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
今日是池玉来到侯府的第六天。
清早,还在睡梦中的池玉就被倚翠从被窝里掏出来,欢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姐,别睡啦!快起床收拾收拾,大夫就要到啦!”
池玉睁眼,“大夫?”
“对呀!您忘啦?今日是大夫给你复诊的日子呀!”
“晓得了。”池玉清醒过来。
她坐直身子,任由倚翠侍弄。
穿衣时,倚翠拿起一套深蓝色的干练劲装左看右看,十分不满意的说:“小姐,您确定就穿这套吗?”
“不好看吗?”
“好看倒是好看,就是不太像个姑娘家!最近华裳阁新出的春季裙装可好看了,旭城许多世家小姐都穿呢,您确定不打扮打扮自己?”为了把池玉打扮的漂亮些,倚翠操碎了心。
“不方便。”池玉直截了当的拒绝。
“好吧……”
倚翠只当池玉不喜欢粉嫩的裙装,没再强求的她费尽了心思打扮池玉。由于池玉怕麻烦,倚翠收起了原本想要给她插在发间的头饰,只简单给她梳了个高马尾,用一根与她衣裳同色的缎带绑住。经她巧手装扮,愣是把糙汉一样的池玉收拾成了挺拔利落的美少女,眼角眉梢都充满了英气。
对着镜子照了又照,池玉臭美地说:“哎哟哟,这是谁家的美少年没关好跑出来了?没人要的话我可抱走了啊!”
倚翠:“……”
小姐竟然……这么自恋的?
她好像发现她不为人知的一面了……
“走吧,去吃早饭。”
自恋不过三秒,池玉恢复了一本正经。
她朝外间走去。
倚翠跟在她身后,眼观鼻鼻观心,假装自己刚才什么都没看见。
-
用过早饭,又过了半个时辰大夫才来。
不同于上次的老大夫,此次来的是位医女,她一露面倚翠就露出讶异的表情,“咦?不是林大夫吗?”
长相温婉的医女温柔又客气地回道:“上回来的是我祖父,他感染了风寒,恐把病气传给小姐,便让我来替小姐复诊。”
“那你的医术好吗?”
倚翠并没有质疑医女医术的意思,她只是单纯的好奇,说话也比较直。
“自是比不过祖父的。”
医女的每一句话都说的客气委婉,不骄不躁,温温和和的语气很得池玉好感。她拉开问东问西问个不停的倚翠,冲医女笑道:“那就麻烦你了,林大夫。”
“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林医女把医箱放下,有条不紊的从医箱里拿出脉枕等物,然后示意池玉把手搭在脉枕上,开始给她诊脉。
诊完脉,接着检查池玉的伤腿。
望着恢复如初连一丝疤痕都没留下的腿,林医女讶异道:“小姐,您的腿伤我有看过祖父写下的脉案,伤势虽不严重,但也需要将养一月才行,您是怎么……”好的这么快的?
当然,最后一句话她没说出口。
她的眼神已经说明一切。
池玉也没有瞒着她,解释说:“你可曾听过玄玉膏?我的腿伤之所以能痊愈的如此之快,全靠我兄长带回来的玄玉膏!”
“玄玉膏?!”
林医女惊声道。
“你知道?”池玉目露好奇。
秦宴清带回来的玄玉膏到底是个什么神奇的东西?竟让一直温和的医女声音都拔高了几个度!
意识到自己失态的林医女面皮一红,柔声向池玉解说道:“玄玉膏是治疗外伤的绝佳圣药,因膏体呈现黑玉光泽而得名‘玄玉’,素有‘断骨重续’的神奇功效,是世间难求的奇药呢。”
池玉睁大眼睛,“有多难求?”
“古籍有记载,曾有庐陵王舍城求药,只为替其心爱的王妃治愈腿疾!可惜,他穷尽一生都没能找来玄玉膏,在王妃逝世后,他也郁郁而终。”
确……确实挺难求的哈。
池玉抓了抓后脑勺。
既然如此难求,那秦宴清是从哪里找来的?
林医女又道:“玄玉膏之所以一药难求,是因为它的制作需要用到非常之多的珍贵药材,每一味药都价值千金!光是贵就算了,还难以制作,要是没有配制玄玉膏的秘方,就算你找齐了那些珍贵药材都是没办法制作的。”
池玉:“……”
为什么总有种在听玄幻故事的错觉?
她礼貌地说:“你说的这么玄乎,我都有点怀疑我得到的这盒玄玉膏是假药了!你也别跟我解释那么多了,就说当世谁最可能拥有玄玉膏吧,没有来源的东西,我这心里属实没底。”
“谁最可能拥有……”
林医女回忆着自家祖父说过的记载,忽然,她似是想起了什么,眼睛都亮了起来,“说起来,当世最可能拥有玄玉膏之人,只能是他了!”
“谁?”池玉眼里满满的好奇。
林医女不假思索地说:“宸王!”
“宸王?”
池玉愣了下。
关于宸王,她印象深刻。
原身的记忆里,宸王占据的篇幅比萧亦宸还多!但她并没有真正见过宸王,唯一的一次还是她与萧亦宸闹矛盾,炖了汤送到书房想要缓和与萧亦宸之间的关系,但萧亦宸并不在书房。她从书房走出来时远远看见萧亦宸跟一个男人站在长廊上说着什么。
两人皆背对于她。
萧亦宸比那男人还矮一个头。
就那么一个背影,深深定格于她心中,久久难以忘却。
后来她才从下人口中得知宸王来过,才知晓那个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难掩贵气的男人就是宸王!再后来,她时常听见院里的丫鬟们说起宸王,跟着听了一耳朵的她才慢慢了解了这个人,心中万分钦佩。
回忆至此,池玉:“……”
她觉得原身好像有那么一点花痴属性。
不然她对一个背影念念不忘干啥?
翻个白眼的时间,她掌握了宸王的信息。
宸王,姓萧名定渊。
文帝幼子,先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当朝皇帝的亲叔叔!
光是一个‘宸’字,就足以证明他的地位。
最值得一提的是,太皇太后生他时已是高龄,缠绵病榻病入膏肓的文帝拉着先帝的手,让先帝好好待他,并亲自给他定下封号,等到先帝点头同意,文帝就心满意足了无遗憾的驾崩了。
文帝一死,受不了打击的太皇太后紧随而去。
尚在襁褓中的小宸王就这么砸在了先帝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