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让黄提督落座以后,问他道:“后日国师将在太和殿上举行大寿庆典,这事是谁在操办啊?”
“具体事宜是由礼部侍郎化成子在负责操办,目前基本上已经万事齐备了。”黄可成答道,不明白太皇太后为何突然问起这事。
“据说全国数十万教众齐聚京城朝贺,京城突然多出这么许多人,会不会有啥安全隐患?”太皇太后又问道。
“我已安排禁卫军加强轮班值守,巡逻,目前一切进然有序,没有任何安全隐患,请太皇太后尽管放心。”
“我担心的是,现在大兴内忧外患,局势复杂,这么多天罡教徒突然涌进京城,而且众教徒来自四面八方,有的甚至是从契番占领区过来的,这万一里面有些不法宵小,到时候趁机作乱,对皇城安全会造成重大威胁啊。所以,我想还得劳烦爱卿,看牢京成四门,不能让这些教众随意进入京城,才能确保皇城无虞啊。”太皇太后一脸担忧地说道。
原来太皇太后为此事担忧,这也难怪,他也听闻一些风声说国师可能会在庆寿大典上搞一些事情出来,但没想到太皇太后对此事如此重视,莫非会有宫变之忧。
“这?”黄可成迟疑了一下说道:“国师前日授命微臣,凡来京城贺寿的教众都一律放行入城,不得阻挡,现在大部分前来贺寿的教徒可能都已经入城了。”
“不过,太皇太后想得周全,有此顾虑是对的。我马上命人即刻严守京城四门,庆寿大典前不再放任何人进入城中,另外,我即从禁军中抽调五万人马,护卫在皇城周边,严禁任何教徒进入皇城之内,确保寿典当日不出任何骚乱。”黄可成马上又补充说道。
“那也只能如此了,现在是非常时期,辛苦爱卿这两日亲自在宫中坐阵,将诸事布置妥当为宜。”太皇太后说道,“这些兵士供你作调遣传令使用。”
这时从殿堂后面左右各出来五名带刀侍卫,立于黄提督两侧。
黄可成明白自己现在算是被太皇太后软禁在静慈宫了,庆典完成之前是不会放他回去的。他无奈只好将禁卫军的部署安排写在几张纸上,盖了自己的私印,让侍卫分别下去传达安排。
这边,史隆大人身着一袭华贵的墨色锦袍,步伐沉稳,带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与刑部侍郎关胜并肩而行,直奔巡护营而来。他们的目的地明确——提审那位被关押在巡护营的天机处副指挥史元太。
巡护营的大门前,许天朗早已率领着一队精干的守卫,整装待发,静候贵客的到来。史隆大人一踏入视线范围,许天朗便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态度恭敬而不失礼节。然而,史隆大人一眼望去,心中的怒火却不由自主地升腾起来。他心中暗骂:这区区五品提调,竟敢擅自将天机处副指挥史扣押,简直是胆大包天,不知死活!
史隆大人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甚至连正眼都未曾给予许天朗一个,只是轻蔑地从鼻孔中发出一声“哼”,随即一甩宽大的袖袍,带起一阵微风,大步流星地踏进了巡护营提调衙门的大门。
跟在史隆大人身后的关胜,则是面色凝重,眼神中闪烁着审慎的光芒。他深知,此次提审元太,不仅关乎一桩悬而未决的大案,更可能牵扯出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纠葛。他默默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暗自盘算着应对之策。
一踏入那扇沉甸甸的朱红大门,史隆大人的心头便不由自主地笼上了一层阴霾,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悄无声息地在他周围蔓延开来。大厅内的光线昏暗而压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他的目光扫过室内,只见二十余名身着铁甲、手持刀枪的士兵如同雕塑般矗立在大厅两旁,他们的面容冷峻,眼神坚毅,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速将元太副使提来,刑部要立即将人带走提审。”史隆大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边说边转头,目光如炬地射向一旁的许天朗,那眼神中既有审视,也有不容反抗的命令。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许天朗却并未显露出丝毫的慌乱。他身形挺拔,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大人且慢,该犯目前不能随意提审。”
史隆大人的眉头微微一皱,他没想到许天朗竟会如此镇定自若地提出异议。他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轻蔑:“哼,现在还轮不到你说话。天机处已经与刑部商定,此案将由刑部出面审结,岂能容你这区区巡护营的校尉置喙?你莫非是忘了自己的身份,想挑战本官的权威?”
大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仿佛一根无形的弦已经绷紧到了极致,随时都有可能断裂。士兵们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而急促,他们紧握着手中的刀枪,目光在史隆大人与许天朗之间来回游移,等待着接下来可能爆发的风暴。
“这可不是小人随意说的。”许天朗说着,径直走到大厅上手位立定后,此时,一名身着铁甲、面容冷峻的侍卫紧随其后,双手稳稳托着一盘覆盖着黄绸的器物,那黄绸在烛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显得格外庄重神秘。许天朗未做任何迟疑,从盘中缓缓拿起一卷精心装裱的文书,大声宣读到:“宣太皇太后懿旨!”
史隆和关胜两人一听太皇太后有旨,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下跪听旨。
“兹鉴于天机处副指挥使元太一案干系重大,牵涉朝中重臣通番要案,现着掌印太监史隆和刑部侍郎关胜二人,于巡护营秘密提审元太,审讯独立进行,期间不得与外人接触,提审结果直接向哀家面呈。审讯期间,史隆所负责的天机处职责暂时交由巡护营提调许天朗负责。”
听旨后,史隆和关胜二人都大吃一惊,没想到元太一案关系这么重大,太皇太后都亲自过问,而且这种秘密审讯的方式也是第一次,两人不免面面相觑,心中充满疑惑。
宣读完懿旨后,史隆不得不跪高谢领旨,并将天机处的指挥令牌交给许天朗。
许天朗将二人在大堂上安置落座后,一面让人去牢房中将元太提出来,一面让两旁侍卫退出巡护营大堂,将大门紧闭,他大声宣布道,此大厅除了每日押送犯臣元太之外,任何不得随意进出,违令者斩。
许天朗又向史隆二人交待说:“此厅后堂有两间厢房权作卧室,大人夜间就在此休息,三餐饮食也有专门安排送至厢房内,照顾不周之处还请多多担待。”说罢许天朗也恭身退了下去。
史隆这才明白,这分明是要将自己软禁于此啊,这是为什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想到既然太皇太后让他交出天机处的处置权,可能是为了调用天机处的兵权,那为什么现在要调用天机处的兵权呢,他又想到了,两日后,是国师的大寿庆典,太皇太后是怕国师联合皇上趁机搞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斥夺其兵权,是以防万一之举吧,毕竟天机处是直接听命于皇上指挥的。
想到此,他反而放下心来,他本来就不想趟这浑水,他知道现在皇上夹在太皇太后和国师中间,也很难做。到时候国师要是真与太皇太后发生分歧,当面闹翻,皇上会站在哪边呢?如果皇上不表态,他又该怎么办呢,到时候企不陷入两难境地。现在这样倒是省去了他不少麻烦,能在这里躲两天清闲,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