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容颜沉静幽深的眼神,带着少年人少见的的安静和沉淀,虽然眼前站的是一个少年。
秦婉君确是在此人的眼睛里,找到了那种经过岁月沉淀的安静,这让秦婉君不由得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秦婉君,回头对自己的丫鬟低声说了两句,两个丫头就守在附近,给看着有其他的人过来。
秦婉君迈着小碎步走到了,距离此人大约有六七步开外的地方停住了脚步,四目相对,请婉君说道:“韩家公子,怎么独自在这里呢?”
没错,此时此刻,站在假山后面的人正是跟随着自己的父亲,母亲和家人前来情妇提亲的韩家公子韩生斌。
见秦婉君这么问自己了。韩生兵也双手抱拳,恭恭敬敬的给秦婉君行了一个礼,说道:“府上的二公子,让我在这里等他,他刚刚离开,说是有一点事儿。”韩生斌温和有礼的回答。
今天秦婉君穿了一件银红色银线,撒花的对襟袄,绣着银线的红色撒花裙,头上挽了一个活泼的双宝髻,带着撒珍珠的流苏簪子,看起来俏丽而讨喜。尤其是那一双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的,显得非常的灵动。阳光均匀的洒在女孩子的身上,柔和温暖少女白皙的皮肤仿佛吹弹可破,这让韩生斌那么一刻的失神。
他急忙收回自己的目光,吹下了眼眸,掩住心中的悸动。
秦婉君听韩生斌提起了自己的二哥哥,视线不由地四处打量。她的目光越过韩生斌身边的肩头,去看之前韩生斌盯着的那一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小厮从远处跑了过来,急忙给领婉君行了一个礼:“见过大姑娘,是我家公子让韩公子在这里等他的,我家公子马上就过来了,刚刚小的就去迎我家公子了。”
请婉君微微的颔首,目光却是看向刚才寒生冰一直盯着的那个地方。
自打上次,秦婉君从韩生兵的手里要回了自己三叔的那一副《秋吟》画卷之后,原本还以为与韩家的关系就此中断了。让她没想到的是。韩佳人竟然还不死心。这次竟然把主意打在了他的头上。上一世是与二房的一个庶女定下了亲事儿,后又找了一个借口退了这门婚。使得二房的那个淑女名声尽毁。被迫嫁给一个破落户。做的姨娘。没过两年,那个淑女就香消玉殒了,而寒假却娶了一个一个郡主,从此飞黄腾达。
请婉君的心里一开始是觉得韩家的人就是忘恩负义,攀附权贵的无耻之徒。但是自从与韩生兵有了上上两次的接触。
秦婉君能够下定论的就是韩生兵,绝不是他所想象的那种人。他不由得联想到韩家与秦家结亲,肯定是有原因的。
当把自己三叔的那一副拿回来的时候,秦婉君心里还沾沾自喜。因为韩家手里没有了,将来可以对秦家成威胁的那幅画,秦家自此走了一份安身立命的保障,而且秦婉君还故意设了一个局,让二房的秦祁修也参与了进来。就是为了让秦祁修对韩生斌有什么好印象?这样的话当韩家前来秦家提亲的时候,秦祁修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就凭着秦祁修护短的性格,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庶妹嫁给韩生斌这种人的。
事情的变化出乎了请婉君的预料,事情并没有按上一世的路去走。就在她听到了朱丽颖身边的丫头跟她说了这件事之后,秦婉君惊恐。不亚于就好像被雷劈中一样的惊讶,只是她想到的更多,有比这一门婚事更让他担忧的事儿。
韩家之所以不放弃与秦家的这一门婚事儿,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将来秦家被人陷害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秦婉君的脑袋里面想的全是这些,反而是吧给她与韩生斌定亲的这件事儿,抛到了一边儿。
这就是为什么,当丫鬟说让他换上一身更靓丽的颜色衣服的时候,秦婉君也是漠不关心。就好像这次韩家来定亲的人,并不是她一样。
同样的,就在刚才她无意间往假山这边一瞟的时候,正好就看到了韩生斌的影子的那一刻,想也没想,根本就没有打算避开的意思,而是径直往这边走了过来。
当她看到了韩生斌的那一刻,又看到韩生兵眼光看向了假山的某一个方向的时候。一下子脑袋里就回忆起来了,他让韵画去韩家与韩生斌取回来自己的三叔那一副《秋吟》画卷的时候,在韩服中看到的那一幕。
秦绾君回想起回来韵画对自己说的话:……韩家家有一个老爷说话的声音,就是我们家乡哪一带的……
当时就对,用话说的这个这句话产生了疑问,因为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韩家与自己的祖籍并非是一个地方。为什么韩佳有人竟然用的是自己祖籍那个地方的口音呢。
其实要是这件事搁在别人别人的身上。或者是其他人家人的身上。请婉君都不会有任何的疑问。但是韩家在上一世,拿出的那一幅三叔曾经画的画《秋吟》,是压倒秦家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绝对不是偶然。这是有预谋的。那就是韩家从一开始就与秦家就是敌对的两两派人。
既然是敌对的,是死对头,为什么韩家却是非得要与秦家这门子亲呢?
如果说在上一世,韩家与秦家结了亲又退亲,一个偶然。
那么这一世呢?他们没有选二房的那个女儿。而是反过头选了与自己来定下这一门婚事儿。
如果说这里边没有什么猫腻的话,请婉君是万万不能相信的。再加上有很多不解的地方。现在想到了书画说出的这一个,让他险些忘掉的细节。那就让秦婉君在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一阵的恶寒。
如果那天韵画听到的韩家的人的说话,原本就是韩佳人的祖籍的话,那就说明韩家的人和秦家的人,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很可能他们在祖籍的时候就有着深仇大恨。
那么韩家在上一世,拿出三叔的那一幅画,把秦家彻底连根拔起,就不难解释是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