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咸阳宫出来,周青臣终于完全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比较有意思的是,扶苏就像是知道周青臣回来谢恩一样,特意备好了马车,就在宫门外等候着他。
“先生!”
“殿下!”
有些话无需说出口,一切都在不言中。
“大秦学宫一直压着没有开办开学典礼,不如我们先去看看?”周青臣含笑着说道,对于扶苏先前卖了自己的举动,完全就没放在心上一样。
扶苏缺觉得心中有愧,尤其是周青臣这样越是不说,他就越是觉得对不起周青臣。
不过,现在周青臣也已经算是自己的准妹夫。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后,日后多多补偿就是了。
“时间倒是定了下来,春耕之前,就会开启……”扶苏引领着周青臣登车,随后微微含笑道:“先生,对于北方局势,你可有什么见教?”
“王离率军外出,两万人和匈奴人开战,最后却只有几百个人跟着回来,算是大败而归,只是……炸药可曾用上了?”
“不曾。”扶苏眉头微皱,显得很不自然。
其实压根就没打起来,可是话都说到这份儿上,总不能现在坦白?
那样的话,大家面子上都过不去。
扶苏又道:“匈奴来去如风,我们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能够遏制的吗?”
加特林造不出来,但是周青臣觉得火炮这种东西,就足以让匈奴人胆寒。
这毕竟是彻彻底底的降维打击。
“殿下莫着急,臣下会继续此前的研究,只要青铜足够,浇筑出来的大炮,也足够匈奴人喝一壶的。”
扶苏这么说的目的,其实就想看看周青臣有没有恼怒,如果周青臣很生气,或者是表现出来生气的样子,扶苏都会立刻坦白说自己的不容易,然后请先生谅解。
好在,先生真是个好人啊!
“先生放心,此前扶苏没有余力支持先生做这项研究,但现在扶苏也是大秦储君,有足够的权力调动资源为先生所用。”
“只要材料足了,臣下万不会让殿下失望的!”周青臣以保证的口吻回应。
扶苏越发觉得心中愧疚,暗自思索着将来该怎么补偿一下周青臣。
自己亲妹妹都贴出去了……嗯,如果阴嫚将来真的做了一个妒妇,自己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殿下,听说赵高被选调为公子胡亥的老师,不知此事……”
“又终止了。”扶苏清楚周青臣和赵高的关系不错,这会儿让赵高去做胡亥的老师,那简直就是害了赵高。
“终止了?”周青臣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扶苏微笑道:“胡亥引狼入室,危害父皇安危,自此以后,我大秦再也不提及炼丹之事,炼丹已经归类于妖法,不仅要斩首,更要夷灭三族!”
周青臣听得心里发虚,其实炼丹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这可以换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医药研究!
华夏古代的医药研究,其实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是这些炼丹师搞出来的。
也正是为此,中医的很多理论听起来就像是修道一样。
不过,周青臣觉得,大秦学宫成立之后,想来是可以脱离这种奇怪的论调,把医药理论的研究,拉回正轨。
免得到时候研究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吃不死人,却又吃不活人。
诸如那极为著名的五石散。
搞得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出了天大的问题,整片大地上的人民都为此受苦受累。
“那赵高他现在?”
扶苏微笑道:“赵高现在被改任为亲信太监,为陛下张目,坐镇南越番禺城,一旦那边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出现,赵高有参奏之权柄。”
“如此甚好,我还担心赵高走了,那边的天然橡胶林就没人管了呢!”周青臣松了一口气。
扶苏含笑道:“先生放心,陛下在确定治理南越国策的时候,你先前制定下来的东西,一切都没做过改变。”
“现在唯一的问题……”扶苏眉头皱了皱:“就是选调官员前往南越的问题。”
“大秦学宫第一次开学,必定会有寒门学子参与进来,这些人家境贫寒,本身就指望通过科举改命,既然是这样,那为何不着重录取一批这些人,然后授予官职,前往南越做官呢?”
“此举可行否?”扶苏略显担忧:“若是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后,也觉得艰难苦困,到时候一番折腾,人力物力损耗许多,却落了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周青臣嘴角微翘:“殿下,为什么不换个思路,直接张贴榜文,对考生们宣布出去,说是南越要招募多少官员,将这些官员的官职细致分开,然后让这些学子们前去参考。”
“若是提前知道做的是什么官职,这会不会暴露了我大秦国策呢?”
扶苏有着自己的顾虑。
“哈哈哈……”周青臣含笑道:“殿下,这有什么?就算是知道了某个地方的官职,那些乱臣贼子还能乱来不成?这但凡是参与考试的学子,官府要到其本人居住故乡,彻底核实此人,出不得分毫差错,确认清楚之后,方才放榜。”
“如此一来,这些乱臣贼子就算是想要通过科举进入我大秦官场,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真的混进来了那么一两个人,那在严格的监察制度之下,还能翻动起来什么浪花?”
扶苏稍一沉思,越发觉得周青臣这话说的有道理。
“先生,你放心,你就算是出任了某位藩王的相国,那也是待在咸阳城的,扶苏万万不会让你去那等不毛之地受苦的。”
听到扶苏这么直白且有力的保证,周青臣颇为感动。
老丈人什么的,都是浮云!
还得看自己的大舅子!
不过,如果朝政真的有变,周青臣自然也会参考一下吕雉说的那件事情。
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者,很清楚秦帝国二世而亡这事儿。
自己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老秦国会不会二世而亡,谁也说不清楚啊!
“多谢殿下,有殿下这句话,臣下就完全放心了。”
扶苏微微含笑,但是眼底深处总带着几分愧色。
大秦学宫到了!
周青臣走下马车,看着前方光整的水泥道路,心中隐约有种自豪的感觉。
往里边走去,水泥操场让周青臣有种回到了前一世的感觉。
他甚至还回头找了一下,看看有没有塑胶跑道……
估摸着,也就只差塑胶跑道了。
如果高子的天然橡胶提炼没有出啥问题的话,这也不难。
甚至于,篮球足球,将来也未必不可安排上去。
边上的学舍,依旧还是传统的建筑,未曾如骊山工地那边那般,修建起来了钢筋水泥的高楼。
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多是书生打扮,其中以儒家和墨家两派别的弟子较多。
当然,这两家门人的衣着,也是最好分辨的。
儒家是白衣,脸上抹粉,个个看起来面白俊朗。
墨家则是纯粹的黑衣服,天下皆白唯我独黑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诸子流派。
这些诸子流派的读书人们,十大显学流派中,几乎都有统一的制服以作区别。
其余的诸子流派,则对于衣着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也不知道是资金紧张,还是要求严格了,人家就去墨家和儒家混了。
扶苏领着周青臣登上一处高楼。
周青臣目光眺望开去,能将大半个大秦学宫尽收眼底!
毕竟,周围都是低矮的建筑,只要高度足够,想不尽收眼底,那也难。
周青臣以前看惯了钢筋水泥的高楼,仰头看不见完整的天空都是常态。
但是来到秦朝之后,就不一样了。
他在自家的阁楼上,都能俯瞰好大一片区域。
各个院落里那些学子们的样子,也落入周青臣眼中。
他有些奇怪地问道:“殿下,大秦学宫入学的要求,没说过要发放统一的校服吗?”
“校服?”扶苏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而且这个词儿,也太新颖了,他竟然一下子没弄懂是什么意思。
周青臣轻咳一声:“就是统一着装。”
“不曾。”扶苏摇头道:“先前帝国一统,只是统一用黑头巾扎头发,往下推行的时候,都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秦朝称百姓为黔首,也正是为此。
周青臣摇头笑道:“殿下,你难道忘记了,我们成立大秦学宫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那不是为了我大秦的统治基础而开创?科举制度需要足够多的学子基础,除此之外,也可以吸纳整个社会的注意力,全部放在科举制度之上,那样的话我们这个帝国才会稳定,自然就可以长治久安。”
“殿下,你忽略了一点,长治久安的基础,还有一个,那就是让天下的聪明人都进入书院,安心读书。”
扶苏眉宇含笑,连声称是。
周青臣倏然看向远方:“这学院中,弟子最多的,当属于儒家和墨家,其实和诸子百家原本放任其在江湖之上的时候差不多是一样。”
“所以如何监管,就出现了大问题。”扶苏感叹道。
“不必我们自己出人力监管,让他们自己管自己。”
“让他们自己管自己?”
周青臣扯了扯自己的衣服:“就比如说,统一的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