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论道上中下
自牧2025-07-02 21:263,020

漫漫人生路

  悠悠千古情

  红尘斑斓色

  心明道自清

  盗跖性情直率,既然崔若猜出了白泽所在,他也自然将他所了解的困灵岛讲给众人听。

  世人只知道这困灵岛是天地间三界外的十绝地之一,可却极少有人知晓,以生、长、旺、衰、绝、墓各十处,合为六十小世界。

  这一点让崔若等人倒是有些惊讶,所谓九大世界,无非也是在三界中的凡灵界之中,为何这六十小世界却尽数皆在那三界之外?

  盗跖是这样理解的:所谓大小,无非相形而论,就如长短、高低、曲直等等等等,人为的强加标准而已。九大世界之所以称之为大世界,一是与九大元灵自身所化有关,另一则是九大世界可容所有众生。而这六十小世界,本身就是混沌宝物所化,而最重要的是,这六十小世界,皆是与所有其他空间隔绝,只有极少数众生可以勉强往来。

  若说是九大世界代表的是天地初开的九种最原始本元的话,那这六十小世界则各自代表着大道运行之密!

  就拿这困灵岛来说,十绝地之一。十绝地,无一不是绝气、绝运、甚至绝命之所在。而困灵岛,正合六十花甲中甲寅旬的第六位,己未。

  未为木库,己土盖顶,封住所有木气而不得生发。木气又为天地间第一缕生机之气,也代表着这天地间的灵力。

  所以这困灵岛,绝的便是灵力!

  崔若没想到,凶名响彻天地的盗跖,竟然也能如此善解大道之理。

  盗跖自然是看得出崔若的心思,哈哈大笑道:“行道胜于道行,终日高坛深论,未必有一凡夫领悟的要多。”

  叶青终于忍不住插嘴道:“有所行方有所悟,有所悟方有所表,言为表之首,为何说高坛深论者未必有一凡夫领悟的多?此言是否偏差过重?”

  盗跖看了一眼叶青微微一笑并没有要回答她的意思。

  崔若见此笑道:“这就要看如何理解什么是道了。”

  叶青不服气的说道:“自然是天地运行之轨,众生轮回之迹!”

  崔若点点头:“若是如此,盗跖先生的话便没有任何道理了。”

  叶青闻言略带得以的看了一眼盗跖。

  崔若接着说道:“不过天地运行,众生轮回,无非是演道的一种形式而已。就比如说命!你能动能言,或者种种的迹象,只能代表你活着。活着只是对命的一种演示,而且只是一种而已,并不能代表命!甚至说,活着与命根本就是两回事!”

  叶青紧锁眉头,愣愣的看着崔若,一时间好像是有些绕不出来。

  浊莲、缘溪与灵鹫老祖此时也围了过来,不难看出,脸上的神情都是在等着崔若继续说下去。

  崔若见此微微一笑:“正所谓同其尘、和其光,利于万物而无物不知。如同你的所有举动,甚至是一个思维,都能代表你还有命在。当你从这天地间消失了,连一点的本能意识都没有了,则说明你没命在。那么便有了一种误区,就是去悟如何保命或者如何避免失命则变成了在悟命!

  其实不论如何去悟,只要还是这两种方向,那么就一定不知何为命!

  高坛深论,就如你所说,无非论天地运行之轨,众生轮回之迹而已。顶多算是借道而为,根本谈不上悟道。”

  浊莲忍不住问道:“但圣人所传皆是如此,难道说圣人也是借道而没有悟道?”

  崔若闻言与盗跖相视一眼,随即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崔若看着浊莲问道:“难道你也是在质疑圣人么?”

  浊莲闻言略有惊色,随即摇头道:“崔少你知道我并不是在质疑圣人,何故强加这么大一个罪名来戏弄我呢?”

  崔若笑道:“正如众生皆如你这般,闻圣人之名皆战战兢兢。那么试问,这又如何能去琢磨圣人所言究竟何意?”

  灵鹫老祖说道:“莫说是他,即便老夫从混沌中衍生,有经历了与圣人交易,也是不敢轻易质疑圣人之言的。”

  崔若点点头:“圣人不敢言,就是怕有言必有从。”

  缘溪问道:“难道从圣人言不对么?”

  崔若笑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圣人感悟大道,以自身合于道,自是没有那些所谓的情欲杂念所累。如此,又怎么会以言语再来捆绑众生呢?

  之所以众生对圣人如此,乃是众生对大道的敬畏,只是久而久之,便已成为了对圣人之名的敬畏了。”

  叶青问道:“这有区别么?”

  “当然有区别!圣人以自身合道,但圣人不为道。圣人有言,道无言。有言必有从,无言乃无名。圣人最接近于道,但不为道。

  众生应对道敬畏,对圣人敬重!敬其德,敬其道,敬其传道与众生。重其言,重其行,重其无为而为。

  所以,圣人言,传与众生感悟,并非传与众生效仿!不知其意,凡圣人言必行之,凡圣人传必从之,试问,若是如此,众生哪一族最易成圣?”

  众人面面相觑,盗跖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击掌大笑道:“如此说来,尸魃一族最易得道成圣了!”

  崔若笑道:“没错,惟道是从即可成道,那还何须众生去悟?

  之前盗跖先生言,不如一凡夫所悟其实并非偏谬。

  高坛深论者,终日解读圣人言,可以说是丝毫不敢辩证的去解读。即便有地方不懂的,也要强行纠正自身符合圣人言。

  反观凡夫,什么圣人言都不懂,甚至都没听说过。但在每日劳作时,都能悟出些许窍门来。

  既然天地众生皆为演道,那劳作便不是演道么?

  可天地运行与众生轮回的轨迹,如何参悟,都是如此。可是劳作则不同,总是有人可以悟出更为方便快捷的窍门来。”

  叶青此时似乎有些开始怀疑自己一直坚信的了,低声问道:“那所谓上士闻道,中士闻道和下士闻道岂不是变成了无稽之谈?”

  崔若闻言摇摇头:“上士闻道,中士闻道和下士闻道,只是众生闻圣人言不敢违,才有了你心里的解释。”

  叶青闻言一愣,随即问道:“不然呢?还有别的解释?”

  崔若笑道:“天生万物齐,道又如何分贵贱?圣人最接近于道,又如何以上下分之?

  所谓上士、中士、下士,无非是一种区别方便众生理解,而在圣人心中,又如何又上士、中士、下士之分呢?无非都是众生而已。

  若是只是作为区分方便理解,那么就不会带着上中下的等级去看待理解了。

  上士,苦修者,闻道既行,固有所得;

  中士,懒修者,杂念丛生,固无所得;

  下士,不修者,无道无理,无所得故!”

  叶青听了个寂寞,感情这说了和没说一样。

  崔若看出了叶青所想,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有所得,修为境界累之,所以修者众多,而圣人却只有六位。

  修者启蒙,皆是前辈,经验受之,所悟传之。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天地开辟至今,已经经历了无数岁月,为何圣人还是只有六位?

  若是说前辈在修行中算是个失败者,或者说是未成功者,那么他们所传的经验和所悟,是否是失败的经验或者是未成功的经验呢?

  不仅如此,还要让后辈唯命是从,出左右便违逆大道,再不行就搬出圣人来。难道圣人只是想让众生永远都困于轮回之苦么?若真是如此,那圣人还是圣人了么?

  一辈一辈的失败经验传下去,并且还要将这失败的经验奉为求道必经之路,难道这不可笑么?

  圣人亲传至今都非圣人,更何况一辈一辈的失败者?

  是因为质疑之后便有了成功的机会而不敢接受,还是因为根本就没有几人真正去悟道的呢?

  依我看,后者居多,毕竟一辈传一辈,修者都是打着终窥大道,了道成圣的旗号,实则是求境界和功法乃至于天材地宝。甚至很多的宗门,追求的是宗门传承和势力。

  如此悖道,又如何能传出真正悟道之人呢?

  那这样,对于大道来说,有所得与无所得又有什么分别么?无非是能力和势力?但在我看来,其实都一样!

  能力大,势力强,所在空间也更广阔。能力若,势力薄,所在空间也相对狭小。就像山中农户,虽没什么大能力和大势力,他也很少离开大山。天神能力大势力强,所在神佛界之中,无非芸芸众生!”

  盗跖击掌喝彩,随即赞叹道:“如此言论,盗跖所遇崔少乃第一人也!世人皆说我盗跖胆大,今日闻崔少一番论道,真是自愧不如也!”

  崔若笑道:“先生谦虚了,你我皆为下士,无所得故,所以无所顾忌而已。”

  盗跖点点头:“无所顾忌,便也敢去质疑!”

  崔若道:“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若无质疑,何悟大道?惟道是从道之中;敢笑,方足以为道也!”

  这二人一应一和的一番下士悟道言语,听得众人久久不能回神。

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章 众人齐登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半部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