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心里明白,陈友全对罗佳良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能让陈友全站在自己这一方,以后就算出现问题,也能更容易稳住他们。
陈友全比罗佳良更加的理智。
李翔并不认为站在自己这一方的人就是聪明的。
李翔说道:“陈先生,我这些想法要是有问题,你可以提点一下。”
“我觉得这种活动,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要有情感冲突。”
“如果活动过程,引起了大部分人的情绪波动。”
“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陈友全疑惑:“那另外一半呢?”
“另外一半就是其他原因了。”李翔例举道:“比如天气,今天要是下雨,我们这活动肯定就失败了。”
“还有就是进度,这个进度是佳良准备的,要是台上的人讲述自己感情的时候太拖拉。”
“可能讲述的人自己很感动,因为他是亲身经历者,但别人不会感动。”
“这时候就需要佳良去引导他们说一些观众想听的。”
“同时,要通过提问,让大家对他们的感情多一些了解,有自己的判断。”
“所以,佳良也有很大的原因。”
“另外还有电视台的转播画质等等。”
“影响的因素其实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我说的那一点,感情冲突。”
陈友全连连点头:“李先生,你说得很多,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赞成的。”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原本有的一些隔阂,顿时消失不见。
让李翔没想到的是,居然还真有两家公司愿意出一百万,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必须要说出他们品牌。
陈友全只是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他是罗佳良的经纪人,还是得要他知道的。
等一切谈妥,通知了罗佳良。
很快第四对情侣将要下台,罗佳良拿出准备好的礼物:“我们照常送两位情侣烛光晚餐优惠券,这是一个套餐,还有一对情侣杯。”
“同时,还有由……”
后面两个礼物是赞助公司送的。
这两家公司,一个是做珠宝的,送的是一对情侣项链,价格不算很贵,一两千块。
另外一家则是旅游公司,送的则是三天海岛游,包来回路费,住宿和三餐,不包其他消费。
送完礼物,罗佳良继续说道:“之前的三对情侣,如果你们还在的话,可以到后台跟我们的工作人员补领。”
“这两份礼物是由金福珠宝和携手旅行赞助赠送的,临时增加,实在是抱歉。”
“如果你们已经不在下面,七天之内电话联系我们,我们依然可以补发。”
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当其他电视台也加入直播,很多媒体也纷纷前来采访。
一直到活动结束。
陈友全只让罗佳良回复了几个问题后就带着罗佳良赶紧离开。
次日,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报道这一次活动。
很多人也在讨论昨天的活动上的一些趣事。
………………
王境泽看到消息的时候,气得脸色铁青,直接把桌上的茶杯砸了,拿起电话,给胡凯打了过去:“你给我过来。”
胡凯刚进门,王境泽就把几天奶奶的报纸砸他脸上:“你自己看,你给我一个解释。”
“这到底怎么回事。”
“为什么他们做这么大的活动,我们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他们不用筹备的吗?”
“还是说,你知道了,故意没告诉我?”
“就因为这个活动,罗佳良的人气直线上升。”
“这就算了,李翔的公司本来没有什么名气,现在居然很多人都知道了。”
“居然还都觉得他们策划活动很厉害。”
“可不可笑?”
“你今天要是解释不清楚,看我怎么收拾你。”
胡凯任由报纸砸在自己脸上,他早就看过了,他也猜到王境泽会来找自己的麻烦:“王导,这个……我们确实不知道。”
“我已经打听过了,他们一开始准备的活动并没有这么大,只是一个简单的活动。”
“估计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他们自己也是没有想到的。”
王境泽冷笑:“这就是推脱的理由?”
胡凯说道:“王导,其实……其实,我发现《创世纪》的剧本里面也是有这个活动的。”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做些手脚?”
《创世纪》的剧本太长了,王境泽还没有看完,只是粗略翻了一下大纲。
王境泽看着胡凯:“具体怎么样的,你给我详细说一下。”
胡凯立刻把剧本里的情节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告他侵权?
“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他给狠狠阴一次。”
王境泽顿时陷入了沉思,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如果能做好的话,那确实是可以给李翔一次沉重的打击。
王境泽细细一琢磨,说道:“想一下有没有什么漏洞,没有什么漏洞的话,我们召开记者发布会。”
胡凯说道:“王导,我这笨脑袋,能想到这些都是运气好,把基本给看了。”
胡凯不愿意承担责任,他被骂怕了。
干脆做什么事都不管的人,到时候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也怪不到他身上来。
胡凯心里虽然有怨气,但大多数其实是对李翔的,对于王境泽,他没有那么大怨气,最多就是心里有些不爽。
王境泽骂归骂,在收入和工作这一方面,还是给了他很多帮助的。
这大概就是一下棒槌,一颗枣。
王境泽在宁晋川手下没有吃过什么大亏,但总感觉对付起李翔有点不得劲。
每次想出来的办法就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李翔总能想办法化解。
这让王境泽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对付李翔的办法。
思来想去,王境泽都觉得这个办法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剧本已经在自己手上,李翔应该没有翻盘的机会。
唯一想到的问题就是李翔找到办法证明《创世纪》是他的剧本。
这就好像一些人,几年前就印刷过,但一直没有出版,有各种底稿,如果李翔也是这样,要证明《创世纪》是他的,实在太简单了。
问题是李翔一直没有这么做,那他应该没有这方面的后手。