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一个人快速的走进了御书房,皇上还在深夜批阅奏折,迷迷糊糊中听到一个人在喊叫他:“皇上,许久不见,竟觉得皇上有些苍老了些。”声音温柔娴熟,让皇上不由自主的放下了心中的疲惫,缓缓地抬起头来,映入眼帘的正是一脸娇羞的华妃。
“华妃,夜深露重,你怎会过来?”南宫傲天欣喜的已经忘记了华妃如今是个已死之人。
“臣妾来告诉皇上,一切都要小心,切不可太过相信他人,时间到了,臣妾该走了。最后,臣妾想告诉皇上,臣妾从来没有过任何的怨言,所以,还请皇上,不要再懊悔和愧疚了。”说话间,他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直到消失不见。
“华妃。”皇上已经触摸不到她的身体,才大喊着,一个没有留神便从龙椅上摔了下来。赵贾慌忙的走上前去,扶起了他:“皇上,您没事吧?还有哪里伤着,奴才去请太医过来。”
南宫傲天连连摆了摆手,赵贾虽然是他的贴身太监,却更像是他的朋友,他的亲人。赵贾跟了他一辈子,忠心耿耿了一辈子:“赵贾,朕方才梦到了华妃。”
赵贾听言,微微愣了愣:“华妃娘娘一定是来告诉皇上,不要再对此愧疚,想让皇上,静下心来,好好的治理国家。皇上是英明的皇上,百姓有了皇上才能够安居乐业。”
南宫傲天微微含笑:“还是你知道朕的心思,你说的对,华妃提前来告诉朕,不要再愧疚,可是她也告诉了朕另外一件事情。”
赵贾没有回答,因为他不能问,只能等皇上亲自开口,而皇上一定会开口告诉他。果不其然,方才走了两步,皇上停下了步伐说道:“他告诉我,不应该,过分的轻信一个人,你说这个人是谁?”南宫傲天说着,打量的目光在赵贾的身上游走。
赵贾慌乱的跪倒在地上,全身打着哆嗦:“皇上,奴才对皇上一直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
南宫傲天转过身道:“朕知道,所以朕并没有怀疑你,你说说看,朕太过相信谁?”的。
赵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哆嗦着道:“奴才,奴才……”
“让你说你就说,何必吞吞吐吐,朕不会怪罪你就是了。”南宫傲天知道他在害怕什么,所以提前给了他“免死口谕”。
“皇上对睿王爷,晋王爷,太子爷,皇贵妃娘娘都十分的信任。”赵贾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能够听得到,心扑通扑通跳的声音。说话间时不时的抬起眼皮来看看皇上的脸色,生怕自己的哪一句话惹怒了皇上。
南宫傲天并没有发火也没有其他的动作,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反而这样的动作在侍候多年的赵贾眼里看来,他是在沉思,在计划,在琢磨,可一个帝王的心思又算是他们这些下人可以琢磨的透的。
“赵贾,明天让睿王爷,晋王爷,太子爷带着家眷来宫里一趟,朕有话说。”皇上突然开口说道,着实把正在思考着自己的想法的赵贾吓了一大跳。
赵贾习惯性的跪在地上:“是。”
翌日
当赵贾宣完圣旨的时候,他们便从各家出发,唯一还没有动静的,便是睿王府。
千凝整理好了身上的衣物,再三确定完美无瑕之后道:“王爷,我们该去了。”
南宫轩不急不躁的放下了手中的书本,目光在千凝的身上游走:“爱妃,只是去宫里一趟,不用打扮的这么完美,宫里都是太监,再美除了本王也没有人看。”
“你这是什么话,你还去不去了,你不去我就自己走了。赵贾都来宣旨过了一个时辰了都,父皇应该生气了,你还不快快走。”千凝担心皇上会因为不满而对他有所惩罚。
南宫轩一把把千凝抱了起来:“好了,爱妃不用着急,他想找我们就让他们等着,总要本王的爱妃打扮好了才能去啊。不然的话,本王怕爱妃会尴尬。”
“油嘴滑舌。”千凝瞥了一眼南宫轩,却不得不承认南宫轩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
皇宫中
当南宫轩带着千凝走进御书房的时候,发现其他人都已经坐在了自己应有的位置上,太子南宫陌离不悦的目光便锁定在了他们两个人的身上:“三弟可真是好大的架子,父皇的旨意竟然还来的如此的晚,若是本太子没有记错的话,睿王府应当比晋王府和本太子的太子府都要离皇宫近一些吧。”
南宫轩不疾不徐的把千凝扶在了椅子上,转身脸不红心不跳的缓缓开口道:“本王不过是知道父皇的生活习惯罢了,这个时辰父皇应当还在休息,若是来的太早会打扰到父皇的美梦,这个时辰刚刚好。”
太子还想要反驳什么的时候,南宫傲天不偏不倚踏进了御书房的大门,众人急忙站起身来行礼:“儿臣/儿媳给父皇请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南宫傲天缓缓说道。
当佘蓝天抬起头来的时候,南宫傲天越看越觉得像华妃,实在是太像了,竟然没有注意他已经看的出神,赵贾干咳了两声,皇上才反应过来,缓步坐上了龙椅,看着自己这几个出类拔萃的儿子,心中多多少少也有些许安慰:“今天让你们几个过来,朕有些事情想要告诉你们。”
“父皇请说。”太子南宫陌离道。
南宫傲天点了点头,道:“这里有一份奏章,朕让你们看看,顺便告诉朕你们都有什么看法。”说着,示意赵贾把奏章拿了下去,可让几人都不明白的是,这是朝堂上的大事,若是皇上召见也没什么,不过为何让几个女人在这里,这就有些说不通了。不过,却没有人问出来,因为帝心难测,尽管这个皇帝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他们也无权猜测。
半柱香过去了,一炷香过去了……
“父皇,儿臣认为周元国的要求实在是太过无理,倘若我们真的这样按照他们的要求,就正中了他们的下怀,儿臣认为这场仗该打。”南宫陌离第一个站起了身毫不避讳的道。。
皇上这才回过神来,听着南宫陌离的话却是紧紧的锁住了眉头,转头看向南宫琅,道:“晋王,你有什么看法?”
南宫琅微微福了福身子,道:“父皇,儿臣认为这场仗不该打,如今我国战力虽表面上强盛,可实则还是太弱,加上今年的收成又不好,现在打仗一定是必输无疑。所以,儿臣认为,不该打。”南宫琅和太子南宫陌离完全是相反的答案,可却是皇帝一直在纠结和担忧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