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叶惜文所料,宁城县大捷的消息没过两天,便传遍了整个蜀地,之前还在处于观望态度之中的各地土司纷纷朝着叶惜文以及巴赫投来了橄榄枝,诚心愿意接受巴赫以及山神叶惜文的领导,决定共同起兵反抗陈济堂和陈怀玉在狂龙帝国的统治。
当然身处狂龙城的武动也得知了此消息。
武动着实没有想到,叶惜文竟然能够凭借一座小小的宁城县,一举歼灭了陈继堂和陈怀玉的5万叛军。
如此一来陈济棠和陈怀玉的叛军一举减员了1/3,这对当前尤为显得困难的狂龙帝国无异于雪中送炭。
武动也算是看出来了,现在能够歼灭蜀州境内叛军的可能也只有叶惜文了,叶惜文不仅在指挥作战能力上有着突出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叶惜文妙计无穷。
武动从当前已知的消息来看,现在叶惜文已经成为了蜀州境内公认的上神,虽然武动还不清楚,叶惜文是怎么一步步爬到这个位置的,但是可想叶惜文必然有他的妙计。
蜀州虽然一直是狂龙帝国的疆土,但是事实上狂龙帝国对于蜀州的控制力度并没有太大,蜀州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藩镇割据的小国家,只是因为狂龙帝国的蜀州守备军驻扎在那里,这才没有让蜀州混乱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狂龙帝国历代皇帝在蜀州境内派遣如此众多兵力的原因。
可想而知,如果蜀州的境内没有陈继堂和陈怀玉的这支大军,按照蜀州境内这些庶民民风淳朴,又崇武尚斗的风气,必定会给狂龙帝国本土造成无尽的麻烦。
陈继堂搁在以前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股肱之臣,毕竟他的存在的确有助于狂龙帝国对于蜀州的统治。
但是此刻,之前的股肱之臣已经便成了乱臣贼子,让人不觉像是一场戏梦一样。
陈怀玉所率领的大军被宁城县的士兵尽数围歼,陈怀玉只得率领小股部队狼狈的跑回到了成都,成都此刻是由陈济棠在坐镇,当她听到这个噩耗之后,差点晕倒过去。
本来陈继堂和陈怀玉造反,就是十分的小心谨慎,生恐一步走错,落入万劫不复之地,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蜀州守备大军竟然折戟在一座小小的宁城县。
如果说这5万大军若是直接在狂龙帝国平叛的军队手中倒还好说,毕竟狂龙帝国的实力有目共睹。
但是一座小小的宁城县,整个县城之内的百姓不过十几万人,而军队的数量总共不过万余人,就是这样的小小的城邦竟然给蜀州作战的军队造成了如此大的损伤,陈济棠有些动摇了,他不知道如果稳住整个蜀州城究竟得需要多少的兵力,现在各地反抗陈继堂和陈怀玉的土司也已经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陈济堂觉得他现在比任何一个时候都变得更加的危险了,如果他不能迅速的处理好蜀州经历的这些事物,恐怕不用和狂龙帝国本土进行作战,单单是蜀州城内部的消耗,就足以让陈济棠和陈怀玉的叛军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