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漓本来以为黎棠会拦着她,不让她去,结果没想到黎棠不但没拦着,竟然还要和她一起去。
她本来这个劲头都已经起来了,但一听黎棠说他要跟着去,她突然有点犹豫。
“这是我家的家务事,你跟着恐怕不太好吧?”萧漓试探着问。
“我要是去了,他们至少会给我一个面子,不会闹得太难看。”
“话是这么说,但是……”
“就这样吧,我这就去备马车。”
萧漓没让岳莹跟着一起去,不过她也差点忘记换衣服……如果她现在就穿着这一身女装回家,那可真就热闹了。
她和黎棠一到家门口,管家就匆忙过去报信儿。
萧老爷子一听到太子也来了,顿时紧张了起来,赶忙整理起自己的衣裳,就怕有哪里入不得太子的眼。
岳氏也得了消息,她冷哼一声有些不屑地说:“她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了,竟然还找来太子殿下做帮手。她是不是真以为太子能保她一辈子?”
“但是娘,那太子毕竟是他的至交好友,肯定会帮他说话吧?”
“就算帮他说话也没用。这里是萧家,又不是皇家,他有什么资格管别人家的事儿?”
“可您也知道爹那边的态度一直不是很确定,万一太子殿下帮着说两句,爹会不会就改变主意啊?”
“改?这已经不是他想改就能改的了。那柔儿的名字都已经写到了家谱上,她已经写明了就是萧漓的妾室,还能怎么样?”
“万一要休了她呢?”萧奇着急地原地转圈,“而且太子什么都知道,他知道柔儿肚子里的孩子是我的。”
岳氏瞪了一眼自己这不争气的儿子。
“你害怕什么?你要是早能知道害怕,还能做出这么多恶心的事?你做都做了,现在才开始害怕,你当时的那点胆量去哪儿了?”
“娘,这是两码事。我当时也就是年少无知,再说了,我是个男人,我在那方面克制不住也很正常。您看我现在正当年,身边怎么能没个女人呢?”
“罢了,我看也是该尽快给你安排婚事,也省得你再出去惹祸!”
岳氏让萧奇留在这,她自己过去和黎棠会面。
她到的时候,老爷子正一脸谄媚地对着太子点头哈腰。
“太子殿下能到我们家来,我们这真是蓬荜生辉啊。太子殿下既然是来做客的,那我们可得好好招待招待,您绝对是我们这的贵客!”
“您不必这么忙碌,只是萧漓说要过来,我见他身体才刚恢复不久,有些不放心,所以才跟来看看。”
黎棠扶着萧漓坐下。
“父亲,听说您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我安排了一个妾室?”
萧洪业的笑容僵硬了一会儿,有些尴尬地说:“是,这确实是我和你母亲的意思。本来也想和你商量,但你现在那么忙,恐怕没时间回来……”
“我以为我之前已经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很清楚了,到底是您没听清楚还是您健忘啊?我身上这五十家法是白挨的吗?当时说好了我挨家法,柔儿就不归我管了。”
“这是两回事。你挨家法是惩罚你当时把你母亲起倒,而且让柔儿做你的妾室,这本身也是为了你好。这样一来,你这一脉的子嗣就没那么淡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我受不起这好事,我觉得这好事还是给您最疼爱的儿子比较合适。”萧漓笑着说,“我只是个庶子,庶子要这么好的福气有什么用呢?再说了,这本来就是萧奇的功劳,我又怎敢居功?如果您真的看我不顺眼,分家便是了,没必要这么折磨我。”
萧老爷子最忌讳的就是听到“分家”这两个字。
他从来都没想过分家,毕竟他还活着……
对一个大家族来说,分家就意味着这个家族的凋零,而且也更让他充满危机感。
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他现在这三个儿子,就属萧奇是指望不上的,然而萧奇还是个嫡子。
他也知道这三个孩子当众,萧漓是最有出息的,和朋友们闲聊的时候,他也都是拿着萧漓出去吹,他的朋友们也都很羡慕他竟然能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他现在算是把萧漓得罪得不轻,他也深知自己确实逼着萧漓做了不少让他不满意的事,如果萧漓真的要分家,他觉得这个儿子恐怕以后会直接和他们这边断了关系。
那是万万不行的!
“分家这可不是随便就能说出来的?尤其现在太子殿下孩子,莫要让太子殿下笑话。咱们是一家人,怎么好随便分家呢?”
“您过度干涉我的私事,甚至都不和我商议,这让我很不满。而且您和夫人竟然还伤了我娘,我实在是觉得如果我和娘继续留在这个家,不但没有好日子过,恐怕还会天天倒霉。”
“这当然不可能!你娘受伤也是误会,没人想伤害她,只是你母亲力气略微有些大……”
“如果她不动手不就没这事了吗?”
如果黎棠现在不在这,萧老爷子必定先发制人,拿出他当家的气魄来,开始一通乱吼。
但现在太子在这看着,他实在也不是这种不要面子的人……
“其实我觉得如果一家人之间的矛盾太多,还不如分家。”黎棠说道。
“太子殿下,虽然您身为太子,按理说我应该尊敬您。但这是我们家里的事,我才是一家之主,还请太子不要以一个外人的姿态多管闲事。”萧老爷子略有不悦地说。
“这不是太子的意思,是我自己的意思。我是这个家的人,我还不能提吗?”萧漓反问。
“你?你是我儿子,儿子当然得听老子的!”萧老爷子对萧漓显然没那么好的态度。
萧老爷子起身对萧漓说:“你过来,我有话要和你单独说。”
萧漓这会儿用手捂着自己的后腰,难为地说:“可是父亲,您之前打我的伤还没好,有什么话就在这说吧,反正太子殿下也在。太子殿下身为一个外人,不偏不倚,刚好也可以说句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