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伊琅和付榕的婚礼定在了十月份,正好,天气不冷不热,微风不燥,是个结婚的好时候,陈伊琅和付榕商量后,决定将婚礼放在教堂举行,陈老太太是个基督教教徒,定在教堂更是称她的心意了。
婚礼顺利地举行,当教父对陈伊琅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清逸在一旁看得感动地哭了,陈易欣搂着清逸,“大哥结婚你就哭成这样,等你结婚你可怎么办?要不要先预定些面纸啥的?”清逸“噗哧”一声笑了,正好被前面的陈老太太听见了,老太太回头瞪了清逸一眼,吓得清逸不敢再发出声音。
婚礼结束后,陈伊琅便带着付榕去印度度蜜月,临走前,陈易欣对陈伊琅开玩笑道:“回来的时候我希望不是你和大嫂两个人回来!”陈伊琅还没反应过来,旁边的付榕已经羞红了脸:“哪有那么快,我们就去三个月”“三个月也够了……”陈易欣笑着说道。陈伊琅终于反应过来什么意思,对着陈易欣就是一拳:“别忘了,你和清逸还没结婚呢?到时候有你受的,还戏弄我……”四个人有说有笑送走了陈伊琅和付榕。
清逸就在和陈易欣回去的时候,在机场有看见了一辆黑色轿车,有些眼熟,一想,这不是那次家门口停的那辆吗?清逸回头又看了几眼,“怎么了?”陈易欣顺着清逸望的方向看去,“有什么嘛?”“哦,没什么,就是看到了眼熟的东西”清逸心里有些奇怪,一次也就算了,两次都看到了,仔细想想好像还都是榕榕出现之后,算了,瞎想啥呢,清逸摇摇脑袋,和陈易欣回去了。
卢萍这段时间给陈伊琅和付榕忙婚礼的事,已是累得不行,陈伊琅一走,卢萍就倒下了,整天睡在床上,陈老太太自然不会去照顾卢萍,自己还是个要人照顾的人,剩下张姨一个人在家里忙里忙外,实在忙不过来,清逸便主动请缨,要求每天来给卢萍和陈老太太烧饭,剩下的活,像什么洗衣,拖地就留给张姨了,也好,张姨闻腻了油烟味,也可以歇歇。
陈老太太听陈易欣说叶清逸要过来烧饭是一万个不愿意,端茶送水的活都做不了,还能做饭?陈易欣把老太太的担心告诉了清逸,清逸也只是笑笑,并不说话。
第二天早上,清逸便早早地来到了卢萍家,路上买了油条豆浆还有包子,到了卢萍家,陈老太太和卢萍都还在睡觉,清逸轻手轻脚地煮了一锅白粥,走上楼去看看卢萍,发张卢萍已经醒了。
“阿姨,您醒啦?”清逸走过去,将漱口水递给卢萍,卢萍漱了口:“傻孩子,到现在还叫阿姨,你以为真的要等两年你们才结婚嘛?”“阿姨,您这话的意思是……”清逸不解,“既然伊琅和付榕已经结婚了,你们也要尽早才是,你知道,伊琅并不是我亲生的,虽然从小我并不偏袒谁,可是大了就不一样了,家业也是要有人继承的,你和易欣早点结婚,他才能安心地工作呀!”卢萍语重心长地对清逸说道。
清逸点点头,她也希望易欣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做出一番事业,家里奶奶和爸爸并不会有意见,怕就怕陈老太太……“小逸,你在担心老太太吧?”卢萍看清逸一脸担忧的神情,“其实老太太她呀,人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我当年只是不小心将公司的一个账目弄错了,但后来及时改过来了,老太太知道了,也是为公司着想,再加上她一心只认定了她的先儿媳妇,所以要赶我走也是情理之中,我和她的恩怨啊恐怕只得一个人走了,才能化解。”
卢萍拉过清逸的手,拍拍她的手说道:“可是你不一样,虽然她现在还不是很喜欢你,可是只要你像付榕那样,做事顺着她,说些好听的,她也不会太为难你的”清逸抿了抿嘴:“您说的,我都知道,我还是慢慢来吧,我想奶奶可能还不太了解我吧,等她了解我了,也就好了”清逸不愿操之过急,是自己的不会逃掉的。
卢萍见清逸这么说,也只好作罢,清逸将早饭递给卢萍,陈老太太也醒了,她只好下楼去照顾陈老太太起床。“你怎么来了?张妈呢?”陈老太太见是清逸,心里不大高兴,“奶奶,张姨出去买菜了,卢阿姨在床上生着病,所以啊从今天开始就由我来服侍您起床啦!”清逸甜甜地笑着。陈老太太“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清逸笑笑帮助老太太穿衣,洗漱,然后扶老太太坐到餐桌前。
清逸将买的各色包子,豆浆,油条端到桌子上,再盛了碗稠稠的白米粥,“奶奶,也不知您爱吃什么,我就都买了些,还有这白粥是刚熬的,早上喝点对胃好的。”清逸将粥端到陈老太太跟前。老太太看了一眼,吃了一口白粥:“以后啊不要买这么多,我又不是慈禧,一顿早饭而已,以后买点豆浆油条就好啦!”清逸明白了,老太太这是变着法告诉自己,她爱吃豆浆油条呢!清逸笑了笑,给老太太又盛了碗豆浆。
吃过早饭,清逸又服侍卢萍把药吃了,再下楼,带老太太到外面逛逛,差不多到了中午,清逸就回来准备午饭,饭还要分为两份,一份送楼上,一份给老太太,晚饭也是这样,清逸一天下来,楼上楼下要跑了七八遍都不止,晚上回到公寓,累得都不想动,陈易欣帮清逸按摩,清逸趴着趴着就睡着了。陈易欣见清逸这么累,叹了口气,将清逸轻轻抱到床上,清逸丝毫没有感觉,换了个姿势一觉睡到天亮。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卢萍身体好了,清逸才结束了“工作”,这段时间,清逸不定期地买点水果带给陈老太太和卢萍,带些报纸给老太太看看,还和陈易欣商量着,买了一台放映机,放在陈老太太的房里,清逸知道老太太喜欢听戏,就提前在里面存了一些戏剧,这样不用每天出门,老太太也能打发时间了。
陈老太太对清逸每天如一日的照顾也是记在心里,对清逸的态度也是日渐好了起来,清逸看到老太太的变化,心里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这么多天的累没有白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