古代诸多反盗墓手段里的其中一种,威力不容小觑,早年间那些淘沙官即盗墓贼,往往为躲过墓室暗藏的悬剑(伏努)庆幸之余,最后却一个不小心着了那些伏努(悬剑)的道,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伏弩与悬剑形成互补,成为了反盗墓手段中的一道双卡。
往往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
“这里究竟还有多少暗布的机关?”宋财冒出一身冷汗,细想一下这石壁上悬着的青铜剑,跟前面的那些秃鹫、白虫,甚至是刚才的那些腐肉,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试想一下,如果人被这些利剑穿透,得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里之所以布置着重重机关暗道,想必是藏着极为重要的秘密,否则当初建造这座陵墓的人,也不会如此设计如此之精密的机关陷阱。
这绝对不是用来防止淘沙官里边儿那些技艺平庸之辈,能找到这里的人都是一等一的淘沙高手了,更别说进来的人。
胡力沉思着:会不会设计这座陵墓的人,本身就是一名淘沙官呢?或者他精通淘沙技能,才会设置出这些专门设防淘沙官的反盗墓手段。
如此精心布置的各种利害手段,让胡力已经确信那上下两卷竹简,应该就在这几个墓室中,不在左右耳室内,就是在那放置墓主人正身的后室里。
否则,这里没有什么重要的物件,单凭那座雪桥也不可能有任何人来,就算那个人影真的是治愈百病的‘玉石人’,也必有一套自保的手段。
猜测种种,胡力对自己的判断已十分的笃定。
“现在只见这些悬着的青铜剑,那些暗藏的伏努却不知道深藏何处,我们得赶紧找到小四他们,我担心他们会触碰到这些机关。”胡力现在的手心都在冒着冷汗,刚才看到的那些青铜剑少说也有一千把,他非常担心王素雅现在的状况。
如果她出了什么意外,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王凯。
“你也别太焦虑了,既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悬着的青铜剑,何尚他们也一定能够看到,他可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谨慎,更何况还有何芸和枯蛇在他身边,放心吧,他们至少比我们要安全。”
“但愿吧。”胡力说。
这个时候,有密集恐惧症的宋财,趁着胡力和阿诚两个人交谈之际,晃悠到了另外两处的甬道口,也就是通往后室和右耳室的位置,他分别观察了一下两处甬道的石壁上方,结果还真有了一个意外发现。
“老胡,你们快过来看。”宋财轻声喊着。
胡力和阿诚两个人闻声后,赶忙走了过去。
“你们看,这两边都有,那里却没有,难道古时候的包工头也知道偷工减料?”宋财用手分别指了指右边的耳室和处于正中的后室上方。
顺着宋财所指的位置,胡力分别走到两处甬道口下方,抬头向上张望,才发现只有右耳室上方跟左边耳室一样,有悬着数量同样多的青铜剑,而后室的甬道上面却没有一把剑,只有密密麻麻的石墩立在地上,别无其他。
胡力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阿诚身上,期望他能够给出一个解释,谁知道阿诚以同样的眼神回视着胡力,也期待他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不是,你们一个搞考古的,一个曾经来过这,都看不出里面的门道?”宋财看了看两个人,一脸的失落,不过他很快就变得兴奋了起来,“哎,你们说,这些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得值多少钱一把?这家伙,如果把这两边耳室的青铜剑全拿回去卖喽,这还不得直接上福布斯排行榜首位了嘛,李加诚都得靠边站。”
“您打住,宋掌柜,咱们还是先想着怎么活下去再说吧,这些青铜剑你想也别想。”胡力知道如果现在不及时打消宋财这贪财的念头,等真进了译马妃子的墓室,保不准他就跟当年一样犯浑,偷摸着顺走一两样物件,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事情发生在前几年,胡力那时候还没从考古队辞职,有一次所里让他去A省某地参与发掘一处汉代的墓葬群,出发前在宋财的百般央求要下,胡力勉强带着他一起去了现场。
说好的只旁观,不可以进墓室,结果这家伙也不知道怎么说服现场的管理人员,直接溜了进来,后来才知道原来宋财这孙子对管理员说他是省里来考察的,这才放他进去了。
进去也就算了,好歹有胡力罩着,可是他却趁着那次墓室里只有他和胡力两个人,偷摸的拿了几枚刚出土的汉代五铢钱,要不是胡力发现的早,估计这会儿宋财还在吃公家饭呢,所以自打那次以后,胡力无论宋财怎么求他,再也没带过他去过发掘现场。
至于东海那次的水下考古行动,包括这一次的登山队一行,这两件都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事儿,性质肯定又不一样了。
但是有些原则还是必须要遵守的,现在胡力给宋财定的原则就是:不准拿墓室里的任何一件东西,最好连想都不要想。
在这里每走一步都是险象迭生,随时都有可能丢了性命,眼下这些悬在石壁上的青铜剑和之前发生的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关于这些青铜剑,宋财刚才把它们称之为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胡力认为那些应该是先秦时期的青铜剑。
因为青铜剑在最早诞生的时候只有二三十公分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普遍才六十公分,最长也不过七十公分。
但是现在他们看到的这些左右耳室上方悬着的青铜剑。
根据胡力的目测,从剑格到剑锋少说也有八十公分。
所谓的剑格,指的是剑柄与剑身衔接处,剑锋即剑的剑头。
在我国现已出土的所有青铜剑中,剑身能够达到八十公分的,那必定是出自秦朝的青铜剑,因为只有在先秦的时候,青铜剑的长度才一跃到了峰值,最长的逾近九十五公分。
只是这始于商周的青铜剑,自从秦朝灭亡以后,就被铁质兵器给取代了,为何八百多年以后的译马妃子会仍然采用这些先秦的青铜剑来设置机关呢?
这里面一定暗藏着什么玄机,阿诚说他跟何尚当年没有进入到墓室内,如此看来想必是真的了,此外以胡力目前对何尚的了解,就像何芸所说的那样他是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
想到这,胡力下意识的看了一下自己胸口的那块印记:难道进入墓室的法子真的藏在这块印记当中吗?
“现在怎么办,是该往回走,还是选一个墓室往里进?”宋财望着那些先秦的青铜剑咽了下口水,“真他妈的点背,早知道就该听你的,不应该接这趟活了,也不知道小四他们怎么样了。”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来都来了,我就不信这陵墓既然是人设计的,就一定有漏洞,我们一定能找到出去的方法。”空荡荡的三条交错的甬道,让考古经验丰富的胡力也变得开始不安起来。
他原以为这只是一座像武则天那样的依山而建的豪华陵墓,不曾想里边儿居然暗藏各种杀机,拓本的事毫无进展,唯一能提供线索的木板图又被宋财给无意损毁掉了。
望着幽暗的甬道深处,胡力不知道自己还要等待多久,才能找到917考察队的下落,见到父亲胡国强。
也许会很快,又或许会很漫长。
但无论如何他也要坚定的找下去,因为他坚信那句伟人说的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恐怕,我们现在哪也去不了了,”阿诚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话,让胡力和宋财心头一紧。
“哥,你可别吓唬我,什么意思这是?”宋财说话的声音都有些生硬。
“我没有吓唬你,伏弩和悬剑自古是一种反盗墓的手段,而且两者几乎是并用的,从来不会说只出现一个。”阿诚的眼神异常的犀利,看起来比那些青铜剑的剑锋还要寒芒四射。
“所以,你怀疑我们要对付的不止这些悬在石壁上的青铜剑,还有暗藏着的伏弩?”胡力明白阿诚的意思,但是他环视了一下四周,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不是怀疑,这是事实,你没注意到这四个角落有些不对劲么?”阿诚口中所说的角落,指的是四条甬道口上方横梁交汇处。
胡力打开备用的手电筒,因为他们的头灯已经没剩下多少电了,他不想把它用完,打算储存着作为紧急照明用。
手电筒的光要比头灯亮一些,可是胡力仍然看不清四处墙角上是什么,只能看到隐约看到几个金属类的东西,像是钉在墙壁上的钉子似的,反着手电的光,露着银白色的尖头。
胡力关闭手电后,猛然联想到了什么,赶忙询问阿诚:“这,该不会是伏弩的箭头吧?!”
阿诚没有说话,脚下发力,踩碎了一块地砖,弯腰拾起一块碎石,将它朝着一处墙角丢了过去。
先是“哐当”的一声闷响,估计是阿诚手中的碎石打到了那个钉子一样的东西后,发出的声音。
旋即,“咻”的一声。
一根树枝一样的东西,从只有阿诚知道的某个地方飞速射来,响声划破了寂静了许久的四条甬道,让听的人心里一怔。
约莫三秒钟后。
“什么声音?!”正处于主甬道与左耳室交汇处的何尚,听到声响后立马转身询问身后的枯蛇等人。
枯蛇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分辨不清。
“听着像是从右前方传过来的。”号称把耳朵练的跟眼睛一样的驼背老林,一脸肯定的说。
“好,那我们就接着往前走,都小心点。”何尚示意众人继续往前走。
“何老板,不是说好的要找到素雅,你们怎么能出尔反尔呢?”小四走了一小段后,心里挣扎了半天,最后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闭嘴!现在什么处境,我比你清楚,想要活命就听我的。”何尚起初不想搭理他,后来又放慢了脚步,头也不回的说,“要么留在这自己去找,要么就跟着我们走。”
小四愣在原地,往回看了一眼,一时难以抉择。
“走吧,等我们跟胡力还有阿诚他们汇合后,再一起去找你的朋友。”何芸见小四并没有跟上来,她有些于心不忍。
毕竟他们这些干考古的,平日里虽说下墓穴成了家常便饭,但这种险境,他们一辈子恐怕都不会碰到,现在害怕也是正常的,况且这小子看起来似乎还是个情种,看在胡力的面子上,何芸想了想还是带上他一起走。
小四听了何芸的话,犹豫了片刻,这才挪动脚步跟在了他们的后面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