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叶惜文的详细了解,他现在所处的县城叫做宁城,而宁城县一直都是巴赫家族所控制的势力范围,按照当地的县志记载,从巴赫的最初的祖先统治宁城县道达荷统治的现在已有千年之久,在千年下来宁城县一直都是处于巴赫家族的势力统治之中,如果这般算下来巴赫统治宁城县的时间竟然堪比武氏家族统领狂龙帝国的时间,这样的底蕴对于一座并不算大的宁城县来说无异于影响是巨大的。
可能狂龙帝国对于这座县城的影响都不及巴赫家族在宁城县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狂龙帝国会放任当地的土司实行实习的制度了。
巴赫的动作很快,随着叶惜文向巴赫传出了狂龙帝国必胜的信号之后,巴赫便开始迅速的准备反抗陈继堂和陈辉玉叛军了。
首先把巴赫将宁城县内的成年男子迅速的组织起来,将武库中的兵器尽数的分发给这些成年的男子,而后命令宁城县内现有的武装力量对他们进行训练,使其能够具备一定武装斗争的实力。
此外把和迅速的抽掉了宁州城内的工匠开始对宁州现场进行加固,并且在宁州城通往各地的官道上设置了层层的关卡,以防止陈继堂和陈怀玉叛军之中的探子混入宁城。
另外巴赫也开始迅速的从散落在各地的粮仓之中调集粮草集中到宁城县中。
从这紧密有序的安排之中叶惜文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巴赫原来一直都在做着两手的准备,当叶惜文给了他一个确定的想法之后,巴赫这才大胆的放开手来,将对抗陈继堂和陈怀玉的行动完全的付诸行动起来。
从宁城县当前的状况来看,虽然宁城县的正规部队只有一万余人加上一些紧急训练的部队不过五六万之多,但是凭借执着坚固的城墙,对抗同等人数的陈继堂和陈辉与叛军应该基本上能够做到了。
形势愈发的朝着叶惜文所预见的方向发展。
随着一封讨贼檄文的发布,标志着巴赫正式开始站出身来反抗陈继堂和陈怀玉支持狂龙帝国在蜀州的合法统治。
当这个消息发布之后,震惊的不仅仅是陈继堂和陈怀玉,其他各地的土司也纷纷差点惊掉了下巴,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宁城县的土司竟然如此的大胆,竟然敢光天化日的和拥有着庞大军队的陈继堂作对。
当然消息500里加急送往狂龙城以后,武动以及朝中的大臣也震惊了,他们没想到在那偏僻的宁城县中,竟然有一个如此的忠义诚信之人,即使面临着陈继堂和陈怀玉叛军大军围困,依旧愿意忠诚站在狂龙帝国这边。
武动当朝便加封巴赫为一品忠义侯,当然因为巴赫身处蜀州所以自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武动却已经派出了秘密的特使携带着这封圣旨去了宁城县。
一品忠义侯,这个职位可不低。
满朝元老,除了四位阁老是一品大员以外,其余的若不是皇亲宗室,要不就是开国元勋的后代,可见武动对于巴赫给予了多么大的奖赏。
当然武动之所以要这么做,其一是想表达对于巴赫的欣喜,其二也是想要做给别人看,那就是只要对于狂龙帝国忠心,狂龙帝国皇室是愿意拿出多么大的诚心来对众人进行表彰的。
随着讨贼檄文的颁布,整个蜀州都知道了宁城县是狂龙帝国在蜀州城的法定代表人。
一些内心原本就寄希望于狂龙帝国笑到最后的势力也纷纷的派出了自己的密使前来与宁城县的巴赫进行接触。
叶惜文眼见形势大好,便于巴赫进行商议,看看能否召开一场杀贼大会,将蜀州境内但凡是想要支持狂龙帝国反对陈继堂和陈怀玉叛军的势力结合在一起,然后拧成一股绳共同与陈济堂和陈怀玉的大军进行作战。
如果各地都出现了反对陈陈济堂和陈怀玉的正义之军,那么对于宁城县来说无疑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叶惜文的这个建议提到了巴赫的心坎里,随着檄文的发布,一封杀贼同盟的倡议书在蜀州境内流传开来。
巴赫倡议但凡是愿意反抗陈继堂和陈怀玉这支叛军的各地土司以及正义之士都可以来宁城县共商讨贼大计。
果然随着巴赫这个倡议的发出,更多的想要反抗陈继堂和陈怀玉同志的土司们派出了自己的特使,有一些离巴赫层次比较近的土司竟然亲自到访。
当然,巴赫毫无疑问会将叶惜文这座真神引荐给他们,当他们听到巴赫竟然赢回了真神在宁城县坐镇之后,纷纷提出想要一睹真身的容颜。
巴赫硬着头皮向叶惜文提出了众多势力想要一睹真身的容颜之后,没想到叶惜文竟然欣然的同意了。
其实这正是叶惜文所想要的,只要自己能够取信于助威苏州境内的土司势力,解决陈继堂和陈怀玉的叛军,只不过是分分钟钟的事。
为了表达巴赫对于叶惜文的崇敬之情,巴赫特意为叶惜文搭建了一座禅堂。
原本还将信将疑的各地土司以及土司势力,在见到叶惜文端坐在莲花台,身后站着两头一人多高的大狗熊之后,顿时被叶惜文的气场和震撼住了,当下对叶惜文的身份不再起疑心。
甚至爱屋及乌,对于巴赫所高举的大旗也愈发坚定了信心。
杀贼大会共进行了三天,在巴赫一番震撼人心的功夫之下,各地势力纷纷涌动,决定配合巴赫共同曲奇反抗秦集团和陈怀玉叛军的大旗。
等同盟会议的第三天,眼看各项议程都已经谈判完毕了,谁知道一个意外来客到访,让原本就十分激动的众人,再次振奋起来。
这意外造访的来客不是别人,正是武动所派出的特使。
武动的特使携带着武动亲自草拟的圣旨下发到了宁城县在县城。
一品忠义侯,随着这个狂龙帝国皇帝武动亲自颁发的头衔下次在巴赫的身上,让原本就高举正义次的巴赫,愈发得有威信起来。
一场以陈继堂和陈怀玉为首的叛乱势力和以巴赫为首的反对陈济堂和陈怀玉的实力正式的决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