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军的炮火真的很强大啊,照这样狂轰乱炸下去,恐怕这城墙承受不住啊。”兀良合台站在城墙上,心中不禁喃喃自语的想道。
经历过几十年战争的他还从未见到过如此强大的战争武器,恐怕南越骑兵的集团冲锋在他们的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啊。
炮火结束之后,鲍信站在一处山坡上看着刚刚遭受到饱和炮火打击下的城池,在他的眼中这种城池就是宛如一座死城。
“传令下去,攻城部队缓缓向前推进。”鲍信看着站在他一旁的副将,沉声说道。随着鲍信的下令,显军的第二次攻城作战开始了。
只见和第一次一样,显军集结优势兵力分别从四个城门在同一时间发起了进攻,此次攻城显军似乎势在必得,显军二十万兵力呈现散兵线的形式齐头并进,其中还有大量的战车部队配合步兵参加到攻城作战去了。
这些战车和野外战中的战车略有不同,攻城战车在其战车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顶棚,扩大了内部的空间以利于屯兵。
这种战车里面可以放下十名火绳兵,并且在棚顶的位置安装了射击孔,里面的士兵可以借助这些射击孔射击城墙上的南越士兵,而城墙的守军却无法依靠箭矢、弩箭对战车中的士兵造成伤害,即使城墙上的士兵搬运滚石砸向这些战车也是无济于事。
因为这些战车皆是铁器制造而成的,滚石落在铁板之上最多也是在上面留下一道道深坑,并不是穿破铁板直接伤害到里面的士兵。
并且这些战车的内部也会放置大量的火药和硝石以做爆破车摧毁城门使用。显军的进攻部队虽说是呈散兵线的进攻阵型向前推进着,可是由于显军兵力众多,即使是分散突进也是显得尤为的密集。
城墙上的兀良合台看到显军的进攻部队正一点点的逼近墙体之后,于是高声下令道:“敌军攻上来了,给我守住你们的位置,射杀敌军。”
兀良合台的命令很快在传到每名士兵的耳朵里,他们抽出随身的武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南越军虽说没有先进的火炮装备。
不过像投石机这种武器南越军还是在军队中大规模装备的。负责指挥南越军投石机部队作战的将领忽然看到显军的战车部队发起了进攻,于是命令道:”八百米方向,显军的战车,给我打掉它们。”
如果是显军仰仗的重炮,那么南越军的主力武器便是这些投石机,其中南越军有几十架比较精良的投石机,可以投掷几百斤的重石,这对于显军的战车来说简直就是克星。随着旗兵的提供的参考位置,几十架投石机将一颗颗沉重无比的巨石投掷了出去。
果不其然当这些重石落在了战车上之后,直接砸断了铁板死死的压在了里面的士兵身上,整个战车的车身也更实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之下被砸的粉碎。
不过这点的火力攻击对于庞大的显军集团来说简直就是在挠痒痒,更何况显军的战车足足有千余辆,损失个几十辆根本对他们造不成任何的实质性的伤害。
………
一月之后,在苏天和刘士彦章的两军的相互配合之下,最终显军四十万大军攻破了南越的都城乌克斯豪尔,生擒了迪乌,其一众将领几乎在防守之战中全部战死沙场,十万守城士卒被歼灭八万有余,剩下的则被显军全部俘虏。
而迪斯平率领的东征大军未能在半个月内突破显军组成的战线而粮草耗尽,无奈之下只能退守怕拉文。
在显军双线夹击之下,怕拉文最终也被显军攻克,忠诚的南越守城将士直至和显军战斗到最后一刻,而那些贪生怕死之徒在显军攻破城后全部放下武器向显军投降。
这一次的战争让显军取得最终的胜利,让南越几百万平方里的土地全部划为了显军的版图之中,经过这一战大显朝的南方可谓是高枕无忧了,苏天也经过这一战在军队之中建立了无限的威望,即便是帝国的第一战将鲍信从这一刻也对苏天产生了无限的敬畏。
要不是苏天提出的分兵作战,恐怕这次北伐战争不会再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覆灭南越,不过这次覆灭南越的战争也让显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国力受损。
六十万大军出征南越最后只剩下不到二十万人,全军损失三分之二,耗费的粮草、军械、辎重等军事物资更是无法计算。
为了保证显军在前线的战斗,整个帝国的所有农、商各种行业都在为战争服务,首先是在农业方面,为了保证前线将士们的粮草供应,在得到皇帝的首肯之后,户部在全国十三个行省开始提高赋税,征集军粮。
税收从十之二提高到了十之四,足足提高了两层,对于帝国的百姓来说,沉重的赋税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不过他们只能服从君王的旨意,不敢有任何的反抗之意,就这样在民间百姓的支持之下,户部才得以筹集三十万担的粮草运输到南越前线去。
在商业方面,帝国的户部更是提高了三层的赋税,另外皇帝也趁着这个机会消灭了无数的贪官,将这些抄家获得钱财全部送到了前线。因此在帝国的全力支持之下,显军才能在这种危难的环境之下战胜南越。
京城,皇帝得到了从南越带回来的最新战报,上面的奏折详细的记录着显军战胜南越的全部过程。
“真的是太好了,南越这次终于被我军彻底打败了,日后我便北方边疆将在无战事。”看着奏折上的内容,皇帝龙颜大悦,他早就预料到了此次南征大军能够凯旋而归,只不过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皇帝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意。
南越帝国是一直是困扰大显朝南方安全的最大威胁,如今却在苏天率领大军的讨伐之下,南越帝国的国防军力最终全部瓦解,其疆土、子民、城池等等全部的一切都已经归属大显帝国了。作为一国之君的他,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如此伟大的壮举,也算是名垂青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