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总,我是如里公司的乔里。”
“对,合同程序完成后,我会在媒体公布。”
“您知道的,我们不能将资金压力全扔在您这边,还会有私募渠道来做一部分,有了贵行的合作,就是我们的信用背书。”
“而且,我相信这种战略合作的模式,会是更多企业喜欢的模式。”
“一个很好的双赢的机会,我们不需要低调。”
“是,好的,没问题。”
“当然,苏总一直提醒我,有任何动作,都要先与您这边有沟通确认。不能按以前的工作习惯来。”
“当然,全新的工作体验,很有意思。”
“好,感谢,合作愉快!”
*
在给两家银行的信贷经理打完电话后,乔里已经是一头的汗--果然,和大佬级的人打交道容易让人紧张,话里透着官腔,却又藏着指令,让人猜不得又不得不猜。
同样是银行,四大行与民营、合资、以及那些投资公司,气势大得可不止一点点。
想到这里,乔里倒对苏文轩和苏锦辰父子有了不同的看法--这两个人和上头的人打交道,可是一点儿都不势弱的。
不仅节奏把握得好,还能拉对方出来利用一把。
“锦心能做到现在,看来也不止是因为老苏氏的底子。”乔里轻挑了下眉梢,低下头,微微地笑了。
*
同时,百里这边的授权合作,秦家浩也与苏锦辰在细节上达成了共识。为了对百里历史感和老基因的挖掘,授权对象还是老苏氏,具体操作,则交给苏锦辰。
秦家浩很细致的将这两个约定,原原本本的写进了授权合同里。这让苏锦辰再次对他另眼相看--经历过事情的人,成长确实快多了。
“苏伯那天去医院看我爸,两个人不知道说到什么,抱头痛哭。后来我爸就同意将百里卖给你了。”秦家浩将写完的合同递给苏锦辰,在他签字的时候,继续说道:“我想,他心里是明白的,圈在现有的圈子里,我们用尽全力也难以改变现状了。”
“如果再固执下去,再来一个DW一样的公司,再在市场上搞点儿事,百里就真的完了。”
“他这次病倒,其实……我觉得是他的一个自我选择吧。他不想百里在他手里卖掉,又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苏锦辰签字的笔停了一下,又继续写完后,这才抬头看着秦家浩说道:“我爸当天晚上回去,也悄悄哭了一场。所以我觉得……自己能多理解他们一些了。”
“所以……百里就拜托你了。”秦家浩起身,伸手与他重重一握,莫名的,以前那个支持卖掉百里的他,在签完授权合同后,眼眶却红了。
“放心,百里也是我千方百计想要保下来的。”苏锦辰也重重一握,诚恳地说道:“你要相信我,我对百里没有野心,我只对国内老品牌的存留、以及日化产业链的良性运转,感到压力和责任。”
“相信。”秦家浩用力点头。
*
第二天,秦氏将百里品牌授权给苏氏的公告就通过媒体发出来了。苏锦辰与秦家浩两个年轻人在交换文件时,那种张扬明亮、意气风发的照片,让业内对百里这个老品牌的起死回升,又多了些期待。
当然,那些后起之秀的新品牌,心里却直犯嘀咕,觉得百里不倒,始终是新品牌掘起的一大阻力。
于是在电子媒体的评论下,除了外行看热闹的清一色的在夸这两个青年企业家直追明星的帅气与风度外,就是其它小品牌的水军在刷苏锦辰的狡猾与野心,以及秦家浩的弱势与被动。企图挑起两家企业之间的战端。
但无论是苏氏还是秦氏,都没有理会这些不和谐的杂音,在授权公告之后,两家企业就开始了在百里品牌上的亲密合作。
媒体很快传来苏锦辰与秦家浩一起考察国内最大的日化原材料研究所的消息,两人穿着无菌服,走在无菌车间里认真交谈的样子,看起来又帅气、又专业,而且无比的和谐。
在两人帅气的照片从商业领域刷到娱乐领域后,苏氏很快又公布了一个重要的人事任命:聘请百里创始人秦百里先生,为百里品牌的发展顾问,聘用期与授权期同等--五十年。
当然谁都知道今年已经六十多的秦百里还活五十年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大家都知道,这是苏氏向行业发出的一个信号:尊重品牌的创始人基因。
这为百里在新的市场启动之前,稳住了最忠诚的那波老客户的心。于是,在苏氏还没开始正式运作百里,百里的市场预期就已经被提升了许多。
*
GB的杜修娟见此,为了抬高自己的声誉,立即给苏氏和秦氏发了一封公开贺信,表示GB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民族品牌的发展。愿GB与秦氏、苏氏的合作更上一层楼。
明明GB只与秦氏有股份质押合作,被她这样一说,像是与苏氏也有了合作。
加之上一次的公开声明,GB与如里也有合作,这让业内纷纷猜测苏家与关家的关系是否有什么变化。否则怎么会老公司苏氏、新公司如里,都选择在这时候与GB合作……
只是杜修娟的这份声明在互联网上还没有被捂热,就被如里公司的一则金融合作通告打了脸。
“如里与国有CN、FN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共识,目前就如里参与投资并购的五家新能源汽车公司,CN与FN银行各给予如里相应比例的贷款额度。”
“如里公司首席投资官乔里承诺,如里公司所有氢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投资、并购,均优先使用CN、FN银行提供的信贷额度。”
“CN银行投资部经理、FN银行投资部经理承诺,将给予如里公司战略伙伴的待遇,保持对如里公司在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投资、并购业务的信贷额度。”
文件的落款是三方的签字--非常艺术的签名,让这份工整得枯燥的合作通告,多了几分人性的温度,让其显得更加真实。
*
“是的,明天有个专访,你一起吗?”乔里正在开会,接到苏锦辰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