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老子没毙了你就算仁慈了!
不空军的钓鱼佬2025-10-18 13:142,015

“嗯,刚才我在看那个‘三三制’战术。看起来简单,其实设计得挺巧妙。结合我几十年的打仗经验来看,你这个战术,很可能给我们部队带来全新的打法。这真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宁远嘴角抽了抽,小声说:“报告,是……我总结的。”

“这个东西好啊,不只是特战队能用,普通部队也值得推广。我带回去再深入研究研究。”

“好!”

“今天下午,我们几个开了个会,专门提到了你对抗战的贡献。你这两回的功劳合在一起,决定给你记一次特等功,有没有意见?”

宁远连忙摆手:“没意见,绝对没意见!”“没意见,真没意见。”

“这是奖章,朱总指挥特意为你准备的。”

“哎呀,谢谢领导们抬爱,我以后一定更加拼命干活!宝塔山总部的奖章,我还是头一回拿到,心里真是稀罕得很。”

宁远连忙双手接了过来。

“还有这个,是最高总亲自给你写的表彰信,收好了!”

宁远脑袋嗡的一下,顿时头皮发紧。连最高总都亲自写信表扬我?丁伟和黄伟忠当场傻眼,两人瞪着眼睛盯着宁远,满脸不可置信:“你这几天到底干了啥?刚来总部,怎么就立了个特等功?连最高总都亲自写信夸你?还连着叫你两个‘英雄’?”

“兄弟,带一带我们吧!你也太猛了!”

“你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生产线上的英雄!”信纸普普通通,字迹却苍劲有力,两行大字跃然纸上。

宁远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头顶直冲脚底,整个人都麻了。

这种感觉,他从没体会过。

谁能想到,那位传说中的人物,竟然亲自为自己写下这么一句话?

话不多,可分量有多重?在宁远心里,这张纸比黄金还贵,比命还重。

这以后就是宁家的传家宝了,跟古代的免死金牌一个级别。

要是能再穿回去,他自己能吹一辈子;吹不完,还能留给儿子孙子接着吹。

丁伟和黄伟忠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扒着脑袋凑过来看。

宁远小心翼翼把信收进贴身的口袋,像护着宝贝似的。

副总指挥拿着他写的“三三制战术”走了,临走前还叮嘱他继续完善那份特种作战指挥纲要。看来,上头觉得他还能榨出更多干货。

丁伟和黄伟忠立马缠上来,嚷嚷着让他请客,非得听他讲讲这特等功是怎么拿的,为什么最高总会用两个“英雄”来夸他。

宁远心情大好,伸手在包袱里一掏,掏出一根金条,“啪”地拍在桌上:“去,买酒买肉,今天咱不醉不归!”

两人当场愣住,傻傻地看着那根金条。

宁远一瞅:“怎么,不够意思?还不乐意?”

“你请客……用金条?三七折那种?”

宁远又翻了翻包袱,除了金条,真没别的了。银元那玩意儿太沉,他嫌麻烦,压根没带。

“这儿金条不能花?”

“不是不能花,是怕食堂找不开……人家拿不出那么多零钱啊。”

最后两人还是出去买了酒菜,但压根没收宁远的金条。

其实宁远根本不清楚总部食堂的规矩。他到这儿几天了,一顿饭都没在食堂吃过。第一天是蹭了杨部长和陈老总的饭,第二天就失踪了。

第五天开始,特战队员陆续返回宝塔山。到第八天,全员归建。

总部特批,在山脚下划出一块空地,专门给特战营建营地。

100人出发,回来的只有92人。有8个兄弟,再也回不来了。

每一支小队,战绩都不错。

最狠的一队,趁着天黑摸进鬼子一个中队的营地,悄无声息干掉二十多个哨兵,全身而退。

还有一队,直接杀进太原城,用炸药把鬼子宪兵队司令部炸上了天,干掉了几个少佐、中佐。

可这支队伍也代价最大,行动中牺牲了四人。

宁远当场就把那个小队长撤了职。

太莽了!完全不看自己几斤几两,非要硬碰硬,结果把兄弟们搭进去。这种人,根本不配当队长。

这些兵,都是他一个一个亲手带出来的。死一个,他心里就疼一次。

“各小队,接下来两天,把这次行动的每个细节都写清楚。咱们集体讨论,好好复盘。”

“如果再来一次,你们还能不能做得更好?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杜狗子!你他娘的给我滚远点哭去!自己有没有数?鬼子旅团长的办公室在造军司令部,你去炸个宪兵司令部有个屁用!宪兵就是管治安的,头头最多是个大佐,你倒好,给我折了四个人!你还委屈上了?”

“目标情报没搞准,实力没对比,行动前不考虑意外,连撤退路线都没规划,你上的那些课都喂狗了?”

“老子没毙了你就算仁慈了!你先关他禁闭,再罚他加训!”

“教导员……我对不起死去的兄弟,您毙了我吧!”

“你还想学鬼子那套?人家是刽子手,毙你还便宜你了!以后训练量,翻倍!”

那两天,宁远也没组织训练。所有人都埋着头,捏着铅笔写总结。

又过了两天,宁远把所有小队的战例重新整理了一遍,汇总成册,送到了陈老总手上。

这些,都是对特种作战指挥纲要的有力补充。这段时间,宁远也没闲着,把特种作战的指挥手册重新整理了一遍,还把教学部分弄得更细致了。

老总既然想在队伍里推广特种战术,那他就得多准备点干货,让战士们真正学到东西。

一间普通的土窑里,

烟气缭绕。

陈老总亲自把整理好的《特种作战指挥手册》发给了在场的几个人,让大家一起看。

这本册子现在已经厚得像本书了,前面是宁远写的理论,中间是教学步骤,后半部分全是实战案例,

可以说是一套非常完整的作战思路了。

每个人拿到手都低头认真翻看,没人吭声。

册子数量不够,有的两人凑一起看一本。土窑里安静得很,只有吧嗒吧嗒抽烟的声音和偶尔咳嗽几声。

继续阅读:第146章 吵几句就得了,动啥手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让你带民兵,你在樱花种蘑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