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玉受不了黎婧阮这么看着她,“但是啊,你得保证,这书不能出问题,不然我祖父肯定要。”
李婷玉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黎婧阮连连点头,本来以为会一直这么融洽下去,但是,到花园之后,李婷玉突然开始跟黎婧阮讨论起诗歌来。
“婧阮,你说你那些书里面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来历啊,我以前都从来没听过,像什么贺知章行,李清照,李白……,尤其是那个李白,倒像是个侠客,诗词里面到处都是豪气。”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黎婧阮只能从她写的那些诗词里面给李婷玉科普这些人,“我觉得这样的词句,他应该是个剑客吧,不然既然是吃饭,怎么还带剑呢。”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婷玉怔怔的把黎婧阮写给她的前面这些吟诵了一便,“这种人才,也会有怀才不遇的茫然,要是放在现在,有惜才之人,那该能有何等的风采啊……”
其实行路难一共有三部分,黎婧阮只给李婷玉写了第一部分,前面的其一之中的典故,就算是不知道,但是也颇有意境,但是后面的两部分。
像后面的其二里面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里面,郭隗、剧辛、乐毅这些人是个问题。
其三里面的“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之中,屈原、子胥这些典故又是个问题。
这些东西,要是黎婧阮说了,那就要牵扯到更多,为什么别的书上没有记载,为什么她能拿到这些东西。
这个时代,有些东西跟黎婧阮那个时代的过去有重合之处,比如说一些技术,比如活字印刷、中医学什么的,但是不同之处也多,像这些在以前如雷贯耳的人名,这里根本没有人知道。
为了避免麻烦,给李婷玉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她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呢。
不过,就这点都让李婷玉难以自拔了,那要是写完了,不得……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位李清照跟李白比起来,就有些,嗯,没有那么开阔的胸襟了。”李婷玉坐在石凳上,话音一转,又聊起李清照来了。
“李清照怎么就没有胸襟了?”这黎婧阮不能沉默了,李清照可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女词人,李婷玉这么说,完全就是在挑衅黎婧阮。
听到黎婧阮的反驳,李婷玉并不生气,反而跟她探讨起来。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与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比起来,可不是少了一份开阔胸襟嘛?”
“可李清照是女子,与李白的经历就完全不同,二者之间,怎么能相提并论?”黎婧阮不服,要是把李白的行路难全部写出来,还不知道谁更惆怅一些呢。
“怎么,李清照是女子?”李婷玉有点惊讶,她还以为李清照是女子呢。
“对啊,我记得这本书以前是有一页专门说李清照的经历的,不过后面遗失掉了,所以给你的这一版里面并没有这个解释。”事关偶像,黎婧阮绝不退缩!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这种家教之中学习,更是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才。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外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她夫君收藏的那些东西也全部散失,境遇孤苦。”
“从富家小姐到国破家亡,她这一生可以说是巨变,所以,你说她的词能不委婉凄凉吗?”
黎婧阮简单讲述了一下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有些不方便细说的就一句话带过,但也把李清照的一生说得差不多了。
“照你这么说,这李清照确实也是一个奇女子了。”李婷玉之前觉得李清照是个男子,与李白比起来就显得略微有些逊色,但是现在知道她是女子之后,心里对她的感觉就大有不同了。
“当然,我觉得,李清照这个人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还有高远的志向,豪迈的抱负。”
黎婧阮可谓是把自己脑子里面有的东西都一股脑的说出来了,她其实并不好这种诗词,但是李清照,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即使没有学习的要求,她也愿意去学的女词人了。
“婧阮看起来对这位李清照颇为敬仰跟了解?”李婷玉难得看到黎婧阮这个样子,心里也是好奇。
“那当然,你看她的词,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变化和韵味浓厚的美感,她强调“协律”,但在创作中又不受束缚。善于运用错综变化的声调韵律的不同节奏,来表达自己起伏变化的感情,这难道不值得敬仰追求吗?”
古文鉴赏的那节课的作业是写一篇关于古诗词方面的小论文,要求是六千字,黎婧阮写的就是李清照,对她也能算得上了解不少了。
可惜在给李婷玉的这本书上面,她并没有写太多,有些也不方便写在上面,所以不能抓着作品跟李婷玉逐字逐句的讨论。
李婷玉看向黎婧阮的眼神简直是在放光了,要是说以前的时候,她还只是把黎婧阮当做一个又共同爱好,可以在一起游玩的朋友,此刻那就是把黎婧阮当做一个真真正正的诗词上的知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