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选址我们还在定,但不会离太远。第一批学员,我们会从各个战斗部队里挑出最拔尖的战士来参训。你觉得,多久能把他们练出来?”
“三个月,够了。”
“到时候组织会派个人过去给你当副手,主要负责后勤和协调,你只管把心思放在训练上就行。”
“是!”
副总指挥走后,宁远低头看着手里的任命书,心里沉甸甸的。
看来,接下来的重心,首先是组建特种学校,其次是去抗大上课,最后才是当个“学生”。
可他有点想不通,老总干嘛不干脆把他的学员身份给取消了?这样也能专心做事啊。
抗大开学前两天,宁远拿到了自己的课表。
他的特种战术指挥课,每周上两次。
整个抗大第五期,团级班两个,营级班四个,一共六个班,就是十二节课。
每天最多一两堂课,负担不算重。
但问题来了——他不仅要给别人上课,还得跟着班级继续学习。
这种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感觉,别提多别扭了。
再说,特种学校的筹建也没个头绪。估计得等选址敲定,再从各部队抽调精锐过来,才能正式开始。
作为学员,该学的教材已经发下来了。他花了一个下午,把所有书全都翻了一遍。
他甚至冒出个念头:干脆去找陈老总说一声,这些课我都会了,能不能别去占座了?
可转念一想,自己最近已经够扎眼了,还是低调点,老老实实跟着班级学一阵子吧。
一个月后,宁远以所有科目满分的成绩,提前毕业。
所有人都傻了眼。
十个月的课程,你一个月就全学完了?
那会儿课都还没讲到一半呢!
更别提不少学员还在学认字,看教材像看天书。
大家一开始都以为他是大学生,底子好。
可其他几个大学生学员却羞得抬不起头来——同样是大学生,差距咋这么大呢?
这时,特种学校的地址也确定下来了。
宁远之前带的特战小队成员早就搬过去了,一边训练,一边帮忙建校。
自从听说自己将来可能要当教员,这群战士立马变了样。
以前训练拼的是体力,现在拼的是脑子。
宁远说,要从他们当中选出文化水平最高的十个人当助教。
消息一出,大伙儿晚上全在熬夜看书,学习劲头比当年在特战营还猛。
另外,宁远主动向陈老总申请了三名老师:两个教文化课,一个教日语。
这些知识他自己当然懂,但他是校长,得管方向、抓整体。
具体教学,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更合适。
陈老总还给他配了个助手,专门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
虽然筹备了一个月,校牌也挂上了,可在宁远眼里,这里更像一个训练营,根本不像个正经学校。
但他也没急。
训练营就训练营吧。
万丈高楼平地起,哪件事是一下子就能成的?这段时间,他把特种学校第一批学员的课程全都安排妥当了。
文化课包括:传统经典、数学、政治理论、日语。
训练项目有:负重长跑、游泳潜水、爬墙攀岩、打枪射击、近身搏斗、各种驾驶(汽车、坦克、装甲车)、隐蔽潜行、爆破技术、化装伪装、手势暗号、侦察观察。
校内还划出一大片空地,在宁远指挥下,建起了攀岩墙、搏斗场、爆破训练区等设施。
别的都不难办,就连汽车,后勤也搞来了一辆。唯独坦克和装甲车,总部根本没有这玩意儿。
宁远就派和尚带人四处打探,看附近鬼子防区有没有装甲部队。
一查还真查到了——发现一支驻扎在外围的鬼子装甲团。
他当夜带队急行军一百多里,直接端掉了这支守在外围的鬼子装甲部队。
缴获三辆坦克、五辆装甲车,全开回来了。
这一下,整个总部都震惊了。
陈老总听说这事,半天没吭声。
“你们就为开一门课,连夜突袭,硬是干掉一个鬼子装甲团,还把人家的坦克战车全开回来用上了?”
“这……是不是太狠了点!”
陕甘宁附近的鬼子指挥官得知八路军总部干出这种事,立刻派飞机前来轰炸报复。
可他不知道,宁远早就看这些飞机不顺眼了。
之前他手里的枪被上交了,鬼子飞机趁机轰炸过两次。
现在因为要办特种学校,得教射击课,他申请的武器也批下来了。
敌机刚飞到头顶,他就冲上土窑顶,一通操作,当场击落两架战斗机,第三架也被打得坠地——没炸毁,基本完整。
那架完好的飞机居然还能在地上跑,就是飞不起来了。
宁远立刻让陈工带人从之前缴获的飞机上拆零件,换到这架坠毁的飞机上。
没多久,这架飞机居然又能飞了!
问题是,没人会开。
宁远虽然运气逆天,但也不能随手变出飞行员来。
可既然有了飞机,特种学校干脆再多加一门课:学开飞机。
不要求立刻上天,但在地面开一开,模拟飞行流程,还是能练的。
于是,宁远专门添置了一些飞行员训练设备。
比如旋转训练器、失重体验装置、抗晕眩测试设备,从中挑出几个不头晕、反应快的尖子兵,每天轮流上机练习。
一点点摸索这套新本事!
所有人都盯着这所刚成立的特种学校,看着看着,大家发现——宁远这回搞的规模有点大啊。
像开车、开坦克、开飞机这些课,谁听了都眼热。
特别是后来人们知道这里是培养“兵王”的地方,只要是个部队主官,都想把自己手下多塞几个人进来。
宁远为此忙得焦头烂额,天天忙着拒绝。
平时在总部转转,总有人堵他,求他收人。
他只能推说“没名额了”,搞得自己心烦。后来干脆没事就不出门,天天窝在办公室里。
“报告!”门外响起敲门声,接着传来一个女声。
“请进。”
宁远一愣,这声音怎么听着这么熟?
门推开,一个女兵走了进来:“工兵学校学员刘向红,前来报到。”
她剪了短发,齐耳长度,一身整洁军装,眉眼柔和,却透着一股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