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因武修文的诗与黄诗娴的回信而剧烈震颤的心,并未能沉浸在风花雪月中太久。周一清晨,当海田小学的上课铃声如同往常一样划破潮湿的海风时,现实的责任便以更沉重的姿态,压上了武修文和黄诗娴的肩头。
校长李盛新在教师晨会上宣布,本学期最重要的“家长开放日”暨全区教师业务能力考核预演,将在一周后举行。消息一出,办公室里弥漫开一种无形的紧张。尤其是六年级组,这次活动不仅关乎学校声誉,更直接与他们毕业班的教学成绩挂钩。
“这次开放日,是我们海田小学向家长、向社会展示风貌的窗口!更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业务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阅!”李盛新的目光扫过全场,在武修文身上有片刻不易察觉的停留,“家长们会深入课堂,观察教学,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我们要做的,是展现最真实、最积极、最专业的一面!”
武修文垂在身侧的手,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那枚贝壳书签温润的触感。那是诗娴给他的勇气和承诺。可口袋里的手机,却像一块冰冷的烙铁,时刻提醒着他那“最后期限”的逼近。考核日……就是开放日当天!那条催命的短信,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他刚刚窥见一丝光明的未来。
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向斜对面的黄诗娴。她也正看过来,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我在这里”的无声力量。四目相对的一瞬,武修文翻江倒海的心,竟奇异地平复了几分。
开放日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武修文和黄诗娴作为六年级一班的“核心搭档”,自然被捆绑在了一起。他们需要共同布置教室、准备学生成果展示、设计家长会流程……工作量巨大,却也将他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武修文负责的数学领域,他别出心裁地将学生们本学期有代表性的作业、试卷订正以及一些趣味数学题的思维过程展示,做成了一个个精美的“数学成长档案袋”。他还悄悄将班里几个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在“活力周”后写的数学日记、小诗(显然是受他影响)也放了进去,旁边附上他简短的点评。
“数学不仅是冰冷的公式,也是观察世界的一种逻辑和浪漫。”他在一次课后对黄诗娴这样解释,眼神里有光,那是属于他武修文独有的、对知识和美的执着。
黄诗娴看着他那认真的侧脸,心里软成一汪水。她负责的语文展示区则充满了海岛的生机与童趣。学生的优秀作文、手抄报、读书笔记自不必说,她还发动学生用贝壳、海螺、晒干的海草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书签和装饰,贴在作品旁边,整个区域散发着咸咸的海风与书香混合的气息。
“这是我们班的‘小小海洋文学馆’。”黄诗娴笑着对来帮忙的郑松珍和林小丽介绍,语气里带着小小的自豪。
郑松珍戳戳林小丽的腰眼,压低声音:“看见没?这俩人,一个‘数学浪漫’,一个‘海洋文学’,绝配啊!干活都透着一股子琴瑟和鸣的味儿!”
林小丽抿嘴笑,眼神在武修文和黄诗娴之间打了个转,也表示赞同:“是啊,修文老师这几天感觉活过来了,虽然还是话不多,但那股死气沉沉的劲儿没了。”
这话不假。在忙碌的筹备中,武修文似乎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威胁。他与黄诗娴的配合默契无比。他心思缜密,负责规划和细节把控;她灵动周全,善于沟通和调动气氛。常常是武修文一个眼神,黄诗娴就能领会他需要什么材料;黄诗娴一个提议,武修文便能迅速完善成可执行的方案。
他们一起在放学后加班,夕阳将教室镀成暖金色。武修文踩着凳子悬挂展示栏,黄诗娴在下面帮他扶着,仰头指挥:“左边再高一点点……对!好了!”
他跳下凳子,额角有细密的汗珠。黄诗娴很自然地递过一张纸巾:“擦擦吧。”
他接过,指尖相触的瞬间,不再像之前那样惊慌躲闪,而是微微一顿,然后低声道:“谢谢。”
空气里有某种微妙的情愫在静静流淌,比爱情更多一分战友般的信任与依靠。他们一起打扫整理好的教室,看着焕然一新的环境,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有疲惫,更有共同的成就感。
家长开放日,终于在一片期待与忐忑中到来。
校园里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家长们带着好奇、审视乃至挑剔的目光,走进教室,坐进课堂。
武修文的数学课被安排在第一节。他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坐得满满当当的学生和家长,手心有些冒汗。目光扫过教室后排,他看到了黄诗娴。她正微笑着看着他,那眼神仿佛在说:“别怕,你可以的。”
他深吸一口气,将杂念摒出脑海。今天,他只是一个老师。
这节课,他讲的是“圆的周长与面积”。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讲台上那个小小的粉笔圈开始,引申到车轮、到时钟、到浩瀚宇宙中的星球……他引经据典,语言生动,逻辑清晰,甚至偶尔穿插一句自创的、带着数学韵律的小诗,来解释一个抽象的概念。
“……所以,同学们,数学之美,在于它的严谨,也在于它的包容。就像一个圆,从圆心到圆周的每一点,距离都相等。这就像我们追求的知识和理想,公平地照耀着每一个愿意探索的人。”
教室里静悄悄的,不仅学生们听得入神,连不少家长也露出了赞赏的表情。他们或许听不懂太深奥的公式,但他们能感受到这位年轻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对知识的尊重,以及那份试图点燃学生心中火焰的真诚。
武修文用余光看到,坐在角落里的校长李盛新,微微点了点头。教导主任梁文昌,则对他投来鼓励的微笑。
下课铃响,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几位家长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提问。
“武老师,您讲得真好!我家孩子以前最怕数学,现在回家居然主动研究数学题了!”
“武老师,您那个用钟表讲圆周率的比喻太形象了!”
“老师,我孩子说您是他见过最有学问的老师!”
武修文被热情的家长包围着,有些应接不暇,但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一些。他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解释着学生的在校表现,态度不卑不亢,专业而温和。
黄诗娴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看着他在人群中从容应对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就是她爱的男人啊!或许出身贫寒,或许背负沉重,但只要站在讲台上,他便自带光芒!
他似乎天生就属于这里,粉笔灰是他的战甲,讲台是他的城池,而学生眼中被点燃的求知火光,则是他无上的勋章。
在武修文刚刚感受到一丝成功的慰藉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插了进来。
一位穿着时髦、妆容精致的母亲,拉着一个胖乎乎的男生,挤到前面,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武老师是吧?我是陈浩天的妈妈。我看了你搞的那个什么‘数学成长档案袋’,里面还有写诗写日记的?这不是数学课吗?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有什么用!耽误孩子学正经理科的时间!成绩要是下降了,谁负责?!”
她声音尖锐,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气氛一下子从热烈变得有些尴尬。
武修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认得这个学生陈浩天,数学基础扎实但性格内向,缺乏学习兴趣。那份数学日记,是孩子第一次主动表达对数学应用的思考,他当时还特意表扬了他。
他正准备开口解释,一个温婉却有力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
“浩天妈妈,您好。”黄诗娴自然地向前一步,与武修文并肩而立,脸上带着得体而亲切的微笑,“我是班主任黄老师。关于这件事,我想我可以和武老师一起向您说明一下。”
她侧过头,与武修文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仿佛在说:“我们一起。”
武修文看着她坚定的侧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接下来的挑战,他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