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辰妮名字的瞬间,许振坤彻底震惊了。
饶是他已经猜到许昕然遭遇了很多诡事,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她和李辰妮居然已经有了接触。
可许昕然接下去的记述,却令许振坤再也无法淡定。
“说出来你可能不会相信,我居然同时看到了童年时期和成年之后的李辰妮。”
“童年时期的李辰妮似乎一直在跟着我,而成年之后的她,却不止一次的将我推向深渊。”
“我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遇到李辰妮的景象,实在是太恐怖了,至今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
“我记得当时,我才刚刚进入古村不久,不熟悉路的我,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条走廊,一条房梁上悬挂着很多麻绳的走廊。”
“我害怕极了,但更让我害怕的却是走廊尽头处的那面镜子。”
“明明整个村子都已经废弃百余年了,偏偏这面镜子还是那样干净。”
“我下意识的走向镜子,可就在下一秒,自镜子当中,我看到了成年后的李辰妮的鬼魂。”
“当我看到她的瞬间,我就再也无法淡定,因为我从来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长得如此相像的两个人。”
“说句比较特别的话,我和她就好像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
“但我知道,我们有着很大的不同,最直接的就是我还活着,但她已经死了,因为我看到她的那一刻,她的身后,跟随着茫茫多的鬼魂。”
“这些鬼魂的鬼手,竟然从镜子里面钻了出来,直逼我而来,被吓坏的我,根本就站不起来,只能任人宰割,我甚至看到李辰妮嘴角浮起了一抹冷笑。”
“可就在那些鬼手抓住我的瞬间,童年时期的李辰妮的鬼魂,突然自我身边出现。”
“她只是一抬手,就逼退了成年后的自己,而我也终于得以脱身。”
“醒来后,童年时的李辰妮给我讲述了属于她自己的故事,可不知为何,这些故事在我听来,就好像在描述我一样。”
“正是这种奇诡的感觉,让我陷入到了一段黑白色的记忆当中。”
“也正是在这段记忆里,我看到李辰妮居然跟你在一起。”
“我不明白这段记忆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我却隐隐感觉到,自己似乎很早就认识你了,这种感觉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坦白讲,自打我被爸妈收养,并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心里就有过这种感觉,只是我很好的隐藏了下来,奈何这种感觉在古村,被无限放大。”
“我知道,我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于是,我决定,在追逐安婷的同时,再去见他一面,从他那里了解更多的往事。”
“我有预感,如果我不这样做的话,怕是永远也无法离开这里,永远也无法回到你的身边。”
“他虽然死了,虽然被村长和四位灵能之人杀死了,但他的灵魂却始终不愿离开李辰妮,因为他对她的感情非常非常真挚。”
“当这段记忆结束之后,我竟然看到了童年时期的他的鬼魂。”
“他在看着我的时候,眼里流露出的情感,就跟你看向我的时候一样,宠溺中夹杂着一丝别样的情感。”
“许振坤,我只想以这样的方式叫你的名字,希望你能找到我,也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帮助李辰妮他们二人,帮助他们挣脱古村的束缚,帮助他们稳固封印。”
“因为这有这样,古村才能摆脱诅咒,他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在一起,我们也才能切实的逃离这里。”
“我知道,你一定已经来到了古村,因为我曾不止一次的看到你的身影,奈何我却不能与你说话,更不能触碰到你。”
“希望你能避开古村的所有凶险,我会在封印之地等待你,也会尽量在那之前,找到安婷。”
通过这些笔记,许振坤意识到,许昕然也知道了李辰妮悲惨的遭遇以及他们两人的故事。
除此之外,他更是知道,许昕然从一开始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只是碍于古村的时间和空间出现了错乱,他们才没有能够见到彼此。
但没有见到,不代表没有牵挂。
这本笔记,显然就是许昕然故意留给他的。
甚至可以说,许昕然已经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封印仪式的事情。
只是,让许振坤不能理解的是,安婷在这里面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为什么她会成为牵引许昕然的那个人?
又为什么,她不愿意在许昕然面前露面?
难不成,不是她不愿意露面,而是她根本无法露面?
倘若真是如此的话,许昕然又为何能够看清她的身影并追逐至此呢?
种种疑惑,让许振坤越发感觉到,这段故事当中,似乎还存在着另外一段隐情。
只是眼下,他也不敢贸然猜测。
但可以明确的是,李辰妮的鬼魂,的确如许振坤猜测的那样,一分为二了。
童年时期的她保留了善良的一面。
而成年之后的她因为仪式的失败,成为了怨灵的载体,从而化为了恶鬼。
这一正一邪似乎一直在较量,而较量的筹码就是许振坤和许昕然。
与此同时,许振坤还有了另外一个猜测。
那就是不止一次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个小男孩儿的鬼魂,怕就是童年时期的那个男人。
可他又为何会以小男孩儿的方式现身?
难不成他的灵魂也被怨念吞噬,化为了恶灵?
带着如此疑惑,许振坤不自觉的看向了面前雕刻着诡异画像的石门。
他深吸口气,尽量平复着心底的躁动,而后小心翼翼的推开了石门。
石门后面,是一个由石块堆砌起来的房间。
房间不算很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房间整体呈现六边形。
而在房间正中位置,有一个类似于磨盘一样的东西。
唯一不同的是,这里只有木桩,没有石盘。
而那木桩的四周,更是有着八个垂直在外的手柄,看起来应该是用来推动木桩的把手。
而整个木桩之上,更是缠绕着一圈粗细均匀的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