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崖本就比较看重刘士彦,在得到丁笠的提点后,他当天下午就又不辞辛苦的跑到刘家村来,向刘士彦传递了消息。
“什么?县尊想收我为徒?”刘士彦听完对方传达的消息,很是惊讶。
二十一世纪的很多人,连父子夫妻这种亲情都不太当回事了,自然更没办法去理解师徒名分的意义。
但刘士彦却很了解!
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当徒弟的谋反了要被诛九族,那当师父的就在九族之内,也要受牵连全家被砍头!
所以,古人对收徒是极为慎重的。
一旦结为师徒,那么双方的关系绝对比亲父子还要紧密可靠!
而原本,刘士彦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想着如果丁笠比较贪财的话,自己就把冰糖的利润再分一部分给对方,以换取不受干挠的稳定经营。
不能怪刘士彦把人想得太坏。
他前世对这种情况见得太多,早习惯了!
而且遇到贪的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种贪得无厌、再多钱都喂不饱的鸟人!甚至有的把你吃干抹净后还不满足,还要把你的产业整个霸占走……
却没想到。
丁笠竟然根本没向他索取钱财!
而收他为徒这事,在当前来说也对刘士彦更有得,相当于丁笠用自身的县令身份,对他的生意进行担保!可以避免别的胥吏们来乱伸手。
这让刘士彦怎能不激动?
他当然也明白,双方一旦确定师徒关系,长远肯定对丁笠更加有利。
所以丁笠这么做其实也是有私心的。
但那又怎样?
这世上谁没私心?
就凭丁笠能看得这么长远,肯在他还没发达时就对他进行感情投资,这样的人就值得结交!
因此刘士彦立刻就对赵子崖道:“太好了!我明天一早就准备好拜师礼,到县城去拜见县尊。”
“好~”
赵子崖见事情这么容易就完成了,也很是开心。
然后。
他便说出了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兄弟,县尊打算把从秦长安手里没收的产业,都送给你。不过按理说,这些没收后就算官府的了,县尊也不好白送,所以希望你走个过场,拿二百两银子把它们拍回来就好。”
“哇?”
一听这个,刘士彦再次大喜!
秦长安那些产业,最起码也值五六千两,而且像那些田产还不是光有钱就能买到的。总之,能只用二百两就拿下那些,绝对是捡了超级大便宜!
可见丁笠真的是非常大方。
这师父拜得绝对值!
“对了兄弟。”
帮丁笠传完了消息后,赵子崖也准备趁机跟刘士彦再拉近下关系,便另找了个话题问:“刚才我来的时候看见你好像在捏陶罐?你要是想要这东西,我随便给你搞一堆过来,哪用你亲手做?”
刘士彦一愣,然后哑然失笑:“哈……赵兄误会了。”
“我这可不是要做陶罐,而是要搞坩锅。”
说着,刘士彦便拿起之前快做成形的东西,展示给赵子崖看。
赵子崖闻言更疑惑了。
坩锅他知道,那些作坊在制作铜器时,就是用坩锅来熔化铜材的。还有做金银首饰的,也要用到坩锅。
所以他很好奇,难道刘士彦又想做首饰生意?
可别看金银很值钱,但做首饰的却只能赚点辛苦钱而已,甚至过得比农民还苦。这生意有什么好搞的?
刘士彦看出他的想法,也不瞒他,解释道:“我这是用来化铁炼钢的。”
“钢?”
赵子崖更懵了,以他的了解,钢都是要用铁千锤百炼敲打出来的!这玩意还能用坩锅直接熔炼?
这东西解释起来可就太复杂了。
刘士彦也只好道:“过两天,等我打把刀出来送给赵兄,到时你跟别人打制的刀剑比一下,就能体会到我这坩锅炼出的钢有多强了。”
“好,那愚兄就等着了~”
赵子崖还以为刘士彦是不想说出技术机密,当即他也就没再多问。
其实这东西说出来也不怕。
坩锅炼钢,产量实在太小了,就算技术被人学了去,刘士彦只要再把高炉炼钢的技术搞出来,那恐怖的产量就足够把一切竞争对手搞破产了!
不过高炉技术有点复杂,短期不好搞。
刘士彦又急需好钢,来制造一些机器、零件等,所以就准备先搞个坩锅凑合着。
而制作坩锅的石墨等原料,就是在昨天他交代刘传宗两人买来的。
这东西技术简单得很,就跟捏胚烧陶差不多。
所以赵子崖之前才会误会。
……
下午,赶在太阳落山前,运输队从县城回来了。
领队的叫刘冲,昨晚喊着要把秦长安干掉的人就是他,刘士彦感觉他很有胆气、遇事果决,便专门任命他当了这个领队。
“彦哥!”
亲手把推车推到刘士彦面前后,刘冲便开始汇报:“浆汁加上那些王八,石老板给了九贯零五百文钱。然后我又照你的要求,买了这些绸缎和木料、石蜜,共花了五贯零九百。剩下的三贯六百文全在这了,你点点。”
“嗯。”
刘士彦答应着,放下手里活计,当场把那些钱点了一遍。
不是他信不过人,而是大家既然要做生意,凡事就要按流程来。如果因为关系或人情就忽略这些,久了肯定要出乱子,到时再追究的话才是真的伤感情!
何况,真想讲人情的话,完全可以在别的方面搞。
“喏~”
等把钱点完,刘士彦当即从旁边拿过一个箱子,冲几人道:“你们跑了一天辛苦了,这是给你们的,每人三根,拿吧!”
“什么?”
几人好奇的往箱子里看去,只见是一根根细木棍,上面穿着个花花绿绿的小球。
“棒棒糖!”刘士彦冲他们笑道,“吃的,都快尝尝怎么样?”
这些是他下午时才“研发”出来的。
暂时不准备推出市场,而是要等冰糖卖上一段时间,顾客觉得不新鲜时,再把这棒棒糖往外卖。
这套路就跟前世各种零食换包装一样,虽然东西本质没区别,但在人类喜新厌旧的心态下,每次换新都能提高一波销量。但也不能换得太勤,否则顾客的“耐受度”被练出来后,这种套路就对他们不起作用了……
不过本村的人就有福了。
以后刘士彦搞出来的新东西,他们都能抢先体验,绝对羡煞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