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愚孝老黄牛
小七缘2025-10-17 10:002,988

  三百两雪花银,如同一声惊雷,再次将林宇推到了林家村的风口浪尖。

  村民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往日里,谁家能攒下十几两银子,那就是了不得的富户了。三百两?那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巨富!

  消息传开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人们聚在村头大树下、井台边,议论的中心全是林宇。

  “我的老天爷!三百两!宇小子这下可发达了!”

  “县令大人亲自赏的!说是他献的那个什么肥的功劳!”

  “啧啧,早知道那粪肥那么值钱,俺也去琢磨了!”

  “拉倒吧你,宇小子那是脑子活泛,你会个啥?”

  各种羡慕、嫉妒、惊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当然,也少不了些酸溜溜的怪话和暗中窥探的目光。

  李翠芬听到这消息时,正在院里骂骂咧咧地喂鸡,手里的破瓢“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了几瓣。她先是愣住,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悔恨和贪婪猛地攫住了她的心!

  三百两!那本该是她的钱!要是当初没把老大分出去……要是对他好一点……这钱不就都是她的了?能给老二在镇上买个大宅子,能给老三说个镇上的漂亮媳妇,能给小宝买无数笔墨纸砚和新衣裳!

  她眼睛都红了,当下什么都顾不上,拍打着身上的灰就想往村东头冲。却被闻讯赶回来的老二林方死死拉住。

  林方在镇上做账房,消息更灵通些,脸上也是青白交错,既嫉妒又后怕:“娘!您还去闹什么!现在大哥可是县令大人……不,是州同知大人看重的人!您再去闹,惹恼了大哥,万一他在周大人面前说句话,我这账房的差事还要不要了?”

  李翠芬被儿子一吼,稍微冷静了点,但心里那团火却烧得更旺,捶胸顿足地哭嚎:“我的钱啊!那都是我的钱啊!天杀的不孝子啊……”

  林方看着母亲撒泼,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自诩读书人,看不起地里刨食的大哥,可如今,大哥不仅得了官身赏识,还手握巨款,而自己却还得在镇上小心翼翼地看人脸色。这种落差让他难受得紧。

  不同于李家的鸡飞狗跳,村东头的破屋里,却是一片异常的平静。

  林宇将沉甸甸的银子交给林花时,林花的手抖得几乎接不住。她看着那白花花的银锭,感觉像做梦一样不真实。

  “孩子他爹……这……这真是咱们的了?”她声音发颤,眼圈又红了,这次却是喜悦和不安交织。“嗯,咱们的。”林宇笑着点头,将银子仔细包好,找了个隐蔽地方藏起来,“放心,来的光明正大。”

  有了这笔巨款,他们的生活瞬间有了坚实的底气。但林宇并没有立刻大肆挥霍。他深知在这个时代,露富招灾的道理。他和林花商量后,决定一步步来,细水长流。

  他先是拿出二十两银子,请村长和几位族老作见证,顺利买下了自家那两亩薄田旁边相连的四亩中田。

  地契上清清楚楚写上了林宇的名字。这样一来,他家就有了六亩地,虽然不算多,但足够自家嚼用,还能有些富余。

  接着,他又花了十五两,从邻村买了一头正值壮年的健硕黄牛和一架结实的犁耙。有了牛,耕地、拉车都省力太多,林花也不用再那么辛苦。

  他还悄悄去镇上的铁匠铺,定制了一些更趁手、更坚固的农具,不仅自家用,也顺便给相熟的邻居打了几件。

  至于房子,林宇暂时没动。那破屋虽然简陋,但修补后还能住。他计划等农闲时,再好好规划,盖一座青砖瓦房,现在不宜动静太大。

  剩下的银子,他仔细收好,作为未来的启动资金和应对不时之需。

  生活改善了,饭桌上不再是稀粥野菜。虽然依旧节俭,但隔三差五也能见到点荤腥,白面馒头也成了家常便饭。林安的小脸肉眼可见地圆润起来,个子也窜高了些,眼神里的怯懦彻底被活泼和灵动取代。

  林宇并没有停下农业试验的脚步。有了更多的土地和资金,他开始尝试更精细的划分和管理。

  他在不同的田块里试验不同的肥料配比、不同的轮作方式(比如麦豆轮作,稻肥轮作),甚至尝试性地开辟了一小块地,种植从外地商人那里换来的新奇作物种子。

  他的这些举动,村民们看在眼里。起初还有人笑话他有钱烧的,瞎折腾。但有了之前高产的事实,更多的人选择了相信和跟随。

  “宇小子,你这又弄的啥名堂?”“宇哥儿,这豆子种完真能肥地?”“林大哥,这新式锄头真好用,在哪打的?”

  林宇来者不拒,总是耐心地讲解原理,示范操作。他教大家如何更有效地堆沤绿肥,如何识别土壤的肥瘠,如何根据天气和墒情进行灌溉。

  他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任人欺凌的林家老大,而是成了林家村实际上的“农业技术带头人”。就连老村长遇到种植上的难题,也会拄着拐杖来问他几句。

  潜移默化中,整个林家村的农耕方式都在悄然发生改变。田地里的庄稼长势越发喜人,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大家对林宇的感激和信服,是真真切切发自内心的。

  偶尔,李翠芬还是会忍不住,跑到林宇家附近转悠,看着那新买的牛、整治得井井有条的田地,眼里几乎要滴出血来。但她每次刚想靠近,就会被邻居“恰好”拦住。

  “翠芬婶子,又来看宇小子啊?唉,要说宇小子真是仁义,每月送来的粮食都是上好的新粮呢!”“是啊,比某些把病儿子赶出门的人强多了哦!”冷嘲热讽之下,李翠芬每次都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林宇兑现着他的承诺,每月都会让林花按时送去足够李翠芬吃用的粮食,不多不少,但品质绝对不差。这既全了孝道,堵了众人的嘴,也彻底划清了界限。

  周县令赴任前,果然又派人来询问过林宇是否改变主意,并留下话,若有所需可去州府寻他。林宇再次婉言谢绝,只托人送去了些自家种的新鲜瓜果表示感谢。

  日子仿佛潺潺流水,平静却充满生机地向前流淌。

  林宇站在自家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禾苗在夏日的微风中起伏,如同绿色的波浪。身边是健壮的黄牛,家里有余粮,兜里有余钱,妻子脸上有了红润的笑容,儿子在身边快乐地奔跑。

  他知道,最初的艰难已经过去。凭借现代的知识和谨慎的谋划,他不仅彻底洗白了原主的窝囊形象,赢得了尊重,更为妻儿打下了一份坚实的家业。

  这三百两银子,如同及时雨,让他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但他更享受的,是这种通过自身努力,一点点改变生活、甚至带动乡邻一起向上的过程。

  又是一年春风暖,林家村的杨柳抽了新芽。

  村东头青砖瓦房的院子里,林安正踮着脚,努力想把一只新糊的燕子风筝举过头顶。风筝是林宇亲手扎的,削得极薄的竹篾,糊上韧性的皮纸,画了俏生生的眉眼,比镇上卖的还精巧。

  “举高些,逆着风跑!”林宇笑着在一旁指点。

  林花坐在门槛上缝补衣裳,看着院里笑闹的父子俩,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阳光洒在她半新的棉布裙上,暖融融的。如今的她,脸颊丰润了些,眼神明亮,再不见当年的畏缩与枯槁。

  林安举着风筝跑了几个来回,那燕子终于颤巍巍地乘风而起,越飞越高,在湛蓝的天幕上变成一个小黑点。孩子兴奋得小脸通红,绕着院子欢呼:“飞起来啦!爹!娘!快看!”

  笑声惊动了路过院外的几个孩童,都扒着篱笆墙,眼巴巴地瞧着天上那自由翱翔的燕子,眼里满是羡慕。

  林宇见状,回屋抓了一把铜钱,招呼那几个孩子:“去村口张老汉那儿,一人买个糖人吃。”

  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欢呼,一窝蜂地跑了。

  林花走过来,柔声道:“又惯着他们。”

  “几个糖人,不值什么。”林宇看着孩子们跑远的背影,目光深远,“安儿以前,也是这么看着别人吃糖人的。”

  林花闻言,鼻尖微微一酸,随即又被巨大的暖意包裹。她轻轻靠向丈夫坚实的臂膀,低声道:“如今……真好。”

  是啊,真好。有遮风挡雨的家,有吃饱穿暖的日子,有丈夫的呵护,有儿子的欢笑。那些忍饥挨饿、担惊受怕的岁月,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了。

  风筝线轴在林安手里欢快地转动着,燕子乘风,仿佛要挣脱那根线,飞向更高远的天空,却又被温柔地牵绊着。

  就像他们的生活,扎根在这片给予他们温暖和希望的泥土里,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肆意生长。

  微风拂过,带来田野的清香和隐约的童谣声。岁月静好,莫过如此。

继续阅读:第四百一十四章落难农户伪装书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快穿之渣男洗白手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