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高松看着自己的女儿。
秦婉君再一次与自己的父亲四目相对,眼睛里是满满的诚恳和认真。
“请您相信女儿,既然舅舅能够放心的把这一封信交给女儿,这就说明女儿已经掺和到了这一个案件中。女儿已经长大啦。女儿也想为父亲分担一些写忧愁。现在主妇不在。也许有些事女儿也能帮得上忙。请父亲相信女儿。”
秦婉君的话,一字一句的敲打在秦高松的心上。
“对于江家的事儿你知道多少?”情高松看着眼前的女儿问道。
“女儿已经听薛青山对女儿说过一些……”请婉君说。
秦婉君在上一世,就好像是一个聋子,一个瞎子,甚至是一个傻子,在自己的母家出事儿以前,对任何事都不关心,对西北到底发生过什么事儿?她根本就不知道。
秦家出了事以后,秦婉君他所知道的事儿,也都是从她那个丈夫姜进辉得知的。知道郭敬明找到了他。在与郭敬明的相处的一段时间中,请婉君才知道了到底在在这些年中。发生了什么事儿?他也是那个时候从郭敬明的嘴里知道了西北军有一个甘肃总督。一直控制着西北军的甘肃总督江怀远。在江淮远死了以后。西北军就成了一团散沙。被大换血。出现了一个叫做曾国立的人,指正秦家的那些证据,据说就是来自于曾国立。
这些都是在秦婉君临死前的半年内才知道的,从郭敬明的那里得知的。所以这一世重情婉君。清醒过来的那一刻。就非常注意与秦家有关的任何一点瓜葛。现在这封信的出现。西北军这几个字的出现。还有江家公子的出现。都让秦婉君心惊肉跳。让他不得不把上一世的很多事情联想起来。
所以就在她从薛青山的嘴里,得知了这封信所涉及到的内容的时候,不仅把这封信交到了自己父亲的手里。而且就在当天晚上。让人寻找的大量有关,西北军的一些材料。有些材料是。薛青山帮她找到的,又让人给他送了过来。
“江怀远这个人的来头很大……”秦高松突然开口:“他与皇家有着太多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会派他接管西北军?这些年,稳稳地坐在甘肃总督那个位置上的一个原因。因为她的母亲是先皇的女儿,是当年柜一个贵妃娘娘所生。
据说在安平公主吉吉了以后被赐给了,当时还是一个驻守在驻马店太守的江淮远的父亲。
因为只据说这个贵妃与当今皇上有过恩,所以他所生的安平公主也很得当今皇帝的信任。
成婚后,江怀远的父亲被调往西北,当时只是在西北的一个边境上的一个城池的太守。
几年后西北军人员调动,江怀远的父亲曾经立下过大功,所以就接任了甘肃副总督。
又过几年,升迁成为甘肃总督一职,江怀远是嫡长子,在他的下面,还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女儿。
江怀远并不是这位安平公主所生,但是江怀远母亲死后,他的父亲对他非常的看重。
还是把手上的一切权力传给了他,这个江怀远非常的有能力,西北一带在他的管理下,比他父亲那会儿要好很多。
我说的这个好很多,不仅是维护边境与达达人,西夏人这些年没有太大的冲突,更重要的则是他把甘肃一带管理的很好,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引起了当今圣上的忌惮。”
高松说到这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坐到了椅子上。
秦婉君听得出江家的关系,实际上不简单,于是他就问道:“父亲的意思是,这个甘肃中都江淮远,实际上与他那两个兄弟姐妹并不是同一个母亲?”
秦高松点了点头,这才又继续说:“当初皇帝派。将少松去西北的时候。可能就是有分解西北的用意,只是后来江少松没有按他所指的路去走。他死后,他的儿子江怀远。已经脱离了皇帝的掌控……以前还看不出来。但是从那封信上就可以看的出来。皇帝可能早有这种打算。想瓦解西北军,如果想把西北军彻底瓦解了,军权归在皇帝的手中的话,他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个江怀远。”
秦婉君眨了眨眼睛,脑袋飞快的转着,即便就是他这种不懂得国家大事的人。也能看得清楚皇帝这么做的目的。皇帝把自己的妹妹,这位平安公主赐婚给江怀远的父亲江少松,目的非常的明确。就是为了控制住将少松,让江少松听他所用。
再把已经成为了驸马的江少松调往西北军任职,目的就是在西北军中安插一颗钉子,随时可以打探到其北军的动向,只是这个只是这颗钉子并不受他的控制,出乎了皇帝的掌控。
请婉君想明白了这一切,问道:“其实圣上是把自己的这个妹妹放在江少松的身边,就等于是在江少松的身边安插一个眼线。这位郡主生下的孩子可能会接替江少松。只是让皇帝没有想到的事。江少松虽然与那位公主生了两儿一女,而且对那两个儿子也非常的上心,把整个江府也交到了那位公主的手上。皇帝甚是放心。所以才把江少松从驻马店。调往西北西北大营。而且还唯一重要的职务。所以。江嫂松短短的几年内就从一个守城的太守迅速上升为甘肃副总督,又在一次。全力更换中。身为江苏的总督,手懒西北大营的军权。江少松死人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过去,在驻马店的时候,因为上面没人替他说话。所以她一直只是一个太守。现在得到了皇帝的看重。给他机会。所以,江少松生殖得很快,在短短的几年内就露出了它在军事上的才华。只是皇帝对自己的计划也太过自信。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愿意成为他手里的一个棋子?更不可能是裙下之臣。可以说,皇帝的计划完全失败。接管了西北军的江少松用他的卓越的军事才华,更牢牢的把握住了西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