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你还是再选一个新的吧,你这个太难达成了。】
【系统提供新选择:】
【一、历史见证者,记录封神大劫历史,任务完成后奖励鸿蒙紫气*1、成圣功德*1。】
【二、拜师鸿钧道祖,入天庭,为天庭史官,奖励功德金身*1。】
【三......】
“我选打到服。”
【???】
一阵吱哇的电流声划过。
【让别人选你就让他们选不挨打的,轮到你你就选打到服?】
“你不懂。”
程诩隔空摄来几株炮制好的草药,将其简单炼制成一支烟。
点燃之后,他缓缓吐出一口烟雾来。
云雾缭绕之中。
他平静开口。
“若天道无私,人道自然没落,那我没意见,可如果这从头到尾都是一场天道针对人道的算计,用人道气运给天道做嫁衣,那就是不行。”
话说到这,他不禁回想起前世。
“历代先贤谁不是顶着巨大的差距,与强大到不可想象的敌人抗争?无论被追杀至荒山野岭,还是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他们都不曾说过一句投降,我又岂能认输?”
“系统,你二选一吧,要么杀我,要么,就跟我一条道走到黑。”
【......】
【你这个疯子!】
系统不再吱声,但显然已是默认。
还能怎么办呢?
这是它怼天怼地对空气选出来的孽障。
自己选的宿主,再气也只能忍着。
【教不严,师之惰。】
【虽然你没拜鸿钧为师,但千错万错都是他的错!】
【我滴乖乖我滴孩,赌了!】
“漂亮!”
听到系统肯定的声音,程诩心中稍稍多了一丝暖意。
至少在这个远离蓝星不知多远的地方,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念至此,他目光如炬。
眼见程诩的目光愈发坚定,二圣皆有些无奈。
四弟其实什么都好,唯独就是这性子。
实在是太倔了些。
事实上他们又何尝想丢下人族呢?
只是对于天道和道祖而言,他们虽身为圣人,也依旧不够看。
就是三清合力,也不一定能战过天道与道祖。
更何况如今,三清已经无法合力了。
能让人族薪火传承下去,已经是他们能尽的最大努力。
否则的话,人道将永无出头之日,哪怕历经万劫,也都只能屈居天道之下。
“四弟。”
太清圣人心知程诩心意已决,便也不再多劝。
“这卷一气化三清传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一道流光落入程诩眉心,一卷玄奥晦涩的法门在他脑海中缓缓展开。
太清传授给他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法门,还有多年以来的修炼感悟等,甚至还有当初悟法之时的灵感。
这对于程诩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自家大哥的一气化三清号称当今世上最强神通,一口清气化三道化身,个个可以暂时性拥有比肩本尊的实力。
那些修炼经验更是能让他以最快的速度领悟此种法门。
“四弟,你就在兜率宫中小住片刻,何时习得一气化三清,何时再出去吧。”
“好。”
程诩并未拒绝。
他很清楚,这是大哥在保护他,想让他学会了一气化三清之后再入人间。
至于说在此期间的大商,如今大商国运已经被他初步稳固,还有人皇幡镇压气运,暂时不会有大风险出现。
随即,他便在太清递来的翠绿蒲团上坐下。
刚一坐上去,他便感觉无尽的风火大道弥漫而来。
源源不断的风火之力涌入体内,在推动他修为精进的同时,也在为其增强肉身之力。
不仅如此,他周遭的空间也开始扭曲。
在这一刻,仿佛时间的流速都产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在太清施法过后变得愈发强烈。
在风火蒲团的助力下,程诩很快陷入入定之中,一边运转九转玄元诀修炼,一边感悟一气化三清之术。
见程诩已然开始悟道,通天教主捏了捏眉心,长叹道:“大哥,其实...四弟没错。”
“嗯。”
太清缓缓颔首,忽地轻咦一声。
“这是何种道,竟有如此杀气。”
通天教主也察觉到了程诩身上的变化,似乎在这次交谈过后,四弟像是变了一个人。
而今这种初步显化的道韵流转,那种气质越发明显。
“此道一经圆满,他怕是会直入大罗巅峰,甚至在大罗之时,便足以比肩准圣。”
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一种道,似乎源自于杀伐之道,又有力之一道的些许影子。
可里面却少了杀伐之道的戾气,多了力之一道的大威严。
二圣看程诩的目光第一次变得凝重起来。
“或许,四弟可以?”通天教主迟疑地看向太清。
不等其回应,通天又道:“不过,咱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多庇佑一下他,最好等他彻底练成再出去?”
太清沉吟片刻,一番推演过后,眼中多了一丝了然。
“不必。”
“他的证道之路,就在人间。”
一转眼便是七年过去。
.....
九间殿内,帝辛满面惆怅。
“大史好似一阵风,卷起大商风云,定我国运,又雁过无痕,眨眼间消失不见。”
一旁的老丞相商容笑道:“老臣知晓大王苦寻大史已久,不过他毕竟是仙人,许是求仙问道去了,还请大王莫急。”
“孤哪有派人去寻,丞相休得胡说。”
帝辛脸一红,随后便挪开了话。
“孤观北海战报,据说闻太师这七年来屡战屡胜,不日即可还朝?”
“确有此事。”
商容点了点头。
战报也经了他的手,不过说来也巧。
自老太师出征后,头几年一直在苦战,与袁福通率领的一众诸侯在北海来回拉锯,双方互有胜败。
可自从七年前大史来朝歌之后,战报便是败少胜多,到后来接连告捷。
沉思良久,商容眉头微皱道:“大王,会不会是因为大史稳住了我朝气运,这才使得闻太师屡战屡胜?”
“倒也不无可能。”
帝辛也陷入了沉思。
好像自从程诩来了之后,大商不管干什么,都会得到极好的结果。
出使东鲁,安抚南都,整治崇城,监视西岐。
再加上整顿吏治,减轻徭役赋税,将士屯田自养。
这七项大策下来,整个大商一片繁荣。
如今七年过去,大商的国力已然登上新的巅峰。
“只是不知大史何时能够归来了,唉。”帝辛看了眼那杆矗立王宫顶端的人皇幡,心中有些焦虑。
明明说是数日即可归来的,怎会耽搁这么久?
突然。
有信使匆忙赶来。
“大王,大事不好了!”
“何事惊慌?”帝辛沉着脸问道。
那信使跌跌撞撞冲进殿内,面如缟素,大声哭喊着。
“大王!”
“末将一路追查至陈塘关,方知七年前大史曾去过那里,结果在离去之时遭遇天谴,大史不敌,逃往南海,如今......”
“多半是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