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林宇被轻微的啜泣声惊醒。他悄悄起身,发现张涵不在床上。循着声音,他在厨房找到了她——张涵蜷缩在角落,手里攥着一张全家福,无声地流泪。
"想他们了?"林宇轻声问,递过一杯温水。
张涵接过水杯,手指微微发抖:"今天是我妈的生日...上一世这时候,他们已经..."
林宇在她身边坐下,轻轻揽住她的肩膀:"跟我说说她吧,你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这个简单的邀请像是打开了闸门。张涵开始讲述她父母的点点滴滴——母亲爱种花,父亲喜欢钓鱼;每年春节全家都会包饺子,母亲总是偷偷往她碗里多放几个...
"他们一定会为你骄傲。"张涵说完后,林宇轻声说,"你保护了小雨,建立了这个安全的家。"
张涵靠在他肩上,泪水渐渐止住:"谢谢你...听我说这些。"
"随时可以。"林宇吻了吻她的发顶,"我们是一家人。"
那一刻,他感到张涵的身体完全放松下来,仿佛终于卸下了某个沉重的负担。两人就这样依偎着,直到黎明微光透过窗帘。
随着时间推移,农庄的生活逐渐形成规律。早晨检查防御系统,上午训练和劳作,下午教育小雨(张涵坚持孩子必须继续学习),晚上轮流守夜。林宇甚至用旧书搭建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帮助大家保持心理健康。
一个月后的夜晚,林宇正在屋顶观察周围情况,张涵端着两杯自制果酒爬上来。
"纪念日。"她轻声说,递过一杯,"我们活过第一个月。"
林宇接过酒杯,与她轻轻相碰:"还会有很多个这样的纪念日。"
星空下,两人肩并肩坐着,偶尔交谈,更多的是舒适的沉默。当张涵的头不知不觉靠上林宇的肩膀时,他没有动,生怕打破这珍贵的时刻。
"林宇。"良久,张涵轻声唤道。
"嗯?"
"如果...我是说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你会改变什么?"
林宇思考了一会儿,诚实地回答:"我会更早找到你和小雨,不让你们受一点苦。"
张涵抬起头,月光下她的眼睛亮得惊人:"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你不是林宇...或者说,不是我认识的那个林宇。"
林宇心跳漏了一拍:"那我是谁?"
"更好的人。"她轻声说,然后吻了他的脸颊,"不管你是谁,谢谢你来到我们身边。"
这个吻轻如羽毛,却在林宇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鼓起勇气,正要回应,突然警报器尖锐地响起——有东西触动了外围防线!
两人瞬间进入战斗状态。林宇抓起旁边的斧头,张涵则架好弩箭,迅速下楼查看监控。
屏幕上,三个衣衫褴褛的人正在围墙外徘徊,其中一人试图翻越铁丝网。
"幸存者。"张涵低声说,表情复杂,"看起来没有感染迹象。"
林宇仔细观察着画面:"但他们携带武器,而且...看这里。"他指向其中一人腰间的手枪,"军人制式装备,很可能是从检查站抢的。"
"要帮他们吗?"张涵问,声音里充满矛盾。
林宇知道她在想什么——上一世,幸存者可能比感染者更危险。但见死不救又违背人性。
"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物资,但不能让他们进来。"他最终决定,"至少不能马上进来。需要观察和评估。"
张涵明显松了一口气:"我和你一起去。小雨在密室很安全。"
两人全副武装来到院子,隔着铁门与陌生人对话。那三人自称是从城里逃出来的大学老师,但林宇注意到他们手上的茧子和警惕的眼神更像是军人或警察。
"我们只需要一些食物和水。"领头的高个子说,"不会打扰你们。"
林宇通过门缝递出一包物资,但拒绝透露农庄内的具体情况。当对方试图窥探内部时,张涵的弩箭立刻对准了他们。
"拿了东西就走吧。"她冷声说,"这里不欢迎访客。"
三人最终离开了,但林宇确信他们记住了农庄的位置。回到主楼后,他和张涵决定加强警戒,并准备了一个紧急逃生方案。
"人性在末世会变得很复杂。"睡前,张涵低声说,"有些人为了半块面包就能杀人..."
林宇轻轻握住她的手:"但我们不会变成那样。无论外面多么黑暗,这里都会是光明之地。为了小雨,也为了我们自己。"
张涵没有回答,但她的手指与林宇十指相扣,无声地传递着承诺和信任。
【任务完成度:65%】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张涵对宿主的信任与依赖已达到关键点,请继续保持。】
林宇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既满足又忧虑。他们成功建立了安全的避难所,但外界的威胁与日俱增。更棘手的是,那些幸存者的出现预示着新的挑战——在丧尸横行的世界里,最危险的往往不是行尸走肉,而是活着的同类。
农庄的秋天格外宁静。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果园里果实累累,鸡群在围栏中悠闲地啄食。林宇站在屋顶,望着这片他们用一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世外桃源,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
"爸爸!看我摘的苹果!"小雨在院子里蹦跳着挥手,小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七岁的她比末世前长高了不少,头发被张涵编成两条整齐的辫子。
林宇笑着挥手回应,目光扫向围墙外的荒野。一年来,他们击退了三次感染者的小规模袭击,处理了五批寻求帮助的幸存者——其中两批不得不武力驱逐。农庄的防御系统已经升级了三次,现在包括电网、陷阱和全天候监控。
"无人机有发现吗?"张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背着复合弩,腰间别着匕首,一身利落的作战服衬得身形更加挺拔。一年来的艰苦生活磨去了她身上最后一丝柔弱,取而代之的是坚韧与警觉。
"西边两公里处有一小群感染者,但正在远离我们。"林宇收起无人机控制器,"其他方向都很安静。"
张涵走到他身边,两人肩并肩站着。这种默契的陪伴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的一部分。过去一年里,林宇和张涵的关系逐渐从互相警惕的同伴,变成了彼此信赖的战友,再到如今亲密无间的伴侣。
"广播里有什么消息?"张涵问,眼睛仍扫视着地平线。
林宇摇摇头:"还是那些杂音。偶尔能收到几个幸存者社区的信号,但都在千里之外。"
他们每周都会用短波收音机扫描频道,希望能了解外界情况。几个月前,他们曾收听到一个自称"新希望"的大型幸存者基地的广播,位于北方三百公里的山区,据说有军队保护和科研设施。
"你觉得那个'新希望'基地真的存在吗?"张涵轻声问。
林宇知道她在想什么。农庄虽然安全,但长期孤立无援终究不是办法。小雨需要更多同龄人,他们也需要医疗支持和信息交流。
"存在,但不一定如宣传的那般美好。"他谨慎地回答,"大型聚居地意味着更多的规则...和更复杂的人际关系。"
张涵的嘴角微微上扬:"你总是这么谨慎。"
林宇笑而不答。这一年来,张涵不再追问他的"改变",但偶尔还是会流露出好奇。他巧妙地用"生存狂"和"军事迷"等借口搪塞过去,而张涵似乎也接受了这个解释。
"我去准备午饭。"张涵最后看了一眼远方,转身下楼。
林宇继续巡视了一会儿,确认没有威胁后,也下了屋顶。经过书房时,他听到小雨正在朗读——张涵坚持每天给孩子上课,从识字算术到基础科学,甚至包括简易的生存技能。
"...'罗宾逊在岛上建了一个安全的家...'"小雨稚嫩的声音充满认真。
林宇微笑着走向厨房。张涵正在处理早上钓到的鱼,动作熟练而利落。她的长发束成马尾,露出颈后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三个月前与一群掠夺者搏斗时留下的。
"需要帮忙吗?"林宇从后面环抱住她,在她颈间轻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