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母亲总觉得你是不是太紧张了?是不是因为寒假一开始提亲的人指名点姓?要的是你,你才对韩家看法?”朱俐颖问自己的女儿。
秦婉君在心里默默的腹诽:“哪个眼睛看着我紧张了,我这不是全是为了我们秦家的人吗?能看着我们请假的人再走一遍,上一次的老路。那对女儿太不公平了。女儿经历过那一次痛苦,已经是残忍。难道还让女儿再经历一次吗?”
请婉君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嘴里却是说:“我不是曾经与母亲说过吗?我与婷婷是朋友。又与他的哥哥寒假,这位公子曾经打过两次交道。不知道为何,我总觉得韩家公子有做出来的好多事是为了应付我们家的,就比如那次破棋局。女儿想母亲也该听说过,女儿连破了韩公子两局。就女儿这水平,实际上。就算中等罢了。但是韩公子的名声确实在外。女儿之所以能破了韩公子的那些棋局,就是一个巧字。”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就听不懂呢?”朱丽叶问的。
脸上带着惊诧。
周嬷嬷也睁大了眼睛,看着秦婉君。
秦婉君却是不慌不忙地说:“二哥的棋艺怎么样,母亲心里清楚,就二哥那个性格。对于喜欢的事物,那真的是一门心思的铺在上边。废寝忘食。不知道钻研过多少棋局。也拜访过名师,二哥在其一方面应该是有着有着超出别人的才能的。”
朱丽颖和周嬷嬷两个人都点点头,眼睛都没有离开秦婉君,等着她后面的话。
“女儿是个什么脾性娘亲比谁都清楚,女儿在棋艺方面与二哥哥相差没有一大截,也有一定的距离。对于这一点,女儿心里非常清楚。但是。在韩家公子与二哥哥对弈的时候。二哥哥竟然败下阵来。当时女儿就看了他们摆的那一盘旗。那盘棋如果不懂得其中的奥秘,那完全就是一个死局。母亲想想对于一个讲学问的人来说。应该钻研棋局,而不是在别人的面前射下一个残局。所谓残局,就是那些精通棋艺的大师们,经过多少代人在棋艺上最后如下的一个几乎无法解的局,这种车根本就没有破解的办法,但是经过大师们多年的琢磨,他确实有一两步可以走的步数。如果你知道剩下的两步怎么走,那就会把摆下这一场残局的人逼入死角。如果你从未接触过这类残局的解法,你就会无从下手。女儿也是在无意中的一本书中接触过这些残局。知道他们下一步怎么走。就能把布局者逼入死地。没有想到,在二哥哥与秦家公子的对弈中。秦家公子竟然设下这样的残局。在女儿看来,既然是切磋棋艺。就不应该把对方故意逼入死地,而是应该两个个人摆下一盘棋,各自发挥自己的真实能力。看看到底是谁输谁赢。毕竟我们普通人的能力与那些棋界大师的能力,并不在一个等级。如果有人在与你下棋的时候。一步一步的把你引入那些世外高人所下的棋局中。你肯定会走不出去。我想问一下母亲,与这种人下棋真的有意义吗?”
“小姐,你是说,韩家公子与二公子所下的那几盘棋。并不是韩公子真的在于二公子对弈,而是利用了已经有的下棋的步骤。”周嬷嬷惊讶的问道。
“要不怎么我会胜了他的,我自认自己的棋艺不如二哥。但是我却能胜了韩家公子,而二哥却败到了秦家公子的手里,如果想一想就会想到这里边肯定会有什么猫腻。”请婉君说。
朱丽颖和周嬷嬷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因为自家女儿胜了韩家公子的事情在府里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而且这件事一开始还是从二房秦祁修嘴里说出来的。说句实话,一开始,朱俐颖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以为秦祁修在说笑呢,没想到一打听还是真的。
当时朱丽颖心里就有怀疑,毕竟秦婉君是她自己生的女儿,自己的女儿到底是什么样的?她作为母亲心里清楚的很。
虽然自己的女儿很聪明。但那并不是在学术方面。只是非常会讨人欢心。讨得长辈们喜欢。再就是因为家中长辈们对自己的这个女,非常的偏爱。致的公公婆婆,下到己的儿子,都偏爱自己的这个女儿。所以就更显得自己这个女儿聪明,又讨人喜欢。
实际上,这有一定的成分,是因为长辈们给他的。就比如在所有请假的这些子女中。其他的几个子女都不敢在老太太的面前撒泼耍赖。但是自己这个女儿确实在在她外,祖母和外祖父面前,习惯性的撒泼耍赖。如果这种撒泼耍赖用在别的人身上。老太太和老太爷肯定会认为没有家教,家里的规矩没有学好。就会绑下脸来。让家中那一方的管事儿的人。去严加管教,甚至失去抄佛经,跪祠堂,甚至建议送到庄子上去。
但是自己的这个女儿,在两位老人的眼里,如果撒泼耍赖的话,那就是哄老人开心。如果这个女儿给自己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做了一点针线活。两位老人会高兴的,逢人就说合不拢嘴。尤其是老太太,会总是带在身上。即使不带在身上,也会放在明显的地方,时不时的看一看。
而对别人送给的东西,则是让放进库房,甚至根本就没过过眼。
这种待遇对于自己女儿来说是幸福的,那就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爱。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就是偏心。
朱俐颖都觉得,自己的婆婆公公对自己这个女儿篇的姥姥家了,但是老人家愿意这么做,别人也无话可说。
就拿这次韩家上门提亲的时候,指名点姓是要与自己的女儿定下这一门婚约。但是老太太一听,当场就拒绝了。明显的就对这一门婚事不满意。但是又觉得寒假是一门清流。有这样的人家与自家结清,会省下很多的麻烦,所以就把二房的一个淑女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