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就让广来和广用到造船师那里学技术吧。”
广来和广用利用这几天闲暇时间,跟渔部落的造船师学习,怎样造船,虽然时间太短,造船师也会尽量的把造船的关键步骤,详细的告诉他们。
实在他们是,救了大头目和族人小利的救命恩人的朋友,造船师被部落高层要求,要把自己看家的本领,传授给广来和广用。
学会了最重要的几步造船本领,广来和广用回到袁生身边。
“大哥,即使我们学会了造船,寻找造船的木料也是一个难事,在这么短的期间内,跑到原始森林,挨个寻找能否造船的大木头,会耽误很多时间,也不一定找到合适造船的木头啊。”
袁生用手敲敲头:“你说的也对,我们对造船就是个外行,渔部落船只很多,经常会有破损的船只需要修补,我想他们手里应该会有木料。”
“他们富有造船经验,这些木料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好木料。这样,你们跟着我,到大头目那里买点用于造船的木料。”
袁生手里有犀牛角,就是太珍贵了,他舍不得。
还有在易部落时剩的交易币,这个也很少,要拿回去要给巫看的。
那么就只剩玉石了。
玉石是矿部落为了弥补族人希泽的过失,作为赔罪的礼物特意送给袁生的。
渔部落和矿部落相邻不远,应该对玉石很认可。
袁生按按兽皮袋里的玉石,和广来广用一起来到堆满木料的渔部落修补船只的地方。
袁生和广用广来,曾经在丰鱼宴上和巫、首领、还有大头目坐在一起,这样的位置,让所有的渔部落人都认为,袁生是高层的贵客,对袁生尊敬的很。
袁生对修补船只的人说明了来意,修补船只的人,当然认识他们,还看过广用的舞蹈,对广用印象深刻,对他们笑着点点头。
他们面前堆放着数量庞大的经过加工的木头,一时半会都用不上。
况且,就是用完了,还可以到森林里去采伐,方便的很。
修补船只的派手下告知大头目,要把木头卖给袁生造船,可不可以。
很快,那名手下就跑回来了,“可以的,大头目说的。”
袁生把玉石拿了出来,交换造船木材。
当把玉石拿出来的刹那,修船的人,眼睛都定格在玉石上了。
玉石在这里被认为所有交易中,最值钱的东西。
他能替渔部落收到玉石,不知道大头目看到玉石,会高兴成什么样。
“袁大人,这样啊,你们造船的时候,遇到不会不懂的地方,过来找我,我一定帮着你们把船造好。”
袁生把造船所需的所有木材都让广来广用扛回去。
觉醒了龙图腾,有了图腾之力,往返几趟扛大木头,对这哥俩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一路上惹来不少羡慕的眼神。袁生早就知道会出现心怀鬼胎的人。
但是没办法,渔部落没有可供出售的新船,他们所有的船只,都是正在捕鱼的船只,根本就没有闲置不用的船只。
让广来广用学造船,自己亲手制造船只,也为以后着想。
炎龙部落要想大发展,最终一定会迁徙到繁华、快速发展的中部来。
那么多人要过来,所乘坐的船只,可不是一只两只就能坐得下的。
现在袁生要带着他们回去,得做一条大船,正是哥俩锻炼手艺的时候。
这么多这么大的木头,想要隐藏不让别人看见,怎么可能呢。
白天,几个人就在一起叮叮当当的造船,到了傍晚,袁生就带着斯巴达到森林里狩猎,当然,干这么重的体力活,要狩猎到有能量富含营养的凶兽。
吃了凶兽肉的几人,在体内运转图腾之力,以便帮助肠胃更好的消化吸收。
袁生用心观察一下,感觉连续干了几天活的兄弟俩,没有表现出一点疲惫现象,应该说吃了凶兽肉,又让他们的图腾之力得到了提升,所以即使干了这么累的活计,他们都没有感觉到疲惫。
两周后,一条大船在渔部落修补船只的人帮助下,终于建造完成。
袁生带着广来广用到大头目那里去告别。
大头目送了很多晾晒的鱼干,还派了很多人和袁生他们,一起把刚刚建造好的大船拉到河边。
斯巴达很灵活,从住的地方跟着袁生出来,一直跑到前面。
看到袁生他们向着大船走去,立即就明白这是要坐船出发了,一下子跳到船上。
袁生和广用广来跳上船,挥手和岸上的人们道别,大家一起划桨,大船乘风破浪,驶离了渔部落所在的地域。
船只经过的河流,河里的鱼儿还是比较温顺的,只是偶尔有大鱼群经过时,才会吸引食人鱼前来。
宽阔的大河两边的景致,都向后退去。
偶尔回头看看,渔部落所在地已经变成一条线和天边融合在一起了,应该是航行了很远了。
几人逐渐熟悉了怎样划桨又快又省劲,不再把精力都用在划船上,也能倒出功夫聊天了。
正在此时,后面传来呼喊声,几人连忙朝后看去。
一只小船,倾斜着,好像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呼喊声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几人看到这种危险情况,都不由得停止了划桨。
从呼喊的声音来判断,驾驶遇险船只的人,应该是中年人,不会超过五十岁。
作为正派正经人,怎么可能见死不救,袁生告诉广来广用停止向前划,等待着这艘破船靠过来。
要救他,也要看看这人求生意识强不强,一个没有坚定意志的人,很被袁生瞧不起,袁生才不愿意搭理这种人,死了就死了。
不过,他们的大船刚刚停下来,那艘倾斜的严重的小船,开始快速的进水。
然后就在广用不断的惊讶声中,河水把小船吞没了。
“人呢?小船上的人呢?”大船上,只有广用不断地叫着,还晃着脑袋往河里左右查看。
广来只比广用大了三岁,此时却神情严肃,一点都没有想要跳进河里,去寻找遇险者的意思。
袁生更不用说了,就像没有看到这起事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